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空中「舞」力─一中原則的軍事實踐
2017/01/02 15:10:58瀏覽77|回應0|推薦0

 


在1999年科索沃以空戰為主體的戰爭型態之後,中共空軍的發展由「本土防空轉變為攻防兼備」,發展過程更進一步強化為「空天一體與戰略空軍」目標提升空權力量,經過17年的發展,已經展現不同的面貌。
 
2013年以來,中共航空軍形成多樣機型的編組,形成空中系統作戰的樣態,開始進入西太平洋水域,進行聯合作戰演訓操練。其飛航路線是經由宮古水域,巴士海峽,穿越第一島鏈,進出西太平洋水域。

中共的軍事動作,不但引起美國加大對沖繩駐軍質量的提高,同時,日本在2016年3月在「與那國島」設置路基雷達、增派陸戰隊兵力入駐,除強化釣魚台的偵監外,同時提高中共空海活動的反制能力。
    
2016年11月25日及12月10日,中共機群一反原有訓練路徑,卻圍繞台灣飛航情報區邊緣,展現其空中武力存在。中共飛航訓練路徑的轉變,其行動背後的思維是甚麼?產生的影響又如何?

一、立體與體系作戰雛形的展現
   
這兩次出現繞境飛航軍機類型是同樣系列,包括SU30,H6K,TU154,Y8等四種機型六架次飛機。SU30是針對美軍F15機型開發出來的戰轟機,並具有空中聯合指揮功能,這也是我們見到東海與此次宮古海峽空中遭遇,日本F15始終無法強佔優勢空域位置,釋放紅外干擾彈的原因。H6K是遠程轟炸機,具有投射常規導彈與核導彈能力的戰略平台,具有核嚇阻效能。

TU154是以民航機轉為軍用,並賦予電戰、偵查、圖繪、戰場實時監控、信息傳輸功能,是「空、星、地」一體的系統電戰機。Y8機則是運輸機轉變運用功能,包括預警機、電戰機、巡邏偵察機,依據日本防衛廳的照片,應屬巡邏偵察機,具有水面、水下活動搜索、監視能力。
   
其次,從兩次飛行動態觀察,其特點有三,(一)具有順時、逆時方向,或是北上,南下的遶境是航道場域的熟悉操作;(二)進入日本那霸與菲律賓東北方飛航情報區有護航機的護航飛行,離開飛航情報區後,未見護航機伴飛,這並非SU30飛航距離不足,而是對飛航安全威脅的判斷所致。(三)機場分置東部戰區與南部戰區,跨戰區聯合作戰的表現意謂濃。(四)與日機遭遇,未輕易展現火控雷達,避免在旁美軍P3C與RC135的電子情報蒐集與電子反制。
   
以上四種機型所展現的功能,中共空權發展已經具備「空天一體、攻防兼備、常核投射」的雛型特點。中共未來空戰,將隨著20系列新機(J20,H20,Y20)的裝備,將更具備了多機、立體、體系與遠航作戰能力的突顯。

二、中共軍機繞台的政治分析
    
中共為何選擇這個時機,展開對台繞航行動?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12月15日表示,「中國空軍近日進行的遠海訓練和東海警巡、南海戰巡,都是例行性、常態化的軍事活動,是空軍的使命所在、職責所在,合法合理合情,還要按照既定計畫一如既往。中共進出第一島鏈至西太平洋實施遠海航訓,確實如其所言,已成為例行性、常態化的軍事活動,但繞台巡航前所未見,且日後仍要「一如既往」執行計畫。我們所要問的是為何選擇在這個時機,做這種帶有強烈政治意涵的行動呢?以下從政治戰略的眼光進行分析。

(一)、美國共和黨一中原則挑戰與行動戰略批判
   
11月10日共和黨參選人川普贏得了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大選,共和黨也贏得了議會多數,共和黨完全執政格局形成,併透漏了三個重要訊息:
1、是共和黨黨章中加入了「一法、三公報、六保證」,成為共和黨的政綱政策。

2、是美國參眾議會於十二月二日通過「2017財年國防授權法」, 法案中首度允許美國和台灣資深將領與防務官員交流,打破了長久以來「一中政策」下對台美高階互訪的限制。有進一步提升美台關係的可能。

3、是川普安全部門人事任命。包括了包括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副國務卿波頓(John Bolton)、白宮幕僚長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國家安全顧問弗(Michael Flynn)、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中情局(CIA)局長馮‧佩奧(Mike Pompeo)。這些人事上的特質是偏向保守主義,對中而言皆是相當鷹派性格的組成。如副國務卿波頓(JohnBolton)所言,「美國可插手兩岸關係,對決(playoff)中國在南海的作為。」並未將中國大陸的感受放在心上。
  
4、人事安排後面的政治意向,可以從提勒森(Tillerson)被提名國務卿人選時,川普團隊所強調「協助扭轉幾年來削弱美國安全與世界地位的錯誤外交政策和行動,以維護美國的重大利益。」話語中表露出美國霸權衰退的情緒。以及對歐巴馬對外政策的不滿,認為避免衝突的孤立主義、經濟互賴存在、外交大妥協,以替代區域聯盟關係,軍事權力使用戰略是不可行的。因此,美國必須停止國防自動經費裁減法案,並且增加預算,同時要求相關協防國家必須增加國防自主預算。

(二)、川蔡通話作為的警訊
     
12月2日川普與蔡英文開通了12分鐘的電話,川普直稱「蔡總統」,打破了美國自尼克森、季辛吉與中共37年來所構建「一中原則」的政治限制。川普通話之後,在推特上表示,「美國賣給台灣數十億元的軍備,但我不應該接一通祝賀電話?」華盛頓郵報刊文說,「川普有機會對台灣關係正常化」,提升雙方的軍事、經濟、外交關係,中國明智的話,別對川普的台灣關係過度反應。」川普經濟顧問摩爾(Stephen Moore)12月 5日表示,「台灣是美國的盟友,應該全力支持,如果中國大陸不喜歡,那就去他的。」
   
川普將在未上任當下對中國大陸的政策,便已經祭出「一個中國原則」的衝撞態度,其競選團隊也相繼表現不理會中國大陸的感受情況之下,引起中國大陸態度的轉變,王毅12月12日陳述,「如果試圖破壞一個中國原則損害中國核心利益,最終只能是搬起大石頭砸自己的腳。」

(三)、美日欲激化兩岸對立行動
    
納瓦羅(Peter Navarvo)與格雷(Alexander Gray)認為美國「樞軸轉向戰略」已經瀕臨失敗,他們所指的乃是歐巴馬的重返亞太政策,但仔細分析美國這六年的行動,包括了韓國天安艦事件、日本購島(釣魚島)行動、菲律賓的國際仲裁法庭抗告、南海行動的激化、東協國家組織的安全議題的介入,第一島鏈內的可茲用的議題基本上都被動用了,歐巴馬的戰略行動並不消極,而且代價輕微,這也是一個事實。
   
但對於中共而言,真正引發軍事對抗與戰爭形成因素,便是台灣議題的運用,這部分卻未為歐巴馬所碰觸。今年5月台灣政治局勢丕變,強調台灣獨立的民進黨掌握政治權力,這對於美日而言將是一個機會。
   
蔡英文的外交政策,改變了馬英九「和中、友日、親美」的平衡策略,調整為「依美、賴日、疏中」的行動戰略。對日態度,不但成立了「台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機制」,在釣魚台、沖之鳥礁與太平島態度上的軟化;對美而言,更強調同盟關係、民主自由價值,期望能嵌入美日戰略聯盟關係,形成「連美日抗中」的格局。
   
蔡英文的外交戰略很清晰的是放棄「主權」換取「安全」的政治指導,欲走向獨立的政治路線。而美日國家無視中日、中美邦交國的政治義務,忽略政治上的一中原則,並向台灣政治實體地位方向傾斜發展。
   
美日高舉台灣牌,藉由模糊化一中原則,轉向一中一台的戰略促變。台海危機的製造,無非是運用中共最在意的台灣問題,讓議題發酵以達對內欲減緩中共的綜合國力發展速度,對外促使中共在國際行動上,將焦點拉回台海衝突,無暇他慮,分解中俄國際合作目的企圖。
   
三、中共藉「機」轉向單管台灣的可能
   
2004年台灣執政團隊,對外舉出烽火外交,對內獨立公投,對中強調決戰境外的衝動行為,中共將此議題拋給美國處理,小布希政府為顧慮全球反恐行動,認為台灣是麻煩製造者,拋出了領導人貪汙議題,壓制台灣行徑,因而有了美中共管台灣的陳述之說。
   
但今天,中共趁美國全球反恐戰爭,需求中共協助機會,加速軍事變革強度,以應對美國未來的戰略轉變,如今美國新政府團隊的行動轉變,運用一中原則作為戰略要素,欲構築第一島鏈的戰略同盟發展。中共趁此機會,進一步鞏固中美戰略競爭的有利結果,先制行動展現國家主權的主張,包括強化爭議地區的軍事存在力量,大規模進出西太平洋水域的演練,改變以往謹慎態度的繞島飛航,以及南海九段線巡弋作為。
   
中國大陸的作法,除了主權宣示之外,還有兩個重大戰略利益的求取,「打開第一島鏈的實質開口,打斷美國同盟鎖鏈的戰略企圖」,這也是申進科所言的「東海警巡、南海與台灣戰巡常態化」的戰略實踐,美國所稱第一島鏈內海之說,恐化成真;其次,則是「從中美共管台灣的態度轉變為單邊管理權力的掌握。」也就是透過和平時期的軍事行動,實踐一中原則。
   
對於台灣而言,排除美國權力介入台灣議題,區域戰略空間將越形窄化,戰略對進過程若被激化升高,由於主戰場仍在台灣,所以傷害的還是台灣自身的發展與社會的安定。

(本文以昆山筆名刊登在多維月刊TW,2017,1月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8728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