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7 16:15:51瀏覽378|回應0|推薦5 | |
這幾天到台北出差,正好遇到上班時間,看到捷運上的人潮,每個人的腳步飛快,有些人拎著公事包、有些人則聽著廣播、有些人則選擇在手扶梯或等車時,趕緊補點妝;或許對於台北人來說,這樣的生活已司空見慣,但對我來說,還真無法適應。 台北或許有了捷運,一切變得更加便利,要去東西南北旅遊、購物,甚至見朋友喝杯咖啡,只要坐個幾站,或是轉個方向,沒有幾分鐘就可以到達。我還記得初次到南港展覽館,是搭經松山機場方向,但朋友卻告訴我說,其實是可以選擇搭更快的市政府方向路線。 反觀高雄捷運,因南北縱身與東西橫向狹長,無法像台北區域性網絡般的擴張,雖然高捷有經過主要交通要點,觀光與百貨,但因南北的民眾交通習慣不同,使得高捷運量持續下滑,最終產生經營上問題。 或許高捷透過許多活動、優惠等方式,想要刺激民眾搭承,但最終還是沒有成功,想要複製北捷方式來活絡週邊商家,但碰到經濟不景氣,捷運附近商圈活絡起來的並不多。 以下幾點是我發現的問題與大家一起探討: 1. 配套措施不夠:學校機關雖然有學生卡,但對於上班一族,沒有相對應的配套措施,也就是如何促進上班族改變交通習慣。 2. 活動不優惠:高雄市府會辦一些節能減碳單車日、或是重大節慶搭公車免費等,但就是不見有高捷的優惠在裡面。 3. 商圈不夠:有人潮就有錢潮,而帶動人潮的就是商圈;目前在高捷線上的商圈,代表性並不多,例如三多商圈、五福商圈、六合夜市(僅晚上)、巨蛋商圈、高鐵商圈等,其中高雄車站尚未完成共構,以及交會點美麗島站附近,都未形成完整的活動商圈。 4. 網絡未形成:目前以高捷十字交通線,並不能將高雄帶入便捷交通網絡,還是必須廣泛網絡延伸,以及更具代表與重要的交通脈動,才能趨使民眾參與,及貼切民眾生活圈。 5. 習慣未改變:高雄路寬是一大特色,加上井字的便利,是高雄人會選擇騎車或開車的理由之一,另外高雄市府積極推廣單車節能減碳,再加上民眾要至最近十字線捷運點,有一段距離,更是讓民眾搭承的意願退而遠之。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