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083章[宜蘭縣蘇澳鎮] 東北角) 蘇花古道走一回(5) 蘇澳港
2017/06/29 10:21:08瀏覽395|回應0|推薦0
旅行日期:15.12.05         
發表日期:16.02.16
關鍵字:南方澳昭安觀景台、蘇澳冷泉、蘇澳港、跨港大橋

16.

隨著計程車一路北上,沿著山壁闢建的公路除了明隧道之外,更多的是不時可見的避車彎,路過烏岩角附近高度緩緩下降,視野右方蔚藍大海漁船逡巡,雖然未到昏黃時刻,船艙早已打上點點燈火,近處漁船甚至可見細鱗泛起的點點泡沫,原本是神秘又深不可測的太平洋,在此漸漸化入踏浪人牽起的俗世之中。
位於蘇花公路108公里處,原先大貨車地磅站旁的停車場擴大興建成昭安觀景台,遊客可以從木棧平台眺望南方澳沙頸岬地形景觀,以及整個蘇澳港岸道路縱橫,樓房櫛比鱗次的繁榮景致,碼頭周邊矮丘星羅棋佈,跨港大橋連繫海岸與豆腐岬之間,有如海鷗展開雙翼;風雲湧現,大南澳露臉的燦爛陽光在此刻消失蹤跡,寒雨拂面,冷風侵骨。

南方澳沙頸岬的前端本來是孤懸於海上的島嶼,而島嶼和海岸之間海浪衝擊較弱,使得泥沙容易堆積,日積月累,沉積泥沙將島嶼和陸地相連時,就形成「沙頸岬」,陸連島上連綿三座小山,中有明顯鞍部,所以被稱為「筆架山」,偶爾產生瘋狗浪的內埤海灘也被稱作「連島沙洲」。
17.

※蘇澳冷泉
相傳日據時期,日本軍人竹中信景因軍旅行動,走至蘇澳七公里附近休息,在飲用當地湧泉竟然精神百倍,退伍之後定居蘇澳加以鑽研,發覺不僅可以泡湯,還能製成汽水,冷泉自此成為蘇澳的特產,豐沛的地下水源,加上能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的石灰岩層,是蘇澳擁有世上罕見冷泉資源的原因。
告別計程車司機,蘇澳冷泉裡看不到霧氣蒸騰,草木滋長,只有外牆以紅磚疊砌而建的旅棧,大感失望之餘,我們只好折回街上;中山路路幅不大,車潮熙來攘往,騎樓相通的街屋中仍有不少維持二層樓的平房式樣,越過小橋,橋下白米溪水位低緩,溪底沙洲浮出水面多時,雜草蔓生,水流則行至七星嶺下轉彎向東匯入蘇澳港。

蘇澳港是基隆港的輔助港,也是臺灣東北部最重要的國際商港,陸域面積86公頃,水域面積290公頃,現今有13座碼頭,總長2610公尺,碼頭水深7.5至15公尺。「其實蘇澳港在日治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南方澳遊客中心內,解說志工眼見難得遠客來訪,特別拿出包羅豐富老照片的文史資料娓娓闡述,「那時候日本人在南方澳陸連島的地方興建漁港,而原本散落海岸的房舍就被集中重建,形成新的移民村。」

民國63年(1974)十大建設正式推行,蘇澳港納入計畫範圍,企圖從大漁港升格成國際商港,自此移山填海,興築碼頭和防波堤,甚至包括商港儲貨腹地,臺2線聯絡新馬的蘭陽隧道也在這段期間完成。礙於國家財政拮据,建港時引用美援;因此,南方澳擁有漁港和商港,北方澳則成為提供美軍停泊補給的基地,蘇港目前以進口煤、燃油為主,出口以水泥等為大宗,我們步行港濱時即見到台泥高聳的廠房。
18.

傍晚時分,蘇澳港在我們離別前再次展現柔美陽光,眼見圓潤太陽沒入七星嶺後方,天空左半邊縷縷金絲編織濃雲外緣,右半邊天空則漸漸浸入湛藍,彩紅一道擎向天際,一絲一線揮灑交錯,讓寬廣的港灣斑斕瑰麗。
「出航了!出航了!」轉眼間,數艘漁船衝過大橋直向堤外駛去,暮風乍起,我彷彿聽見港內人群的歡呼,夾帶陣陣嘈雜引擎聲響,盞盞漁筏越划越遠,圈圈水紋越捲越長,最終與波光點點交相輝映。

蘇花古道走一回,從南澳到東澳,從東澳到蘇澳,灣岬層層轉換,泰雅族和漢族聚落比鄰分佈,部落觀光日益興盛,濱海漁村沒落荒蕪徒留感慨,究竟誰是歷史的贏家尚未得知?放下旅途奔波辛勞,卸下歷史沉重包袱,通過雪山山脈,回到溫暖的家。
(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lliamluo1227&aid=10542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