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09 11:20:58瀏覽33435|回應0|推薦15 | |
「有邊讀邊」是許多人遇到讀音障礙時,最常見的解決方式。只是這招如果總是管用,那些自矜於認得幾個音的「有識之士」恐怕就得犧牲不少樂趣了。然而若要進一步追究為什麼,卻是連國文老師也未必說得出一番道理。查查字典,得到的訊息也讓人更加迷惑──「綸」的意思是青色的綬帶,音ㄌㄨㄣˊ;而以青色綬帶編成的頭巾,卻不能念「ㄌㄨㄣˊ巾」,豈不怪哉!再查查「綸」音ㄍㄨㄢ的義項,大約也只有「綸巾」而已。那麼,「綸巾」為什麼非念「ㄍㄨㄢ巾」不可呢?
「綸」的本音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綸」字的解釋是:「青絲綬也。从糸、侖聲。」我們現在所見的《說文》還附加了一個反切(古代的注音方法之一)──「古還切」【今音ㄍㄨㄢ】,有些人就據此認定漢代的「綸」已然念ㄍㄨㄢ。其實在許慎的時代,反切注音還只是剛萌芽的新鮮玩意兒,學者著書立說偶一為之而已。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說文》反切,是唐代以後的學者校訂增補的,和許慎毫無關係。 要瞭解漢代「綸」字的讀音,必須回歸《說文》原文。許慎分析「綸」字「从糸、侖聲」,意謂這是個形聲字,左旁的「糸」是表示造字取義(製作綬帶的材料)的形符,右側的「侖」則是表示讀音的聲符。也就是說,我們只消觀察一下所有以「侖」為聲符的字普遍的念法,就能明白「綸」的發音應當和「倫/輪/淪/論」等字相去不遠。東漢末年的學者劉熙編寫了一部以「聲訓」(以同音或音近字解釋詞義)著稱的《釋名》,其中對於「綸」字的解釋是:「倫也,作之有倫理也。」以「倫」釋「綸」,可知劉熙的「綸」也念「倫」。
改音機緣之一──昆布
「綸」字的讀音出現變化,大約是在南北朝時期。成書於南朝梁大同九年的顧野王原本《玉篇》收錄的「綸」字已有兩個讀音──「力旬反」【今音ㄌㄨㄣˊ】與「公頑反」【今音ㄍㄨㄢ】──但我們從顧氏的詞義解釋裡看不出這兩個音有甚麼差別。另一條線索出現在隋唐間人陸德明所撰寫的《經典釋文》,他為《爾雅》裡的幾個「綸」字注音,凡表示青絲綬之義的都念「倫」,只有專指產於東海的昆布時才念「古頑反」【今音ㄍㄨㄢ】。古時昆布也可叫做綸布,《太平御覽》卷992引《本草經》就說:「綸布一名昆布。」李時珍《本草綱目》卷19「昆布」條也說:「按吳普《本草》:『綸布一名昆布』,則《爾雅》所謂『綸似綸,東海有之』者,即昆布也。」 「昆布」一詞以文字形式出現的時代很晚。推測「昆」很可能是東方沿海一帶稱呼海帶的土俗口語,並隨著海帶行銷傳入中原。中原人士發現有音無字的「昆」無法以文字書寫,又看海帶的樣貌和青色綬帶相彷,於是就給它取名「綸(ㄌㄨㄣˊ)布」。然而跟隨商品傳來的土俗口語仍為人們所習用,為了書寫的需要,只好找來「昆」字代打,「昆」的作用只是記音而已,不具表義功能。而在口語的強勢影響之下,也使「綸布」的讀音逐漸向「昆布」靠攏,也就是眼看「綸布」二字而口說「昆布」,【這個狀況就和我們眼看「骰(ㄊㄡˊ)子」而口說「色(ㄕㄞˇ)子」相當類似。】於是導致「綸布」的聲母從ㄌ轉變為ㄍ,但「綸」在其他場域的讀音則不受任何影響。
改音機緣之二──葛巾
「昆布」讓「綸」獲得聲母轉化為ㄍ的機緣,但要使影響範圍擴大到「綸巾」,還需要更直接的誘因才行。「葛巾」可能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葛巾是以葛草為原料製成的頭巾,和綸巾相比,無論材質或形制都大不相同。大約從兩晉時期開始,葛巾和羽扇開始連袂出現,例如《太平御覽》卷702引晉裴啟《語林》:
諸葛武侯與宣王在渭濱將戰,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麾三軍,三軍皆隨其進止。
同書卷687引《蜀書》也有極為相近的記載。請讀者留意此時諸葛亮的裝扮是「葛巾羽扇」,而非《三國演義》所說的「綸巾羽扇」。當葛巾羽扇的造型成為某種特定人物的形象之後,很容易就成為文學創作的常見素材,例如:
羽扇搖風卻珠汗,玉盆貯水割甘瓜。……醉來但挂葛巾眠,莫道明朝有離別。(李頎〈夏宴張兵曹東堂〉) 書生古亦有戰陣,葛巾羽扇揮三軍。(蘇軾〈犍為王氏書樓〉) 落日岸葛巾,晚風吹羽扇。(蘇軾〈自淨土寺步至功臣寺〉) 流馬木牛通蜀漕,葛巾羽扇破渠戎。(秦觀〈俞公達待制挽詞〉) 船掠湖堤不入城,葛巾羽扇試春行。(陸游〈舟中夕望〉) 葛巾羽扇吾身健,雪碗冰甌子句清。(范成大〈次韻甄雲卿晚登浮丘亭〉)
然而,葛巾羽扇的組合卻在唐代發生了意外的插曲──呂巖(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在〈雨中花‧題岳陽樓〉裡寫道:
三百年間,功標青史。幾多俱委埃塵,悟黃粱棄事。厭世藏身。將我一枝丹桂,換他千載青春。岳陽樓上,綸巾羽扇,誰識天人。
自是而後,綸巾和羽扇並舉也成為文人相當喜愛的組合元素之一。從這些文學作品來看,無論是綸巾羽扇或葛巾羽扇,表現的意象都是近似的,這就是為何原本頭戴葛巾的諸葛亮,來到宋元以後的三國故事裡會改戴綸巾的緣故。而這種混淆無形中也加強了「綸」字聲母轉化的合理性。
改音機緣之三──冠巾
「冠」和「巾」原本是士大夫和庶民階層分立的表徵,《釋名‧釋首飾》說:「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意思是說男子於二十歲行成年禮時,士要戴冠,庶人只能戴巾。但因冠和巾都是戴在頭上的,所以從唐代以來,就將倆字連用以泛指頭巾。「冠巾」既為常用詞語,又恰好和綸巾的功能一致,於是人們就把「綸」音ㄍㄨㄢ的範圍順勢擴大至「綸巾」,而使得ㄌㄨㄣˊ巾錯讀為ㄍㄨㄢ巾了。
結語
「綸」本音ㄌㄨㄣˊ,意思是青色的絲帶。就常理而言,以青色絲綬編成的頭巾就應當讀作「ㄌㄨㄣˊ巾」。然而,約當南北朝時期,中原的「綸布」一詞受到東海土語的影響,使表示昆布義的「綸」改變讀音;唐代以後,又因人們對「葛巾」、「冠巾」和「綸巾」產生混淆,進一步使改音的範圍擴大至「綸巾」,但改音僅止於「綸」與「巾」組合時,沒有影響「綸」在其他場域裡的讀音。時至今日,「綸布」一詞早已被強勢的「昆布」所取代,因此市面上一般的字典裡,「綸」音ㄍㄨㄢ的義項就只有「綸巾」而已。簡言之,「ㄍㄨㄢ巾」其實本是古人的誤讀,只不過長期以來積非成是,原先的誤讀反倒成為現代漢語的規範念法。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那些因「有邊讀邊」的習慣而「念錯」的人,講的其實是很古早的語言呢!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