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勿誤判大陸的輿論示警
2018/06/17 16:50:32瀏覽340|回應0|推薦0

中國解放軍4月18日在福建沿海舉行的實彈操演,儘管民進黨政府一再解讀這是例行性的軍事演習,也是大陸對台灣進行的輿論威懾,目的是要威嚇與打壓台獨聲浪,不是針對一般大眾,所以呼籲台灣人民不要自己嚇自己。但是倚天既出,誰與爭鋒,如果大陸不是感受到台獨的氛圍已經達到臨界點,也不至於在228祭出惠台31項措施之後,還要在對岸利用軍演「秀肌肉」。
   

在「兵馬未至,輿論先行」的操控之下,輿論戰從2003年開始,就頗受到解放軍的重視,為了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解放軍曾經投入相當多的人力、精力進行研究,10幾年來儘管沒有在台海以壓制性的手段進行輿論戰操作,但也絕對可以列入解放軍重要的作戰思想範疇。

什麼是輿論戰?

2003年4月美軍攻擊伊拉克,除了地面部隊大舉進軍巴格達之外,美軍還以「斬首戰略」,對伊拉克總統海珊的皇宮進行飛彈攻擊,在媒體的鎂光燈直接照攝下,美軍完成一次次對美國人民來說是「超完美的戰爭」,對伊拉克人民卻是「超威嚇」的攻擊行動,這就是把輿論戰和心理戰結合操控的作戰模式,也確實嚇得海珊躲回家鄉的地窖裡。
   

在美軍超完美的演出之後,中共中央軍委會也在2003年12月頒佈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其中就提出「輿論戰」的概念,以有別於美軍所用的「媒體戰」(media war)概念。解放軍在提出「輿論戰」的概念以後,更把它與心理戰、法律戰結合,並稱為「三戰」,並以此列為解放軍未來作戰的重要項目,也作為「軟戰爭」的一種新模式,它更是解放軍啟動新一波「戰略革命」的要項,「三戰」於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變成中共軍事的顯學。
   

那麼什麼又是「輿論戰」呢?簡單的說它是運用「語言炸彈」、「文字炸彈」、「影像炸彈」進行戰爭的行為。學理一點的解釋,「輿論戰」即在爭取國內、外輿情的支持,透過傳媒對重大敏感問題進行導向性宣傳和評論的輿論對抗活動,配合國家政治、外交、軍事鬥爭的重要形式,以發揮政治作戰的功能,是在政治、精神領域的一種對抗活動。
   

而輿論戰的效用正如拿破崙所說的「一枝鵝毛筆,勝過三千枝毛瑟槍」、「報館一間,猶如聯軍一隊」,美國前總統艾森豪也說:「在宣傳上花1美元,等於在國防上花5美元」,可見輿論戰的效用自古以來就已經受到軍事專家的重視。特別是當前全球重視「資訊共享」的時代,不管是戰爭,甚至是恐怖攻擊,他們所造成的「危機意識」或「恐怖意象」,都可以使對戰的一方怯戰,讓己方不需花費太大的作戰成本,就可以達到戰爭的目的。
   

由於輿論戰是表現在內外輿論的作戰模式,所以作戰行為不僅是針對對戰的一方,也要搶佔公共領域,爭奪市民社會的發言權。尤其是當代文化工業的快速發展,最突出的特點是在多重權力場域的共存,多重經營成熟技術的成長,引起了權力的集中,使得文化工業的世界、意識型態權力世界、政治經濟世界和生活實踐的世界,紛紛透過商業運作、價值訴求、輿論操控、公眾參與等各種方式表現出來,它更突出成為整個國家戰略對全球範圍的「軟權力」(soft power)的一種建構過程。
   

事實上,輿論的操控原本是屬於國家領域的範疇,但隨著全球傳播的擴展,許多國家機器也能藉由「議題設定」,把原本屬於國家的內部議題,變成一個全球主流的價值議題,它不只是形成「全球化語境」下的一個認同機制,也變成是一個「全球公共領域」對某一事務的判準。所以,當前輿論戰的研究更重視價值意識的塑造,而不再是單一的以訊息作為傳播的手段。

大陸對台輿論戰的操控

冷戰結束以後,大陸在使用輿論戰方面特別用心,從江澤民時代的「大國外交」,胡錦濤時期的「和諧外交」,到當前習近平的「復興外交」,大陸一直不斷的創造屬於自己的外交語言,以做為全球輿論操控的工具。例如,胡錦濤時期所使用的「和平崛起」、「和平發展」到「和諧世界」,以及習近平推出更具體操作的「一帶一路」戰略,都可見到大陸在謀求全球外交上的精心投入。這也是大陸利用輿論操控,以搶佔全球公共領域的發言權,並奪取全球權力板塊的具體操作模式。
   

而對台灣的輿論戰也是一樣,不僅是對台灣內部進行輿論操控,也要在國際社會塑造台灣屬於中國的價值意識,以此間接封鎖台灣的國際空間。最明顯的是大陸在國際社會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即使在很小的機會,也不放過「一中原則」的輿論操控。
   

例如,蔡英文總統4月17日啟程出訪非洲友邦史瓦濟蘭,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被問起這件事時,她就當場糾正記者稱蔡英文為「台灣總統」是錯誤的稱法,她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記者所指的應是「台灣地區領導人」。這種當場糾正記者的作法,就是一種全球輿論操控,讓「台灣總統」這個稱呼不會變成全球媒體共同的語言。
   

在對台的輿論操控方面,大陸過去一段時間一直採取軟性訴求,例如在「共享經濟」的概念之下,今年228大陸推出的惠台31項措施,就以「同等待遇」的概念,讓台灣人民也可以共享大陸經濟發展的機會,這種在大陸富裕之後,不忘讓窮親戚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這對融合台灣人民本來就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除了軟性訴求之外,由於這一陣子美台關係不斷升溫,台灣內部獨派的聲浪也在不斷炒作包括「東京奧運正名」和喜樂島獨立公投的議題之下,讓台獨聲浪在台灣內部高漲,大陸為了壓制這股台獨聲浪,順勢祭出硬殺傷的輿論戰,也就是除了利用傳播媒體進行輿論操控之外,更結合軍事演習釋出更有硝煙味的輿論戰,讓台灣知所警惕。
   

雖然蔡英文政府並未屈服,也同樣採取相應的軍演回應,但是政府不怕,不代表人民就不憂慮,否則解放軍在福建沿海實彈軍演的前一天,台灣股市就嚇得軟趴趴,在全球股市大漲中獨憔悴。
   

所以內外的輿論操控,已經是大陸對台推行輿論戰的基本模式,台灣唯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但是知己知彼,並非就是要採取較量的方式出擊,因為雙方過度強硬的對戰,關係很可能就此升高危機,讓兩岸關係無限上綱到戰爭的可能性。
   

所以,不要小看輿論戰的威力,在第一、二次大戰中敵對雙方透過各種傳單的散發,曾經造成侵略國家人心的崩潰,在持久戰中無法保有侵略的領域,終至失敗。冷戰以後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也不斷的藉著先進媒體的傳播,把戰爭的影像傳輸到民眾的客廳內,改變了人們對戰爭的看法,也讓美國的戰爭機器無往不利。
   

兩岸關係也是如此,在台灣綠營不斷炒作台獨意識形態之下,由此激怒了大陸也展開對台輿論戰,在當前大陸強,台灣弱的條件下,不斷升高輿論戰,最終吃虧的還是屬於台灣,這是台灣執政者不可不慎的地方。

(本文刊登於祖國文摘雙月刊,2018.6月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1255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