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慰安婦與民進黨的轉型正義
2016/08/10 00:46:03瀏覽54|回應0|推薦0

 

蔡英文上台近兩個月,除了外訪、視察軍隊、發表講話,「轉型正義」的工作也在進行中。民進黨提出轉型正義,主要指台灣的「二二八事件」,無論是蔡英文承諾召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還是民進黨團成立的「轉型正義工作小組」,目標都是「清算」國民黨。可是台灣民眾對轉型正義還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並不是僅僅停留在政治鬥爭,持續內耗的表層。

●什麼是轉型正義

其實,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是指如何在轉型時期實踐正義,因此轉型正義可以說是一種機制、手段,或過程。狹義來看,轉型正義可以看做在民主轉型的過程中,如何面對過去的威權統治,以達到民主鞏固的目的。

廣義來說,轉型正義可以視為在經歷重大政治變動,之後如何著手政治正常化,因此,並不只是民主化的課題,還包括國家內部發生革命、戰爭/內戰,或是發生種族大屠殺之後,整個社會如何進行重建的挑戰,甚至於必須面對慰安婦、黑奴、以及原住民者的和解。所以,轉型正義也可以看做是一種追求的境界,或是目標。

就學術的角度來說,轉型正義包含法學(刑法、人權)政治哲學(正義論)
以及比較政治學(民主化)等三個專門領域。甚至於還有「轉型學」的用法。如果由和平研究的角度出發,轉型正義包含需要真相、追求正義,以及渴望和解等三個面向。未必相互排次。
   
我們甚至可以說,唯有真相才能有真相的正義,以及唯有正義才能有真正的和解。也就是了解真相,了解真相是伸張正義的必要條件,以及伸張正義是達成和解的必要條件。

所以,民進黨推行轉型正義還應該包括台灣歷史上幾個重要的階段,例如白色恐怖、日據時代的諸多不正義,包括慰安婦和台籍日本兵等,甚至日本殖民政府沒收台灣人民財產,並對其進行武力屠殺等,這些都應該在轉型正義可以討論的範圍之內。

不過,要完成轉型正義報告,根本基礎還是在於歷史真相,即政府檢討過去因政治思想衝突、戰爭罪行所引發的各種違反國際法或人權保障之行為,追究加害者的犯罪行為,取回犯罪行為所得之財產權利。而轉型正義主要方法包括審判、賠償、調查真相、紀念等。

一直以來,占台灣總人口2.34%,近55萬名原住民在台灣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他們在殖民時期、日據時期等歷史階段的遭遇,都是政黨爭奪話語權的重地。其中,原住民慰安婦在日據時期遭受的非人待遇和至今仍深深烙印在這些慰安婦女心中的痛苦印象,至今還未進入民進黨政府轉型正義的視野。

●林全的道歉和矛盾

上任不足一個月的行政院長林全6月3日首次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國民黨立委費鴻泰批評「教育部長」潘文忠上任第一天就廢止微調課綱,又質問他和林全「慰安婦是不是自願的?」潘文忠當場無語,林全原本要打圓場,卻引發一場民進黨的「公關危機」,他說,慰安婦「有些也許是自願的,有些也許是被強迫的。」這個回答被藍委費鴻泰狠批,「你真是丟中國人的臉耶!這些都是女人耶!設身處地這些是中國的女人耶。」費鴻泰的反應雖不夠得體,但也是話糙理不糙。

儘管林全當天就發出「道歉聲明」,並將有關問題與民進黨上台後推動的「轉型正義」結合在一起,暗示慰安婦問題是「國家暴力戕害人權造成的歷史悲劇」,又稱會「積極且強力跟日方交涉」。不過,林全的保證能信幾成?他自己也坦言,對慰安婦的史實無特別了解,如果慰安婦是受到強迫,著實令人憤怒。但兩難在於,林全所尊重的「各種歷史研究」裡,包含了不同的史觀,他和施政團隊如何取捨?

因此,林全的道歉,沒有得到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的認可。而她在6月14日立法院的一次質詢內容、歷史事實之詳實,感情之充沛,更是讓人為之動容。她近3000字的質詢稿,也挑明藏在了「慰安婦」、「微調課綱」這些議題背後,更為根本的「意識形態」和「歷史觀」等問題,在網路上引起了網友熱議。

歷史怎麼會沒有真相可尋?一個台灣又怎麼會存在兩個版本的史觀?去年出版的《鐵盒裡的青春:台籍慰安婦的故事》一書,就是希望通過記錄,還原慰安婦「被迫」為日軍提供性服務的真相,以及她們戰後遭社會歧視的處境。這本書的出版,不僅僅在於訴說台灣女性在日據時期,被壓抑的黑暗歷史,因為這段女性被肆意玩弄的歷史,也是台灣歷史應正視和處理的部分,否則,如何給台灣民眾做一個自強自立的表率?

降到為慰安婦平反,其實可以追溯到1999年,當時9名台籍慰安婦代表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提出國家賠償訴訟,踏上了一條漫長的司法之路,轉眼17年過去,公義卻遲遲未來。

●慰安婦的正義

2000年,日本漫畫家出版《台灣論:新傲骨精神宣言》,稱慰安婦均為「自願」,不可能強迫前往,加上有穩定收入、嚴格的衛生管理,更稱成為慰安婦對婦女而言是「出人頭地」。此話一出,引起公眾嘩然,漫畫作者小林善紀甚至搬出「證據」,證明所言均出自李登輝、陳水扁等之口,有錄音為證。2001年3月,台灣抗日運動人士丘逢甲之子丘念台秘書林憲戳破「慰安婦自願說」與事實不符,日本政府以做護士、雜役欺騙台灣婦女,實際是為日軍提供性服務。

2001年2月,前白團負責給日籍教官翻譯的吳德其也說,慰安婦是以「隨軍看護婦」名義欺騙佔領區內的婦女,受騙上當的各地婦女送到戰後區就淪為軍妓,供日本兵洩慾。這些慰安婦有的被迫結扎,終生不能生育,孤寂而終。他批評小林善紀用《台灣論》「睜著眼睛說瞎話」,否認這段殘暴的歷史,更強調沒想到竟會有台灣人昧著良心,幫日本人說話。

2014年4月,有關「高中課綱微調」的爭論,再次將慰安婦的問題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以台灣團結聯盟立委賴振昌表明,不支持在慰安婦論述中增加「被迫」二字,還說學界對慰安婦是否全部被迫,尚存爭議,還要求教育部拿出慰安婦百分百被迫的證據。更誇張的是,同年台灣的「反課綱運動」中,部分學生也表示不滿「被迫成為慰安婦」這句表述中的「被迫」二字,要求教育部提出證據。

以上兩則看似荒唐的事情,真實地在台灣發生著。如高金素梅所言,小林善紀、賴振昌、社運學生等都是站在「殖民者」的位置,回應慰安婦提出的訴求。如果說小林善紀作為一個日本人,用殖民者的態度做出回應完全不奇怪,那麼來自被殖民地的子民後代,如賴振昌等人卻對「殖民者」的意識形態、論述產生如此強烈的認同,這就是台灣這個處於「後殖民」位置的島嶼所面臨的處境。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那些在日據時期被殺害的40多萬漢族同胞,以及近1/8的原住民人口,為他們討個公道可以說是任重道遠。高金素梅說,如果自己是林全,這樣回答立委的質詢,即「慰安婦問題是正義與法西斯的對決,在被殖民時期,軍國主義暴力之下,人民沒有任何『自願』可言。我將訓令教育部潘部長,立即恢復『微調課綱』中『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的歷史事實陳述,我也會訓令駐日的謝長廷代表,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認錯、道歉、賠償』的要求。我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中華民國是站在歷史正義的一方。」她說得動情,也觸動了台灣民眾的柔軟的心窩。

●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對決

如高金素梅所言,慰安婦得到日本政府的「認錯、道歉、賠償」之前,台灣政府方面,也就是民進黨的態度是關鍵,而這種態度反應了民進黨如何面對台灣的殖民歷史,是選擇站在「殖民者」的位置,為殖民者辯護,還是站在「被殖民者」的位置,為受害者討回公道。這個關乎宏旨的問題面前,哪裡有曖昧不清的中間地帶?

再拉開我們的視野,從慰安婦到原住民,再擴大到整個台灣,執政黨的正當性、合法性不是來自轉型正義,而是來自正視歷史和歷史正義。唯有如此,才能給出一套足以服眾的「國家、民族」的論述,才能建立政權的合法性、正當性,僅著眼於打倒對手,則未免不夠視大體。
   
高金素梅將此段質詢的影片放在自己的社群網路,獲得21萬次瀏覽,超過3600次分享及637則留言,而網友們的回應,也值得我們留意。有網友表示,「質詢鏗鏘有聲,但是還打不醒民進黨。」也有網友認為,「轉型正義一定要落實在原住民族裡,我們不能被過去遺忘,找回真相,還原過去不公不義的歷史。」

高金素梅提醒我們思考,站在「殖民者的位置」說話是一種態度;站在「被殖民者的位置」說話又是另外一種態度。而追求「轉型正義」的民進黨,對「歷史正義」是否也需要同樣的擔當呢?

試想,台灣公共電視台過去所製播的一部連續劇「燦爛時光」,該劇在描述228事件時,曾有一段是指原住民起來對抗國民政府軍隊,原因是原住民部落的婦女,都被國軍抓去當軍妓,促使原住民的男性被迫起來跟國軍對抗。但是,在描述日據時期都是甜美的記憶。

甚至,在日本統治後期的侵略軍歌,也變成戰後台灣中學生的一些激勵的歌曲,編劇者也許是要拿228時期的陳儀政府,跟日本統治最後階段的強烈對比,讓台灣人民一方面歌頌日本的殖民統治,一方面卻舉起槍桿子深入台灣山區跟國民政府對抗。

這樣的故事,已經不只是公共電視在製播,商業電視台的台視8點檔連續劇,也不斷的出現日本對台的「後殖民主義」,包括台視去年製播的「春梅」,一直在歌頌日本的殖民統治,而民視正在熱播的「春花夢露」,也有一段歌頌日本生意人,在台與台灣女性的婚外情。

如果民進黨所追求的轉型正義,都是在歌頌日人對台灣女性的戀情,這跟歌頌慰安婦有何不同?如此的轉型正義,還不如不要轉型得好。

(本文寫給多維月刊,2016年8月份,總009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6975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