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力行「目標儲蓄法」
2009/12/28 04:48:13瀏覽888|回應0|推薦25

                      力行「目標儲蓄法」

                                                           唐太宗

  

                     

         「目標儲蓄法」是「收入 - 儲蓄 = 支出」,每月預先

設定要儲蓄多少錢,然後固定把薪水收入的一部份先存起

來,不要輕易花掉;如此預先將薪水收入的一部份作為儲

蓄,積少成多,薪水階級的上班族即可用儲蓄來累積自己

的財富。

  金融海嘯的衝擊已逐漸消退,經過此次「金融震撼教育」,扭轉許多人的理財觀念,紛紛採取「趨吉避凶」的穩健或偏向保守的理財方式;亦即對於風險性過高的投資理財工具敬而遠之,改為投資可保值或增值性高的房地產,或甘脆把錢存起來,比較心安。因為大家終於體認到賺多少錢不是重點,存了多少錢才更重要!

根據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所公佈的一項調查指出,台灣地區有 88.6% 的受訪民眾認為儲蓄很重要,且有 56% 的民眾表示未來儲蓄比重將佔總收入的 30% 以上,居亞太地區之冠;行政院主計處最新公佈的「98 年國民所得統計」資料亦指出, 98 年國民儲蓄率預估為 27.93%,預測明年 ( 99 ) 國民儲蓄率可提高為 29.18 %。換言之,以一個月薪 5 萬元的上班族而言,每月應至少存 1 5 千元。一個月薪 3 萬元的上班族,每月應至少存 9 千元。

現在理財專家更進一步提倡「目標儲蓄法」,即是上班族只要轉變一下理財觀念,以前是「收入 -支出 =儲蓄」,即是每月薪水收入先用於支出,剩餘的部分再存起來,但往往是「月光族」(每月薪水花光光)居多,捉襟見肘,入不敷出,要存錢真是談何容易。

「目標儲蓄法」則是「收入  儲蓄  支出」,每月預先設定要儲蓄多少錢,然後固定把薪水收入的一部份先存起來,不要輕易花掉;如此預先將薪水收入的一部份作為儲蓄,積少成多,薪水階級的上班族即可用儲蓄來累積自己的資產,在三至五年內有計畫地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一百萬元),或提早用作退休計畫,或為子女的教育基金預作準備,如此人生較無後顧之憂!

    現在有些銀行金融機構針對上班族及理財專家提倡的「目標儲蓄法」,推出存款利率比較優惠(活存利率最高可達 1%)的理財帳戶,且採行「活存每日計息,每月付息」的方式。如果平均每月利息所得1%,一年的投資報酬率即可達10%,可謂是不錯的投資報酬。據估算,以月薪 5 萬元的上班族來說,依以上「目標儲蓄法」的理財規劃,每月儲蓄2萬元,要存到人生第一桶金,只需 3.5 年就可達成目標。月薪 3 萬元的上班族,依以上「目標儲蓄法」的理財規劃,每月儲蓄1萬元,則約需6年時間可達成一百萬元的目標。


  要實行「目標儲蓄法」,就要力行控制支出,減低物質慾望,儘量過簡單或儉樸的生活。因此,月薪 3 萬元的上班族,每月支出要控制在2萬元以內;月薪 5萬元的上班族,每月支出要控制在3萬元以內。如此以儲蓄來累積資產,達到人生的理財目標,不失為一種穩健的理財方式。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