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中誰是「修正主義者」?
2018/11/12 13:23:13瀏覽2461|回應0|推薦2

 

  

美國防部亞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海大衛(David Helvey1028日在「美台國防工業會議」的主題演講中再次提出,中國在地區採取更獨斷的姿態以及更具侵略性的語調,目的就是要顛覆現狀。所以他說:「北京越來越尋求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外交及安全的否決權,這使得中國已經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修正主義大國」。這個不太陌生的「修正主義大國」,似乎已經變成川普政府指責中國崛起的專有名詞,但是從川普不斷的對中國祭出貿易戰以來,誰才是真正的「修正主義大國,恐怕還有值得釐清之處。

 

 

「修正主義大國」是美國的挑戰

 

2017年川普政府所發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首次把中國認定為是跟俄羅斯一樣的「修正主義大國」,也是構成美國國家安全所面臨的三大挑戰之一。這個「修正主義」的概念,也就再次進入國際政治熱詞的排行榜。那麼,被扣上「修正主義」這頂帽子到底意味著什麼?在當今世界的國家裡,誰更合適戴這頂帽子呢?

    

其實,「修正」在中文的概念中,並非什麼壞名詞,但是在共產主義發展的歷史中,「修正」加上「主義」兩個字,就變成是一個比較敏感的概念。在正統的馬克思主義思潮裡,「修正主義」意味著背叛,也是指在共產主義運動之中歪曲、篡改、否定馬克思主義的一些資產階級思潮和政治勢力,是國際工人運動中打著馬克思主義旗號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機會主義思潮。

    

因此,只要被攻擊為「修正主義」的國家,就意味著這個國家被認定是要顛覆現行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如此,勢必會觸動體系內多數國家的利益,造成世界的混亂。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由「修正主義」國家挑戰現行國際體系而引發的。

   

美國川普政府會將中國稱為「修正主義國家」,依據常理判斷主要在於國際秩序的律定。只是,這樣帶有強烈主觀以及零和博弈色彩的定義,依照邏輯來思考,把中國認做是一個修正主義者,顯然是認定中國的發展必然會以美國及其盟國的利益為代價。川普這種帶著偏見的思維處理美中關係,使得美中關係一直陷入晦暗不明的困境,也讓美國自己身陷泥淖之中難以自拔。

   

然而,很清楚的是從川普上台以後,他在政策上不斷的改變全球化為基礎的經濟自由主義的運作規則,而傾向於採取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全球國家所警惕的經濟民族主義的破壞性。川普政府不僅對外任意提高關稅壁壘,利用軍事手段到處耀武揚威,對內還要採行嚴格的移民政策,甚至把中國的學生不分青紅皂白的都當成間諜,讓美國彷彿要從一個自由主義的國家,變成是一個警察國家。

   

川普所有的這些外交操作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他所說的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但是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誓言,反而是主動的去挑戰崛起中的大國,不惜讓全球前景陷入動盪之中。所以,川普才是美國以自由主義精神為立國基礎的修正主義者。

 

不怕挑戰 中國力扛全球化旗幟

 

倒是中國,從2017年川普不斷的放話要跟中國進行公平貿易談判,讓中國即刻感受到川普可能走向反全球化與貿易保護主義路線,為了捍衛全球化的價值,當年的1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親自率領龐大的政商代表團,遠赴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會,宣示力挺全球化的旗幟維護國際經濟秩序。

   

這是因為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就標誌著中國將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的裡程碑,也顯示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歷史新階段。而加入WTO以來,中國也積極踐行自由貿易理念,全面履行加入WTO承諾,大幅開放市場,實現更廣泛的互利共贏,也在對外開放中展現了大國的擔當。

   

特別是中國對於自己加入WTO國際身份識別,以及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更清楚的認知,中國是屬於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地位,相對於西方國家而言仍處於弱勢力量;全球化是機遇也是挑戰,加入全球化的經濟發展是必要的選擇;新自由主義主導的全球化過程,具有不平等性的缺陷,需要突破新自由主義的侷限;中國進入全面性國際領域,將參與微觀、宏觀、投資、制度、技術等經濟議題上的競爭等。

   

為了履踐國際責任,2015年習近平更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並指出「五位元一體」的總路徑和總佈局,主要有:「一、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二、公道正義、共建共用的安全格局;三、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四、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五、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這些都是具有中國元素的全球治理內涵。

   

而在2017年1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習近平也提出經濟全球化阻滯原因有三項,包括全球增長動能不足;全球經濟治理滯後;全球發展失衡。為了解決這三個問題,他還提出四個方法,即「敢於創新、勇於變革;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

   

所以,習近平對於全球化的概念,可以清晰的看出一貫性的思維邏輯,他批判了反全球化的貿易保護主義,辯解了全球化的徵結,也指出全球治理變革方向,更舉起中國傳統的義利精神,聯繫聯合國永續發展的理念,融合、倡導與新自由主義不同的價值觀與具體的全球化路線圖等。

 

妖魔化中國背離美國路線

 

但是,川普政府為了徹底妖魔化中國,不僅認為中國是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修正主義者,也是一個快速崛起的大國。他甚至指責中國透過經濟誘惑、掠奪、懲罰,以及使用軍事威脅以強化地緣政治,並企圖排擠美國力量,影響了區域盟友與美國合作的態度。

   

而美國副總統彭斯10月初在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演講美對中國的政策中,更抨擊中國的一些作為,包括:一、侵犯人權:點名中國建立「歐威爾」式的統治,網路長城越築越高,誘使google幫助中國研發APP,全面控制言論,且以社會信用制度對人民全面管控;二、債務外交:利用經濟手段,以基礎建設控制開發中國家、金援扶持流氓政權,如控制斯里蘭卡港口,成為中國解放軍海軍的前沿基地,又援助迫害人權的委拉瑞拉政府,讓美國無法接受;三、威脅台灣:利誘拉美國家與台斷交、威脅台海穩定。四、竊取科技:取得美國技術「化犁為劍」,不尊重美國智慧財產權;五、宣傳攻勢:利用留學生滲透美國,透過媒體影響美國公眾輿論;六、干預內政:干預美國期中選舉,甚至2020大選;七、戰爭邊緣:挑起南海衝突,影響美國地緣戰略優勢。

   

川普政府妖魔化中國的外交操作,顯然已經背離了從1967年起尼克森強調對中國採取「誘導變革」的美國對中國政策的總路線,尼克森路線是主張「深化商業,以外交和文化關係改變中國內部發展和外部行為的假設」,這項政策一直是美國對中國戰略的基石。也就是說,長久以來美國對中國的外交戰略,主要是基於將中國逐步推動自由化,並融入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川普政府不但背離了這項精神,也瓦解了美中的信任機制,所以川普才是真正的「修正主義者」,他不僅修正了美國自由主義的立國精神,也修正了美國從冷戰以來好不容易建立對中國戰略的延續性,經過川普的破壞,未來美中之間想要重建信任機制,恐怕又要經歷一段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百年的恥辱中重建對西方國家信任的痛苦經歷。這段漫漫長路的痛苦經驗,恐怕不是愛搞破壞的川普所能想像。

 

(本文刊登於多維新聞網,2018.11.3http://blog.dwnews.com/post-1067048.html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1978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