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081章[宜蘭縣蘇澳鎮] 蘇花古道走一回(3) 斧之斤之 階之級之 碉之堡之
2017/06/29 09:44:29瀏覽207|回應0|推薦0
旅行日期:15.12.05        
發表日期:16.02.02
關鍵字:環島1號線、羅大春開路紀念碑、朝陽社區、朝陽漁港、烏石鼻

8.

從蘇花公路折返南澳市區,接近火車站前順勢滑坡,隨後又奮力踩動踏板上升,依照地形起伏而建的臺九線兩側地面,都被標上藍底白箭頭,其上有自行車騎士騎自行車與數字「1」符號,我朝路旁街燈一瞧,才知道這段路已經劃為民國104年(2015)12月30日完工通車的「環島1號線」一環,只是沿途路況危險,多數人應該仍然直接由蘇澳新站搭乘火車到花蓮。

地處交通重要節點,平原上村莊棋佈,商業機能卻不怎麼熱絡,面對有限的選擇,我們簡單地在「安打烏醋麵」享用午餐,之後跨過站前南強橋拐入巷道;不同的行政區域,不同的族群組成,使得南澳村中有南澳國小,僅有一路之隔的永強里卻另外有蓬萊國小,蓬萊國小設立於大正14年(1925)年份較為久遠,校園中老樹數棵生機盎然。
9.

遠離街坊滑向田野,田野不時可見白鷺鷥翱翔其間,牠輕盈的身影投射在水面上潔白明亮,越過小溪上高起的橋梁,藍色車身銀色線條的區間車打頭頂穿梭,引起田中五節芒一團又一團的騷動,整片高壓電塔由山區延綿而下,看似破壞村郊寧靜的氛圍,卻也藉由電塔身形比例,得以揣測谷地之寬闊。

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陷北京,迫使清廷簽訂北京條約,其中包含開放臺灣雞籠、滬尾、安平、打狗四個通商口岸,使得外國人終能再次一窺蕞爾島嶼神秘面紗。大南澳三面環山,沃野數里引起外人覬覦,同治七年(1868)英人荷恩(Horn)與淡水美利士洋行德人美利士(James Milisch)商議出資拓墾南澳,同年四月,由南風澳(今南方澳)抵達且與頭目之女締結婚約,招募工匠建築碉堡,伐木抽藤船運至雞籠販賣。
事發後,清廷多次向英、德政府抗議,最後英國派遣炮艦至大南澳勒令限期離去,荷恩最後在9月21日和30餘名平埔族人搭乘二桅帆船北返蘇澳,中突遭遇強烈風浪不幸遇難,噶瑪蘭通判丁承禧事後毀平土堡、基地;雖然如此,荷恩割據一方的事件挑動日本野心,同治12年(1873)時任陸軍少佐樺山資紀到蘇澳招徠「熟番」,企圖「以夷制夷,以毒攻毒」。

日本滲透臺灣東部,宜蘭、花蓮採取招降利誘,臺東、恆春則是興兵討伐,同治13年(1874)爆發的牡丹社事件就是其中最高潮,儘管日軍依靠火力優勢取得戰果,颱風侵襲與瘟疫肆虐讓日軍不得不妥協,10月24日,日軍從瑯嶠撤退,「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沈葆楨眼見外侮「外假復仇,內圖佔地」,便積極主張開發後山。
10.

如今,「羅大春開路紀念碑」靜謐地供奉在震安宮旁的石屋中,要是只專注欣賞田園風光,多半會過其門而不覺,石屋經過整修,牆柱鋪上洗石子花紋,屋內方寸不足旋馬,除了碑文之外,也奉祀開路時失足或是遭遇泰雅族人攻擊喪生的清兵,石碑長207公分,寬61公分,厚14公分,以仿宋體刻成,曾經倒臥荒野,重新整理樹立之後文字依舊清晰。
※羅大春開路紀念碑

大清同治十三年六月丙戌福建陸路提督黔中羅大春欽奉諭旨巡防臺朔開禁撫番秋七月癸丑師次蘇澳八月辛未達大南澳初臺澎道江右夏獻綸以千人伐木通道自蘇澳及東澳七月戊午還郡東澳以往萬山茸然恒古未薙兇番伏戎大為民害大春徵募濟師斧之斤之階之級之碉之堡之又從而以番說番招撫之於戲軍士縋幽鑿險宿瘴食雱疫癘不侵道路以闢朝廷威福也將校用命也不可不紀囑幕次三衢范應祥撰文三山應道木書丹龍眠方宗亮齊安高士俊選石勒諸大南澳道左黔中馮安國監造
連接蘇澳和花蓮之間的「北路」工程,始於同治12年4月上任的臺灣道夏獻綸,他招募淡蘭兩廳土勇千人,同時開闢岐萊山道以及南方澳山路,接續者福建省陸路提督羅大春原本藉口海防事務有意拖延,經由閩浙總督兼福建巡撫李鶴年上奏,遭降旨革職留任,7月13日到達蘇澳推行防務,費時半年全線通車,並在大南澳立「開路碑」。
11.

朝陽社區舊稱「娜娘仔」,據說是因為港外浪大湧急,也有人認為是日本軍艦名,日據時期稱作「浪速」(なにわ),光復後改名「朝陽」,大概是因為此處面海,早晨可見日出美景的緣故。村中客家人口近半,農特產多為筊白筍、紅柚、南瓜等等,漁業則是近海漁業為主,沿途平房居多,港邊巨石寫著「南澳朝陽漁港」,雖然處在蘇澳境內,「南澳人」的認同卻強烈得多。

登上漁港海堤,兩旁海濱深受突堤效應影響,北面海岸向村莊退縮,南面卻向前推進積累出海灘,散落滿地漂流木外消波塊緊密排列,峻祥此時憑著一股好奇心,三步併作兩步爬上消波塊看海,消波塊有些形體完整,有些支離破碎,八成是不同年代投放的,跟隨我們後方,一行遊人走到海堤轉折處,對著山嶽指點一番,又匆匆折返村落。
12.

環顧四周,盤踞海上的烏石鼻陡峻且醒目,由地圖觀察呈現湯勺狀,從漁港觀看的角度倒是凸顯山稜的銳利,烏石鼻岬角主要是花崗片麻岩所組成,遭受太平洋洶湧浪潮時,相對比鄰岩壁更能耐得住拍打侵蝕。

朝陽港內海水澄澈碧綠,宛若翡翠冷凝剔透,巍峨山嶺彷彿巨輪一般停駐浪中,此地曾經行駛聯絡蘇澳和花蓮的藍色公路,卻因為海堤開口過小,船隻無法駛入而取消。朝陽是天涯一灣海港,船既駛不出去,也開不進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lliamluo1227&aid=10542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