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23 18:17:17瀏覽156|回應0|推薦0 | |
在北高市長選戰之後,不管是鼓吹「第三勢力」的有力者或者倡議「自主公民進場」的有心者,都未曾公開地提出為何投票結果在選情相對冷淡的情形下,「中間選民」似乎消失了。 「中間選民」當然沒有消失,因為他們一直只是選舉政治技術分析中的「虛擬存在」,從未在台灣的政治現實中「現身」過,自然也沒有所謂「消失」可言。 那麼在虛擬的中間選民之外,存在所謂的「藍營」及「綠營」選民嗎?這是台灣的政治學者應該要回答但一直沒有回答的「問題」,值得做一個國家型計畫好好調查研究一番。 倒是選前自由時報對於高雄市長選舉民調「神準」這件事,一直沒有人好好探究。除了作票疑雲和民調技術外,我們也不應該忽略了投票其實是高度「感性」的人類行為(這一點所有的政客都知道),而使得「預言總是會自我實現」在投票行為上特別容易驗證。因此,這裡就以「主體焦慮」及其操弄,來說明一下台灣投票的結果為什麼難以出現「第三力量」的現狀。 先說明一下「主體焦慮」所指涉的人類精神現象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人類心理上對於「做自己」這件事的恐懼與排斥。這種焦慮在兒童身上很容易發現,在青少年身上最為明顯,但是在一般成年人身上,就以各種隱諱的形式出現,反而不容易發覺。在文化上,「主體焦慮」表現為流行;在政治上,表現為各種的分類主義;在台灣的投票行為上,則表現為「非綠即藍」! 「主體焦慮」特別容易出現在弱勢的個體與對個體權利缺乏保障的社會,因為遊俠不敵黑幫,猛虎難敵群猴,更何況一個無名無姓的小民,如何敢在效忠藍綠兩大政治幫派的「選擇」外,投靠另立門戶的小堡主? 因此,就不難理解藍綠兩大政治幫派會不斷壓縮所謂「第三力量」在台灣出現的一切可能,透過宣傳「民主政治=政黨政治=兩黨政治」提供兩大政黨壟斷政治的合理性;透過大量收買各種媒體與知識人,掏空社會公共力量的基礎,逼每一個社會勢力選邊站;透過惡質的選舉制度,使得沒有大政黨背景的候選人難以出線。 一切的作為都在迫使每一個理論上是政治主體的選民,充滿高度的「主體焦慮」,怯於表達對現有政黨的厭惡與表現主體意志,而表現為政黨政治下被代理的「客體」,只能在其實沒有多大差別的「藍/綠」政黨中,進行「務實」的選擇。而非積極地以自身的各種利益或理念,進行政治主體間的結合,實現所謂的「民主政治」。這也能某種程度地說明,在兩大黨壟斷成行後的今日台灣,國民黨和民進黨不管有多大的歷史與體制差異,都日益變成一言堂。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