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12 12:28:15瀏覽545|回應0|推薦19 | |
錢落袋才是財富 唐太宗 投資理財就是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贏),有多少錢 做多少生意(投資) ,才是正道;能多賺錢當然很好, 但等錢入袋,才是屬於你的財富,接著再來規劃錢的分 配與使用,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在投資理財上,有許多理財專家各有不同的看法主張,有的言之成理,自成一家;有的誇大其辭,後果如何完全不負責任,反正騙死人不償命,也就胡說亂講一通。所以,「盡信書不如無書」,同理,「盡信專家之言,不如自己學作專家」。有許多理財專家的主張,只能聽聽參考,而不能盡信,或照單全收。 投資理財或做生意,還是有個基本原則,即是精打細算,將本求利,穩紮穩打,尤其會賺錢不是本事,要錢落袋才是財富。這個基本原則,不僅所有的理財專家都會認同,即是不是理財專家,或沒有學過理財的人,也會把握這個原則去理財。 但偏偏有許多人不知是「藝高人膽大」,還是自以為聰明絕頂過人,就是「不信邪」,只要股票一漲,就以為已賺到錢,開始大肆消費:只要收到一筆大訂單,就開始盲目擴廠投資;開店只要顧客一客滿,就立即展店,也是盲目擴張。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之所以引發全球性的金融海嘯,就是信用極度擴張,盲目投資的結果。本來,有一百元,只能投資五十元,或做五十元的生意,卻聽信所謂投資理財專家的說法,去做二百元的生意,以為可以大發利市;本來,投資只能獲利有限,卻自以為可以獲利好幾倍。結果,往往是你賺他的利息,別人卻吃掉你的本金,到頭來血本無歸,白忙一場。 所謂:「落袋為安」,在投資股票上,股價漲漲跌跌,在股票尚未脫手,股價的漲跌,都只是數字,談不上賺錢或賠錢;就算股票大漲,在股票尚未脫手完成交割,錢未落入口袋前,都只是賬面數字,也就是「紙上財富」,還不是真正屬於你的;除非錢已落入你的口袋,或是進入你的銀行戶頭,才算是真正獲利,賺到的錢才是你的。 做生意的,收到訂單,還不算已賺到錢;就算已出貨,貨款未入帳,也還不算已賺到錢;一直要到收到貨款,或買方把貨款匯入指定帳戶,才算賺到錢。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的作者羅勃特清崎說:「問題不在你賺多少錢,而在你留下多少錢,且可以留多久。」問題不在你賺多少錢,而在有多少錢進入你的口袋?筆者有一個朋友很會做生意,很會賣東西,但貨送出門後,老是收不到貨款或是不曉得要去催收應收帳款,結果一堆呆帳,生意再好也沒有,因為老是賺不到錢。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甚至進一步主張:「賺到的錢不是你的,存下來的錢才是你的!」賺到錢還不算數,要能把錢存下來才算數。否則,賺得多,花得也多,還是寅吃卯糧,口袋空空。 所以,投資理財說穿了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學問,就是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贏),有多少錢做多少生意(投資) ,才是正道;能多賺錢當然很好,但等錢入袋,再來規劃錢的分配與使用,最好先固定儲蓄一定金額,再來決定如何支出(也就是力行「目標儲蓄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聖經上說:「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言10:22)所以要祈求神的賜福,在投資理財或金錢的運用上,每一筆收入都能「落袋為安」,不但富足,而且能免於憂慮。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