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煩惱,安頓身心大功課
2012/05/15 14:24:37瀏覽518|回應0|推薦26

 

 

星雲大師說:「安住身心,是工作進步的關鍵;淡泊寡欲,是人生自在的條件。

人生在世,因為不同的角色而有種種人間功課,無論工作、事業、家庭、婚姻、親子、朋友,在在都是得耗盡心神經營,而在經營過程中,如何能達到最高境界的和諧快樂,恐怕是每個人所關心,並需全力以赴去面對的大考驗。

這種時候壓力必然會有,但我們所需做的是以平常心對待。

平常心說來容易,做來卻是不甚平常,有時甚至不知不覺就上了火,假如一個人的身心無法安住在一個平靜狀態,那麼他所經營的種種人生課題,大概也會隨著情緒起伏而有所震盪,如此所營造出來的種種關係,怎有可能真正和平、和諧、和善?

人既是生而為人,又終日在紅塵俗世裡忙亂過活,情緒會因人因事因地因物而有所波動,本就不足為奇,重要的是正視它、安頓它。

每日每夜,只要張開眼,必然就會有大大小小生活諸事迎向前來,做、不做?解決、不解決?在在考驗著我們的智慧。

所謂「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

看待事情的心念改變了,原有的那股氣自然就漸漸消了,而後承受問題,認真思考處理方式,很自然就會有相應的處理模式出來,如此不但對他人有所交代,對個人而言也是做到自我承擔,這不也是一種圓滿?

每日我們所面對的人事物,何妨視為修鍊自我定力的功課,如此,便不再只看做煩惱,而是可以成就自己慧命的菩提。

聖嚴法師有云:「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一切只在轉念之間,便能得到安頓。

所以,如何安頓身心,才是所有人間功課的依歸。

怎麼做能安頓身心?

日常生活裡,或許因為聽了一場演說,或是閱讀了一本書,再或者也可能因為抄了一部經,而讓經常為生活瑣事所煩擾的心,暫時找到一處清涼泉源能夠去垢靜心,從而使心也漸次輕靈了。

當我們經常去做這些可以滌靜污濁的活動,心就能夠更妥貼在它的所在處,自然能源源不絕生出正面能量,而當我們心中的正面能量越豐富,也就越能感受到自在平安的快樂。

如果說現在我的心是寧靜安定的,那便是抄經所成就的功德。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nwangee&aid=6457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