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影評】卡拉瓦喬:靈魂與血肉之軀
2019/04/30 00:55:20瀏覽4166|回應0|推薦18


這部紀錄片拍得這真好,讓我想起《日曜日式散步者》,同樣都在回溯過往的藝術,試著從中爬梳出那段藝術創作路徑以及對後世的影響。不同的是,《卡拉瓦喬:靈魂與血肉之軀》談的是一個我們(至少台灣)陌生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對巴洛克畫派有著深遠而重要影響。

卡拉瓦喬本名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後來他幫自己取了卡拉瓦喬。這位米開朗基羅的影響力,並不遜於前一位米開朗基羅。


卡拉瓦喬短短三十九歲的一生狂放不羈、充滿爭議,才華洋溢又神秘,他是天才型創作者,在世的時候,聲名大噪,然而死後卻立即被遺忘,直到二十世紀才又被重新看見。影片一開始,就用了哪也飛不了的蝴蝶、飛蛾與籠中鳥,搭配模擬卡拉喬瓦的第一人稱旁白,不斷談著自由。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卡拉瓦喬的化身,試著揣摩卡拉瓦喬的生命狀態,用抽象寫意方式詮釋,再一層又一層的保鮮膜纏繞臉部之下,最後,男主角張嘴呼出最後一口氣,畫面停格。你可以喘想:他已窒息而死。


這是片頭,短短幾分鐘,張力十足,也體現了卡拉喬瓦的狂放靈魂最終不得自由的宿命。


卡拉瓦喬年輕時就因為瘟疫失去所有家人,於是他開始流浪,在底層之間穿梭生活,一賺到工資,就去酒館享樂,他結識了一大票妓女與賭徒,這都在日後的畫作呈現,畫畫需要的模特兒也常常來自他的身邊人物。這樣的卡拉喬瓦跟藝術圈格格不入,但嚴格說來,卡拉瓦喬是個好運的人,一路上都有貴人出現。


根據史料所述,他脾氣不好,有暴力傾向,在羅馬打死了人,被懸賞人頭,在貴人協助下逃離羅馬,前往馬爾他,然後又是鬥爭,再逃去那不勒斯,還是因為鬥爭,決定重返羅馬,但就準備搭船的過程中,他染上瘧疾而死,屍首不知流落何方。


他的時代背景,作畫是為宗教服務,但他常常不只為宗教作畫,而是加入了自己的觀點與作畫方式。例如,卡拉瓦喬受託作畫《聖母之死》,但最後教堂拒收,原因是這幅畫裡的聖母沒有升天意涵,就像一名溺水的浮腫屍體,不莊嚴不得體;另外一幅《聖母、聖嬰和聖安妮》也是慘遭拒收的命運,因為身為聖母的母親,聖安妮過於黯淡,與達文西同名的畫作充滿母子三代慈愛的光輝相差太多。


影片中呈現了四十部卡拉喬瓦的畫作,所有畫作最迷人的地方就是眼神,有的眼神充滿淚水,有的奸邪,有的痛苦,有的天真;而他非常喜歡斷頭這樣的題材,好幾幅畫都跟割頸斷頭有關,很暴力,讓人毛骨悚然。在卡拉瓦喬的畫中,聖經故事沒有祥和,而是充斥著血腥與痛苦,所以常常看到刀、斷頭、毒蛇、蜥蜴、殺戮、死屍與猙獰面貌,這種暴力美學,是卡拉喬瓦絕無僅有的最大特色。


卡拉瓦喬死後幾乎沒了消息,當他的作品重新在二十世紀被發現後,為了揭開他充滿謎樣的人生,拍攝團隊一一走訪他生前居住過的地方,包括米蘭、佛羅倫斯、羅馬、拿坡里、馬爾他等地,也試著運用演員的演出來詮釋卡拉瓦喬的心境。


這部紀錄片很詩意,在充滿卡拉瓦喬生命苦與痛的本質體驗中,他仍透過畫作直視血淋淋與赤裸裸的生命本質,無形中昇華成另一種美。


這是穿越。


雖然卡拉瓦喬在自己有限之年沒能穿越,但透過他留下的畫作,我們可以貫穿生命的本質,明白聖經裡的故事,是人生來體驗一遭的珍貴經驗。這也是藝術偉大的所在。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tchirene&aid=12626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