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中非合作論壇」看台灣的非洲外交
2018/09/03 00:12:53瀏覽181|回應0|推薦0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934日即將召開,台灣各界關注的是非洲最後的邦交國史瓦帝尼是否會進行外交轉向,在這個「時間視窗」中選擇跟台灣斷交與大陸建交,而忽視了中非合作論壇所具有的國際意義,如果不能了解這項論壇背後的意義,即使台灣還是保有非洲這個最後的邦交國,對台灣在國際社會拚外交,也不具有特殊的價值。

 

中國大陸外交戰略的建構是一個不斷延續的過程,從1990年代中期提出「大國外交」以後,中國的外交戰略即透過「論壇外交」和「訪問外交」,逐步的從過去「輸出革命」,轉向「輸出利益」的方針發展,這也是中國不再強調輸出共產主義意識型態為目標,而改由在「互助合作」的經濟基礎上,建立起「平等互惠」的目標,讓中國可以和各國共享國際經濟利益分配的原則上發展。

 

多邊主義推動南方外交戰略

 

「論壇外交」本質上是建構各種不同的「論壇」,在與各國進行多邊對話之中,並不做出「聯盟」的形式,讓中國的「不結盟政策」可以延續下去。而透過多邊主義形式展現的「論壇外交」,可以納入中國的「南方外交戰略」範疇。

 

基本上,「南方外交戰略」是由「小國推動多邊主義」,進而從經濟領域跨越到安全建構的過程。例如,從APEC的成立,到東協的發展以及周邊大國持續推動的「東協十加三」、「東協十加一」、「東亞高峰會」、「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博鰲亞洲論壇」和「中非合作論壇」等,主要都是圍繞在經濟議題上的討論,再逐步擴及到安全領域的對話機制。

 

就因中國在推展南方外交戰略大都謹守在經濟領域,所以2013年習近平推出「一帶一路」戰略,也是著重在跟各國進行經濟交往,也才會有中國在解釋「一帶一路」的目的時會說,是「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 

 

而這個「經濟合作架構」則是將亞洲經濟整合成「兩翼」,以有效連接中亞、西亞、東南亞、南亞、東北亞等地區。在東亞地區整合之後,「一帶一路」還要延伸向整個歐亞大陸擴展,其中主要是通過渝新歐(重慶、新疆和歐洲)、中吉烏(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中巴伊(中國與巴基斯坦、伊朗)等鐵路專案的建設,將從北、中、南三個方向全面打通亞歐大陸橋,最終形成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三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而海上則從中國沿海港口通過南海經印度洋連接至歐洲。

 

「一帶一路」在貫穿歐亞大陸的經濟發展之後,孤懸在南半球的非洲也是未來「一帶一路」急於擴展的地區,畢竟這個地區跟中國有傳統的革命情誼存在,也是南方外交戰略相當重視的一個板塊,所以「中非合作論壇」的召開,就更顯得具有意義。

 

中非積極建構戰略伙伴關係

 

「中非合作論壇」的成立,主要是由部分非洲國家所提出的建議,中國為了進一步加強與非洲的友好合作,共同應對挑戰,促進共同發展,而於199910月提出召開「中非合作論壇-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的倡議,這一倡議得到非洲國家的回應和支持。

   

根據『中非經濟和社會發展合作綱領』,雙方同意在各個級別上建立聯合後續機制。第1屆部長級會議後,中國即成立了後續行動委員會,部分非洲國家也建立了相應後續機制。

20017月,「中非合作論壇」後續行動磋商會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舉行。會議通過了『中非合作論壇後續機制程式(草案)』,決定「中非合作論壇」後續機制建立在3個級別上:部長級會議每3年舉行一屆;高官會議在部長級會議前一年及前數日各舉行一次,為部長級會議做準備;非洲駐中國使節與中方後續行動委員會秘書處定期舉行會議。部長級會議和高官會則輪流在中國和非洲兩地舉行。

根據論壇後續機制程式,200211月「中非合作論壇高官會」首屆會議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舉行。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中非合作論壇高官會」概要,中國認為這在強化中國與非洲國家友誼和拓寬中非合作領域方面,已經起了積極作用。

200312月,「中非合作論壇」第2屆部長級會議在阿迪斯阿貝巴舉行,來自中國和44個非洲國家的代表與會。會議通過了「中非合作論壇阿迪斯阿貝巴行動計畫(20042006年)」,為未來3年的中非合作制定了總體規劃。當時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繼往開來,全面推進中非友好合作」的講話。

2006113日至5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暨第3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高峰會主題為「友誼、和平、合作、發展」。會議通過『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宣言』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畫(20072009年)」。中非並共同宣佈建立「新型戰略夥伴關係」。自此中非關係越加緊密,即使美國想打破這種關係,現在恐怕也使不上力。  

台灣外交部門瀰漫失敗主義

 

由於中非已經建立起十分緊密的關係,在兩岸外交戰方興未艾之際,今年1月,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與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外長共同舉行建交記者會時特別說出:「希望所有非洲國家都能夠一個不少地出現在中非合作的全家福照片裡」。王毅喊出「全家福」,不免讓人關注大陸何時會拿走台灣在非洲最後的邦交國史瓦帝尼。

事實上,大陸是否挖走史瓦帝尼已經不重要,因為台灣即使一直擁有史國的邦交,但在非洲國家都已經群聚在中國的旗幟之下,台灣想在非洲有所作為,也是難如上青天,台灣前駐史國大使邱進益就曾說,台灣本身籌碼非常有限,當下能做的只是「防守、積極防禦,也沒有辦法作任何的進攻」。

問題是「防守、積極防禦」在外交戰場上,又能為台灣得多少分,應該也是有限,認識到這種極限,想必也是薩爾瓦多在跟台灣斷交之後,台灣總統府高層會認為外交部是「非戰之罪」,所以誰都不必為此負責。這種無奈之情,也可以看出台灣外交部已經瀰漫濃厚的「失敗主義」,未來如果台灣要進行機構改革,最需裁撤的單位,恐怕就是外交部了。 

(本文刊登在多維新聞網,2018.9.2http://blog.dwnews.com/post-1052428.html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14909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