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2/18 14:20:00瀏覽253|回應0|推薦0 | |
幾乎所有的想法念頭、感受,都只是剎那且短暫、片段的,如果你不抓住,都會稍縱即逝 當我們深信了,譬如:我是不受歡迎的、一定是我做了什麼,把這些念頭當作真相,感受自然隨著念頭湧上心,可能是:生氣、沮喪、憤怒、難過、羞愧,久了這個念頭自然就成為信念「我不被歡迎、我不夠好」,在我們的大腦中,就會產生許多神經元的聯繫,形成一條自動化網絡,帶動全身而形成一種慣性、習性,譬如說話自然小聲一點、做事很謹慎、不敢看其他人、容易臉臭、以為別人對自己不友善,而對他人先不友善,最終可能形成一種人格,譬如,也許成為焦慮型人格。 當外在發生了一件與這個不同慣性的事情時,就會衝擊我們的內在,譬如,公司裡很多人開始抱怨你總是太緊繃、太焦慮、過度謹慎小心,讓大家很有壓力。 從療癒的角度來看,每個衝擊都是瓦解重組的過程。這瓦解必然帶來混亂或傷痛,然而只有真正經驗傷痛的人才有機會穿越傷痛,這就是「轉化」的矛盾所在,轉化要發生,需要進入核心、直指核心、直面痛苦,而這種傷痛的體驗,是對傷痛的和接受,但,誰想那麼? 大家都想要「不要傷痛」,結果反而更加痛苦,身體慢慢地走向沒有痛苦活力,久了自然需要用麻木來調整,麻木會讓人產生無力的錯覺,接著,大多數的人會說:要放下、快樂起來、要正向,開始在生活中尋求可以快樂的事情,只是那些好的感受總是剎那出現,且越來越短暫。 原來的習性中,已經儲存著傷痛,從無煩惱的孩子到變成焦慮性人格的人,這本身就已經不是舒適的存在,且有了獨特的世界觀、人生觀,新的衝擊,通常起因於人無法接受現實,「我如此盡力謹慎,你們怎麼還一直抱怨我」,內心纏繞著「為什麼是我」「你們怎麼可以這樣」的狀態中,停留在無法接受外界在與我們所想又不同的狀態中,我們在掙扎,搞不清楚是對方的問題還是我自己的問題,連帶更多的憤怒、生氣、委屈、難過,隨著更多頭的浮誇出現,情緒也跟著變來變去,這就是混亂。 我們無法支持痛苦,那些「所有的痛苦最終都會成為養分」是走過的人、轉化後的人的結論,用這樣的話回應混亂的人,看起來具有安慰的作用,但沒有轉化的作用。 接納混亂,才是關鍵的轉化力。如我前面所說,沒有人請求痛苦發生,又,混亂是必然的過程,首先混亂中,不是要放棄掙扎,或死了算了,混亂中,是要讓人可以停下腳步看清楚,如電影都會演,掉入泥逆中,練習冷靜呼吸、不要掙扎,雖然難,但是人一生一次有非常多挑戰,一次一次練習,自然會做到。 在這個混亂的過程中,我們要辨識出幾個內在常見的角色,這不是絕對,只是用角色容易被覺察到,這不是要設定你的角色特色,只是暫時的名稱: 1.自憐者:覺得自己很可憐、很委屈,別人對待自己很不好、社會對自己很不公平,內在受折磨的自己很可憐,因為可憐的狀態,其實也讓我們脆弱沒有力量。(這不是說遇害者、受傷害者不可憐,這裡說的是內在的面向) 2.攻擊者:緊抓對方的錯,對方的一句話一個字一個動作進行攻擊,越攻擊就覺得自己是受害人,對方是加害者,處處找到證據,因此要替自己出氣,但是,內心深處又自我懷疑,無法真正得安心。 3.茫然者:一下自己對、一下對方對,一下懷疑是不是自己哪裡有問題、一下覺得是對方有問題,一下反省自己,就跟對方道歉,可能接著又不甘心,覺得對方應該知道錯,對自己的感受也無從確認,但是非常想要確認一個什麼,也因為這個想要確認,企圖從別人身上找到安全感,這是不可能的,因而反而更加崩潰。 4.失控者:混亂有時候會讓人失去理智,有些人會放縱自己的內心,(也有可能本來就是自我就不夠穩定),當混亂的時候,內心經常跳出來要主導,覺得是聽自己心裡的聲音,其實是非常片面的,而且很容易極端化、事後補償,有些人會突然花大錢、有人會去找對方而發生衝突、有人會自殘或突然傷人有人、會讓自己瘋掉。 5.切斷者:常說的事情是:生活還是只能過,繼續過日子。即使崩潰也想辦法轉移注意力,因為太想轉移注意力,焦點都要放在外在,忙一點會讓自己好過點,或者處理別人的事,都可以讓自己有些價值,因此,通常不會自覺會尋找周圍人的痛苦之處,也可能處處看不順眼,透過其他出口的發洩,調節內在的不舒適,達到切斷痛苦的目的。 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面對混亂,卻不是靠著「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來處理,講道理給一個人通,更不適合打結的人,當面對自己或他人在混亂中,你會想找的是危機處理的專家,絕對不是一個哲學家、教育家、心靈導師等等,面對自己的混亂,我們也要覺察一下自己是否會這樣對待自己。 這些內在的混亂,充滿混亂的思緒和能量,不同的思緒隨著相信的內容誘發不同的情緒,情緒又回饋到認知,來干擾對事物的解讀,也因此,很多人常說:急事緩辦、大事輕辦,現在,不是談效率的時候。 從心理改變的歷程來看,「接納」「自我照顧」是非常重要的,接納內在所有升起的,讓內在不會產生新的對立;照顧混亂的自己,讓自己不完美;不OK也可以的,心理仍然值得被愛被重視,這是滋養和未來力量的基礎。 「接納」的體驗是因人而異,你不能接受發生的事情嗎?不急著尋找原因,很難吧!一件事情的發生,其實是非常多種原因造成的,但我們會以為找到原因就可以解決,這是一個錯覺,一旦開始尋找,即可陷入辯論以及想知道真相,拉長了內心的不接受痛苦。接納很重要,接受了,不著急了,才會想為自己療傷,花時間和力氣在自己身上。 「自我照顧」有幾個方面,身體的、感官的、生活的、理性感性的等,不能持續吃飯、睡覺、洗澡、工作、讀書,降低標準而做到基礎,遠離會批評自己的人,減少會增加壓力的事情,很重要「停止批評自己」,有百分之八十的痛苦,來自於對自己的批評,罵自己怎麼那麼傻?罵自己笨?罵自己怎麼不小心?罵自己… ,罵自己的底層是心疼,怎麼不直接心疼自己,用一個會創造自卑的方式來表演心疼呢? 有人說這是修改行,我也不否認,不管是哪個宗教,似乎都提到相似的概念,只是所用的字不同。 相信你的信仰、交託給你的神;學習安住;念佛號等,都是學習要在混亂中,接納穩定下來的進程,再次強調,穩定下來不是沒有情緒,是指平靜是思緒,不是情感消失,其實帶著溫暖關懷的心,接觸溫暖關懷你的人是重要的。 薩提爾女士說:歡迎混亂,混亂才是真正進入改變的時刻! 改變需要勇氣,勇氣來自於你對自己的愛和信心,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解決問題方法之前的基石。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