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七天,可以做什麼?
2008/08/05 09:34:14瀏覽1053|回應0|推薦19

 

七天,可以做什麼?

也許是安排了一次旅遊,國內國外,跑遍許多地方,看很多景色,跟很多人說話。七天是夠用的了。

不過,七天也可以只在一個地方,只做一件事,只說少少幾句話。最後卻還感到意猶未盡呢。

七月三十一日之前的七天,我和女兒兩人參加了佛光山首次抄經七的活動。七天裡,從每日清晨五點十分打板早覺,漱洗後禮佛早課,六點半早齋後回寮房整理作務。之後從八點二十開始一天的抄經,直到夜晚九點四十結束,十點便開大靜(就寢)。

佛門裡首重紀律,一切按部就班,過堂(用餐)有過堂的禮儀,整個齋堂裡不論是數百人或千人同時過堂,總是靜敬並存。過堂前全體齊誦供養咒,餐罷的結齋偈亦是眾人齊誦,聲調整齊畫一、氣氛莊嚴肅穆,教人感動於自己桌前這一份餐食得自多少人的辛勞付出啊!

除了進食有該遵循的規則外,每節抄經後的經行,師父總提醒我們放掌行進中,要留意體會每一個腳步。平時慣於匆匆來去的現代人,往返奔忙中幾曾關心過腳下?雖是從學步期之後就能平穩走路,但我們當真明白怎樣好好走路?即使是我這參加過幾次二日抄經的人,也仍然還在摸索經行真昧啊!

過堂、盥洗、上淨房(洗手間)都是該辦的幾項閒事,所以時間用得不多。經行是藉行走體會每一個踏出腳步的當下,是修行之一,因此腳步要放慢。抄經是殊勝的修持法門,更是急躁不得,師父教我們數息下筆,或是一聲佛號一個筆劃,慢慢在每個筆劃中靜心,有了清淨心筆劃便能寫得工整。

在抄經堂裡是純然的靜默,我在墨香中臨摩寫經,窗外是陰是晴是風是雨,都無關室內一筆一劃深入經藏。因為師父說,心可造就一切,抄經修持便在如何使心不受影響,當專注時便能忘記所有煩惱。

所以不論鳳凰是鳥是颱風,我們依然安住在是靜是淨也是敬的抄經堂,萬緣放下,風雨如何家如何,各有因緣。

一切都回家再說吧!

2008/08/01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nwangee&aid=210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