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記得當時
2006/06/21 16:14:39瀏覽475|回應0|推薦7

        近午時分,老同學撥電話給我,我們並沒閒聊,她只是問我要另個高中同學的電話號碼。我們都很清楚,彼此雖沒多說什麼,並不影響多年的情誼。

老同學和我這一路的互動,堪稱另類。

高中時代,我們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在課業研習之外,也曾分享許多少年心情,口頭分享、紙上交流,都在當年青春年少時。

後來大學不同校系,正巧家裡剛剛申請裝置電話,她和另兩個同學幾乎每日以公共電話撥打來敘舊,那時家裡媽媽和姊姊們忒感奇怪,這幾個女孩,有什麼事這麼能聊?

人生悠悠忽忽,總在自己熟悉的軌道上繞。

大學畢業後,老同學一度和我大學好友在同一補習班工作,這樣又是一個交集,也是迴轉成了兩列軌道的聯集。到這時候,我們雖仍同在中部,但見面次數已然不多,不是不願,只是隨緣。

我和她都是斂性之人,習慣安適平凡的生活,不作興安排特別活動。但即便是形式上的交流銳減,深層的情誼仍然結實存在,在她家裡排行老四的她,必然記得和她同排行的我,而我又何嘗忘得了她。

婚前最後一次見面,是她和未婚夫婿送喜餅到我家,彼時,我也正是待嫁中。在我家小小客廳,兩位準新郎赫然發現彼此也相識,原來他們兩人高中時期亦曾同學一年,真是讓人倍感人生機緣的奇妙。

我們婚期只差一個月,先後走入家庭,她是走入婚姻便開始夫唱婦隨的從事補教教學,我則是孩子稍長後,才投入兒童作文教學,然而巧合的事,我們不約而同的又都走著相同屬性的工作。

這是不是又是另一個相近頻率的牽引?

不曾刻意,但相似的部份又何止如此而已。

老同學和我各自生養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她家孩子都各長我的孩子一歲,這不是又一樁命運的巧合嗎?更妙的是,我倆都落籍港都,一東一西各在這座城市兩端,但我們也不讓多年情誼淪為佔線的牢騷,甚至我們也不蓄意巧作見面之約。想想,距離上一回相聚,怕有十幾年了吧。

十幾年的變化可大可小,或許各自的生活都有過波瀾,但我和她沒有改變的,是保有當年友誼的真純。偶爾想到時,按下數字鍵,和老同學互說近況,心裡便有一分放心。同學健康,我也仍舊跳動命脈。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nwangee&aid=3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