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姬不出聲
2007/10/22 09:51:29瀏覽574|回應0|推薦21

三姊因為名字有個姬字,小名因此就叫「小ㄐㄧ」,聽起來就像滿地吱喳亂跑的小雞,但她卻是異於常態,大半時候總是最佳品質靜悄悄。

我是不知道三姊的心理,是不是也有點「連中三元」的女兒身,讓她從小就自覺不怎麼得寵?還是「大智若愚」的她,早早就生「智慧」,知道「是非皆因多開口」,所以「惦惦」才不會為自己惹來麻煩。

不過,就後來得自二姊的「小道消息」,是說三姊之所以不喜歡開口,是因為她那慘痛的「咬舌」經驗。

你可別以為我家三姊看不開要「咬舌自盡」,其實是十七個月大,剛學走路小個兒的三姊,因為傳承上頭兩個姊姊的衣服,經常一身拖地裝(凡她走過,必拖地一回)。有一個星期日早晨,媽媽正忙著洗衣曬衣,三姊忙著吃餅乾、忙真跟著二姊跑。那天她拖了件長過腳踝的褲子,又「搞怪」的踩了一雙大木屐,跟在二姊身後,一邊追一邊吃又一邊嚷著要「水,水……」,媽媽還沒來得及空下雙手倒水給她,她小姐一個不留神,自己的木屐踩到自己的長褲,就這麼「啪啦」一聲,正咬著餅乾的三姊臉面朝下摔倒在前院紅磚道上。媽媽顧不得晾了一半的衣服,抱起哭得呼天搶地的三姊,一看,阿彌陀佛呀!媽媽都快嚇昏了,因為三姊的舌頭硬生生咬斷了半截,就這麼在嘴巴裡晃動呢!那時的「小ㄐㄧ」滿口鮮血直流,再也「水」不出來了。

聽說爸媽抱著她直奔診所,星期天清早六點多醫生還在窩窩睏,連敲好幾家診所都「不得其門而入」。更慘的是,因為斷在兒舌痛在娘心,媽媽急著出門,來不及多做準備,口袋裡只有30元,有的醫生就是不收(不知是怕收不到錢,還是擔心我三姊那斷舌救也救不完整?),直到遇上仁心仁德的醫師,我家「小ㄐㄧ」三姊的小「舌」才能搶救回來。

聽說當時在診所裡,爸媽合力掰開三姊的嘴,好讓醫生好好接逢。可憐三姊原本就瘦小,這一折騰,舌頭逢了五針,她又十天半月的,因為傷口疼痛只能喝牛奶,食量一減少,整個人就更乾更瘦更像「小ㄐㄧ」了。

最近媽媽回想當年,想起那陣子三姊的完全噤聲,還曾經十分擔心三姊從此不能開口說話,要不是她嚎哭起來也挺大聲,還真會教爸媽誤以為她是啞了。

幸好,「事發當時」及時搶救,並且搶救得宜,另外大約也是「小ㄐㄧ」三姊福大命大。她此後一路平安長大,除了因為縫舌那時爸媽用力拉開三姊那張嘴,以致後來秀氣臉上一張「闊嘴」,要不「小ㄐㄧ」三姊可是我們家號稱有「黃鶯出谷」歌喉的頭號氣質美女呢!

刊登2007年10月20日台灣時報副刊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nwangee&aid=131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