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23 07:39:22瀏覽1104|回應0|推薦2 | |
Herman兄對我之前一篇文章的回應中, 提及了一個啤酒文化比較的觀點: 在啤酒產業中, 是先有市場才有啤酒廠成立因應需求? 或是先有啤酒的產物和供應才慢慢建立大眾對它的口味和熱情? 拿台灣與英國來比較, 這個 “雞蛋邏輯” 的問題不難回答… 在這兒, 我倒是想點出一個英國啤酒產業和文化中獨特的元素與現象, 作為我表達對於這個問題看法的基準點. "雞蛋邏輯" 與英國傳統酒吧 “市場” 和 “供給” 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在英國啤酒產業中非常微妙, 也是和所有其他主要釀酒國家有最大區隔的地方. 英國的傳統啤酒業中, 廣大群眾對於啤酒的需求與酒廠生產銷售間, 還掛上 “酒吧” (Pub) 這個連結; 因為英式傳統桶裝二次發酵啤酒 (Cask-conditioned Ale 或 Real Ale) 全得在設有 “手動幫浦” (Hand Pump, 如上圖) 的傳統酒吧中才能販售. 在1960年代之後, 由於這種活啤酒的保存與銷售日益落後給由二氧化碳壓力封桶而達到幾乎百分之百品質控制的量產Lager, 許多酒吧選擇供應越來越少的 real ale, 確實造成酒廠產量的萎縮. 而酒吧業間大型連鎖酒吧 (Pub-co) 的興起 (他們多選擇與大型酒廠, 跨國啤酒企業, 或大盤進口商合作, 以穩固他們供應產品的來源), 與中型地區性酒廠大量併購地方酒吧且只供應自己的品牌(例如惡名昭彰的Greene King酒廠) 這些現象, 都箝制了多元啤酒文化的生存空間. 目前真正有心, 有能力完全供應小型/獨立/家族酒廠 (Micro/Independent/Family breweries) 產品的 獨立酒吧 (Free House) 並不多, 但卻是各地愛酒人真正流連忘返的桃花源. 像在我居住的倫敦, 我個人推薦的最讚 Free Houses, 一是北倫敦的 “Wenlock Arms”(如下圖, 請參考我對這家酒吧的介紹與評論), 一是泰晤士河南岸的 “Market Porter”(也請參考我對這家酒吧的評論), 他們隨時皆有十種以上獨立酒廠的 real ales 及一至兩款 real cider (蘋果酒) 或 real perry (梨子酒)可供選擇. 插一(大)段話: 英國 Real Ale Pub的型態 順帶一提, 英國所有有賣 real ale 的酒吧, 以經營及與酒廠的關聯性而論, 有四種主要的型態: 1. 一是所謂的 “Free House”, 傳統上為完全獨立且家族世代經營的酒館, 由經營者 (Landlord) 和想要賣的啤酒的所屬啤酒廠自行聯繫並建立連結, 經營的方式和決策都在自己的手上. 這辭絕對不是某些對於英國酒吧文化一知半解的人所自行解讀或翻譯的: “任何人都歡迎免費進入”的酒吧...!! 2. “Tied House”, 是相對於Free house 來的辭, 意即被某個酒廠 “綁住” 的合約酒吧. 這類酒吧一定得供應合約酒廠的產品, 但有些 “有良心” 的酒廠也會允許這類酒吧供應與該酒廠有交換, 或合作關係的其他酒廠產品 (又稱作 guest ales), 不過最多都是一至兩款而已, 以免這些別人家的佳釀搶走了自家啤酒的生意. 3. 第三類酒吧, 是所謂的連鎖酒吧集團, 又稱為 “Pub-co” 他們多是以販賣地區或全國性大廠的產品為主. 這些酒吧可以說毫無風格可言, 且有許多根本只有供應少至一款的 real ale… 以愛好傳統英國啤酒的酒迷而言, 這類酒吧是敬而遠之為妙. 4. 另外還有一種是在酒吧所在地自行釀造啤酒, 自產自銷的 “Brew-pub”, 這種酒吧與他人就毫無合約或直接關聯了… 它也同時反映了古時 “酒吧酒廠同一家” 的景象. (待續...) --堯 (23 May 2007) "The universal human need for liberation from the restrictions of mundane existence is satisfied by experiencing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i.e. Beers!!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