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2/28 11:23:41瀏覽2516|回應1|推薦19 | |
到底什麼是愛情?如果摻雜了現實、壓力、人性、懦弱、妥協,那愛,還是不是愛?
2014年,《依達的抉擇》導演帕威·帕利柯斯基(Pawel Pawlikowski)用4:3比例、畫面構圖大量留白、人物偏旁或偏下方、鮮少運鏡的風格令人印象深刻,睽違5年,帕利柯斯基《沒有煙硝的愛情》的影片風格依舊美,也維持4:3畫面,除了因男女主角演出的音樂之外,整部電影安安靜靜,連衝突都是,這也是我喜歡帕利柯斯基的原因。 沒有聲音,也是一種聲音。只要畫面夠飽足,聲音與情緒就在裡頭,一切用心感受。這就是帕利柯斯基厲害之處。 《沒有煙硝的愛情》故事很簡單。二戰後的波瀾成為共黨國家,他們用鄉村音樂培育一群年輕人成為國家的標榜,往返東歐各個共產國家演唱交流。當時最熟悉的投奔自由方式,就是出國演出時,選擇距離西方世界最安全或者最短的路,找時間開溜,俄國著名的小提琴家慕洛娃即是循這方式脫離俄國,投奔西歐;《沒》一片中的男主角維托是樂團指揮家,與身為團員的女主角蘇拉戀愛,兩人說好,趁演出結束後的空檔,從東柏林逃去去巴黎。 怎奈,農村出身又背負殺人罪的蘇拉,她自覺不配,最後退縮;維托等到最後,決定一人離開鐵幕,重新生活。 後來的幾年,兩人就在重逢、錯過、誤會、分手、又再度相聚中不停遺憾,最後終於定了下來,直到白首。 為何原文片名叫冷戰(波蘭語「Zimna wojna」,英文為「Cold Ward」)?那數十年的東歐共產國家與西方自由國度的對立肅殺,雖不戰卻也不寒而慄,身邊的人可能都是抓耙仔,看似積極為明天努力的一群人,心眼都是歪的。要說衝突,到處都可以是衝突,可是帕利柯斯基把所有的煙硝味與緊張對立處理得很含蓄,沒有誇張的情緒起伏;遇到事件,主角們都淡定面對,然後密謀下一步該怎走。 畢竟此時此地沒希望,不代表天無留人處。 面臨眼前無力的處境時,逃往別處,往往是最快改變自己心境的選擇。只是當他們到了一個新世界後,才會發現浮華亮麗的環境,不見得是他們真正魂親夢縈的生活。那麼美好的人生,究竟在哪?在心裡。 並非外在的條件滿足我們的期待,而是內在肯定才成為美的源頭。 因此維托與蘇拉兩人,就在波蘭一間荒廢的教堂裡宣示完婚,連聖母的眼睛都被斑駁的塵土遮著,這兒沒有巴黎的自由環境,也沒有波瀾的肅殺氣氛,那就破舊的教堂只有兩人花了半生等待的能量,陪伴他們自己完成此生誓約。 整部電影配樂從波蘭民謠到法國香頌與爵士,來回交錯,彷彿訴說著東西政治上冷戰對立,可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流動從未停歇;以及,我在這山,望那山似乎更美,但我攻下那座山頭後,回望這山,真是驀然回首啊! 即使波折不斷,《沒有煙硝的愛情》結局終於是美麗的,然而,真實人生中的你我,有多少彈性願意這般折騰而不放棄、相信人生美麗?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