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13 12:28:40瀏覽15199|回應0|推薦23 | |
我們念古詩時,常會遇到應當押韻卻不協韻的現象。這不是我們現代人所獨有的問題,古人念更古老的詩也會遇到類似的狀況,例如南朝梁武帝時的五經博士沈重,念到《詩經.邶風.燕燕》第三章: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 「南」字不協韻,怎麼辦呢?沈重想到的方法,是把「南」的發音改成 ㄋㄧㄣˊ ,如此一來就協韻了。也就是說,「南」在其他任何地方都還是照本音念,惟獨在這首詩裡為了配合協韻的需求,可以權宜改變讀音。 這個招式在南宋大儒朱熹的手裡發揮到了極致,例如《詩經.召南.行露》第二章,朱熹改動了幾個韻字的發音:【括號裡的注音是朱熹的讀法,原為反切或直音,現為便讀者理解,一律改用注音符號標示。】 誰謂雀無角(ㄌㄨˇ), 同一首詩的第三章也是如此: 誰謂鼠無牙(ㄨㄥˊ), 朱熹的辦法,是解決了念詩不協韻的問題,但卻也造成字無定音的後遺症,例如「家」在哪兒都念本音 ㄍㄚ 【這是宋代的發音】,但來到〈行露〉裡,就一會兒念 ㄍㄨˇ ,一會兒念 ㄍㄨㄥ ;而「牙」字在這首詩裡,也莫名其妙地冒出一個怪異的 ㄨㄥˊ 音。這就難怪明代學者焦竑在《筆乘》卷三批評: 詩有古韻今韻。古韻久不傳,學者於《毛詩》、《離騷》,皆以今韻讀之,其有不合,則強為之音,曰此叶也。……如此則東亦可音西,南亦可音北,上亦可音下,前亦可音後,凡字皆無正呼,凡詩皆無正字矣,豈理也哉! 焦竑的意思是說,一味為了協韻而任意改變讀音,將使每一個字的發音都失去規範,並可能導致語音體系陷於紊亂。
透過嚴謹的學術研究,我們現在知道古代押韻的詩到了現代卻不能協韻,是古今語音的變化所造成的。唐代自高祖李淵稱帝至今已近一千四百年,這一千多年歲月所累積的語音變遷幅度相當可觀。假若我們有幸搭乘時光機回到唐朝,大概也只有極少數聲韻學家有本事透過口語和唐人對話。我們現在朗誦唐人詩作之所以不能首首協韻,就是語音變化的結果,以教科書的常客──孟浩然〈過故人莊〉為例,用國語念「青山郭外斜」這一句就不能和其他韻字(家、麻、花)協韻,所以教科書一定會把「斜」注音 ㄒㄧㄚˊ ,並說明這是「古音的念法」。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也不免俗,在標準音 ㄒㄧㄝˊ 底下還要安插一個又音 ㄒㄧㄚˊ ,雖然沒有任何說明,但我們都明白只有念唐詩時才用得上這個又音。 事實上,「斜」字在唐代根本不念 ㄒㄧㄚˊ ,其發音近似國際音標[zia];【此音係根據《廣韻》「斜」音「似嗟切」考證而得,詳情請參閱聲韻學相關著作。[z]就是英語zoo開頭的音素。唐代的聲調,平聲沒有陰平、陽平的分別。】從唐代到現代的語音演化歷程也沒有任何「斜」曾經念 ㄒㄧㄚˊ 的證據,只有為數不多的現代方言有近似 ㄒㄧㄚ 的念法。【主要出現於四川、湖南、江西某些地區的次方言;閩、客語則在部分地區有類似 ㄙ一ㄚ 的念法。這裡不標注各地方言的實際調值。】也就是說,與其說「斜」念 ㄒㄧㄚˊ 是古音,倒不如說是方言音還比較正確一點。 那麼,教科書何以要求我們必須按照實際不曾存在的「古音」來念「青山郭外 ㄒㄧㄚˊ 」呢?說穿了,這和朱熹那套擅改發音以求協韻的伎倆毫無二致。 讀唐詩不能協韻,當然有損於整首詩的韻律感,這就是為何有人主張要把唐詩裡用來押韻的「斜」通通改讀成 ㄒㄧㄚˊ 的緣故。我們知道這是一種變通,但變通之法應以學理為基礎,豈可無中生有!況且,如果這種為求協韻而生造讀音的方法是可接受的,那麼我們是否也要對其他不能協韻的諸多唐詩也來個如法炮製?比方說按照括號裡的注音來念這幾首詩── 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ㄒㄧˊ)。 如果您還是認為這樣隨意改音是無傷大雅的,那麼就請動動腦,看看劉長卿這首〈長沙過賈誼宅〉要怎麼改才能協韻──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孟浩然身處唐代,以他當時的語言來念〈過故人莊〉,絕對是合轍押韻的。但孟浩然怎會知道我們現在的國語怎麼念?他在寫下「青山郭外斜」時,怎會知道我們現在的老師都教學生說這首詩「押ㄚ韻」?用國語注音符號去解說古詩的押韻,其實就是以今度古,強迫古人吞下他們所不能預知的東西。孟浩然不必對「斜」從[zia]變成 ㄒㄧㄝˊ 負責,但這不表示我們可以隨意編造一個 ㄒㄧㄚˊ 音來解決協韻的問題。況且就算「斜」的古音真的念 ㄒㄧㄚˊ ,我們又怎會念一首詩,要39個字講國語,單單一個字說古音呢? 大人解決問題的方式,往往會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斜」字改音顯然只是便宜行事,從表面上看,似乎是解決了現代人念唐詩不能協韻的困擾,但這當中惟一的事實卻是──為「斜」念 ㄒㄧㄚˊ 而提出的解釋,必定都不符合事實!拿錯誤的觀念來教孩子,讓孩子以為虛假就是真理,這是我們教育的初衷嗎? 不管你喜歡用國語或是方言念古詩,就按照現在通行的標準音念吧!何苦還死抱著四百年前的學者就已直指其謬的古老伎倆向壁虛造呢!如果覺得向孩子解釋國語念古詩不協韻的問題很麻煩,那就換首至今仍然協韻的詩來教吧!唐詩三百首,首首皆佳作,何必單戀一枝花,非要〈過故人莊〉不可?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