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007章[新北市平溪區] 溯基隆河之源
2017/05/26 08:56:17瀏覽344|回應0|推薦0

旅行日期:14.06.07

發表日期:14.06.29

1.

 

前往平溪的路上,不時與溪畔的聚落擦身而過,每個聚落裡總是有著黑狗或是黃狗三兩隻,面對著行旅凝視或是發呆。這裡是雙菁公路,當年為了配合煤礦的開採而建設,如今繁華落盡,低海拔山林上的大菁重拾野性,濕潤山風裡招搖,不過,薄霧變幻莫測繚繞山腰,還是帶給蜿蜒的溪谷幾分秀氣。

 

經過一處小隧道,眼界逐漸開闊起來。跨過小橋,順著基隆河上游而下,排列在縣道旁的矮房,多半是過去採煤時代的工寮,如今也只剩下三三兩兩老人家,偶爾趁著天晴時出來曬曬太陽,與鄰居串串門子;縱使這裡沒有因為鐵道之旅的盛行而熱鬧起來,緩慢閒適的步調一樣令人嚮往。

 

2.

菁桐,是平溪線終點的泛稱,她涵蓋菁桐、薯榔與白石三個村莊,菁桐與薯榔兩個地名與當地產業有關,白石的背後則有屬於自己的傳說。

 

    早期先民從汐止開闢古道而來,並且在山路兩旁種植大菁,將大菁收成稍作加工,就成為藍染原料,薯榔塊根呈現鮮豔橘紅色,也是染布重要原料;200多年前居民蓽路藍縷,雙腳著草履,一籃一籃、一簍一簍翻山越嶺,將染布原料帶到汐止鎮上販賣,直到煤礦開採,鐵路通抵後才放棄原先艱辛的務農事業。

 

    從「中埔」公車站牌出發,一條小徑陡下深入房舍之間,而牆面已斑駁的屋宇下尚有人家居住,我們甚至望見一兩個老人家在菜園裡栽培絲瓜,多雨的天候中,絲瓜更顯滋潤可愛。

    中埔鐵橋,又稱為「情人橋」位在巷子的尾端,深紅色的橋身在山谷當中相當醒目,橋柱上串滿竹筒,還有竹筒上來自各地遊人的願望,平時奔馳在市區匆忙撇見的基隆河總是寬廣而平靜,此時此刻在腳下,卻是一片熱鬧喧嘩,敲打著巨石歡呼嬉鬧。

 

3. 

菁桐街就在鐵橋的彼端。

 

    時光流逝,火車站周邊文物館多了幾分文藝氣息,植滿牆面的藤蔓,還有垂掛在屋簷下的竹筒,都讓我們暫時忘卻列車排出煤氣,淡淡地令人窒息的不適;只是,同時也因為人潮,街上不少商家將門面刻意整修,又販賣與其他地方大同小異的點心,多半與小時候在書中所閱讀到的景致已不大相同。

    除此之外,為了因應日漸增多的遊客,臺鐵也決定將平溪線沿線的車站月台延長,擴建施工的綠色圍籬是短暫的,然而,想要讓旅客擁有舒適的旅遊環境只有「擴建」一途嗎?之前聆聽自然作家劉克襄的演講,當他回覆我的疑惑時,他表示,增加列車與車站的負荷能力固然是一種方法,但是如何讓旅行的觸角擴大,讓外地遊人想要因為更多不同的理由來訪,才是上上之策。

 

    一位小販一面盛著手工現作的愛玉冰,一面好奇地向我們問到:今天雖然沒有出大太陽,但是也沒下什麼雨,為什麼觀光客卻沒有很多呢?「也許臺北正下著暴雨,讓臺北人以為就是連這裡天氣也不怎麼好吧!」我們回答;她聽到之後淡淡地點頭,沉默一回兒之後又回神親切地告訴我們,真正的愛玉冰是會浮在水上的,所以喝愛玉冰時,記得一定要從淺朝深品嘗才對。

 

4.

    鐵軌旁矮房櫛比鱗次,而住家似乎都很喜歡在路旁植栽紅花石蒜,很有可能是因為菁桐長年多雨潮濕,就是連山上墾植的作物色澤也多半陰冷單調,繽紛綻放的紅花石蒜,至少讓沒有陽光的日子增添喜氣與希望。

 

    菁桐國小座落在街上不遠處,而學校的衰微與興盛,是山城產業發展與沒落的投影。正好是週末假期,走在操場上也聽不見朗朗誦書聲,教室旁搭建成列車形狀的遊樂場,不知道載運了多少孩童歡樂無憂的童年時光,我相信其中不少學生與我同年紀,而他們現在又在何處呢?

 

    天燈形狀的警察局方才落成,傍晚的街上多了不少遲遲不願回家的遊人,那群離鄉背井的人們,可曾因為夜空中發光發亮的天燈而歸來?不知何許人捎上「美夢成真」的心願,不過我相信,繁華落盡,列車班班準時進站又離站,悲歡離合總無常,平安喜樂就是菁桐山城永不褪色的夢。

2014.06.07

 

 

新北市平溪區地圖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lliamluo1227&aid=10331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