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09 09:47:27瀏覽870|回應0|推薦15 | |
【追尋幸福人生】第壹篇「勇於面對」 第十五章 勇敢面對「傾聽危機」的社會 擅長傾聽的人,通常也擅長發問。記得在前幾章,我認為傾聽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曲,就是「好奇」,好奇的最佳表現,不是只有表情,而是問問題,因為問問題會讓人更專心聆聽,也只有傾聽,才能問出恰當與貼切的問題,而且問完問題,最重要是要認真傾聽對方的答案或回覆。但自從人們有了智慧型手機,好像不再好奇了。 科技方便大家的「說」,卻阻礙了「聽」,「聽」與「說」原是一組的,而現今「聽」是最柔弱的一方。 最近聽到一首打油詩:「以前不離不棄叫夫妻,現在不離不棄是手機,一機在手天長地久,機不在手魂都沒有。」對手機的依賴及氾濫,恐是「傾聽危機」幫兇之一吧。心理健康專家說,從行為、心理和神經生物學來看,依賴手機跟濫用藥物的特徵很像。 和眼睛離不開手機的人說話,就像跟一個節奏和你不合或毫無節奏感的人跳舞,從頭到尾很彆扭,你應該说不下去。現在的人「專心時間」大幅降低,容易分心,依賴手機又日趨嚴重,加上疫情來襲,增加人的隔閡及冷漠的環境,造就出「傾聽危機」的社会。 最近閱讀(註),說日本有家「傾聽公司」,可以扮演是「爸爸」、「媽媽」、「兒子」、「女兒」、「朋友」,任你選,負責傾聽,聽說生意很好。書內又提到美國有一教堂,叫做聖湖安德爾瓦萊聖母大教堂,每天要去告解的人非常多,多到要排「S」大長龍等著要告解,教堂有六個告解室,需要眾多神父輪流值班「傾聽」,一次值三個小時,一天最多輪值12小時。天啊! 處在這個孤獨的社會,也是「傾聽危機」的社會,才會在閱讀(註)時,特別有感,忍不住寫了十二篇和「傾聽」有關的感文,說分享是不敢當,只是抒發己見,但如能有一兩句可「聽進去」,樂哉也! (傾聽篇完結)
註:凱特墨菲(Kate Murphy)著「你都沒有在聽」(You are Not Listening)。大塊文化出版。
作者:翁志成2021-10-09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