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看人生找路的名人們
2012/06/14 15:53:49瀏覽1069|回應1|推薦19

人間福報/小視界--

看人生找路的名人們 

2012/6/13 | 作者:顏艾琳

名人的品牌是以德行、作為、創作打造起的,好好發揮名聲的價值,讓這世界更好一點,那才是真正的驕傲與自信。 台灣的公益名人,近年來以台東的賣菜婦人陳樹菊最知名。陳婦因經歷家人繳不起醫療費,眼睜睜看親人受病痛折磨,之後發願每天在市場賣菜的營收,捐一部分給弱勢家庭做醫療急備金,善行長達三十年,直到被人發現小人物大義舉,還榮登美國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受邀到美國領獎時,仍以賣菜婦的形象廣為人稱頌。

陳樹菊長年捐款竟高達台幣千萬以上!可貴的是以時間、個人的毅力所展現出來的人性之美。 若說慈濟是以宗教發願而成公益大業,陳樹菊長年累積的行動,也證明了要做公益,一人之力即可成就,陳女士的自傳《陳樹菊:不凡的慷慨》在台灣由寶瓶出版,近期也授權在泰國出版,韓國與大陸也都將出版流傳她的善行義舉。

另一種則是企業回饋的慈善行為。台積電做為台灣科技業龍頭,近十年來成立基金會,與多家媒體藝文副刊合辦「台積電文學獎」,獎掖中學生從事小說、新詩、散文、書法等創作,不到十年已成為台灣高中高職學生的「諾貝爾文學獎」,部分首獎高達三十萬,也造成得獎學生被知名大學搶人的現象。掃描台灣文壇八十世代後的新銳,八成多從此獎開始了自己的文學長征。

最具銅臭味的金融界,也出了許多浪漫的公益人,但最具傳奇的是愛登山、二○○二年因認識兩位泰雅族山友,決定戮力探索南澳山區的古老部落,循著傳說的「沙韻之路」發展出泰雅古道的新題材、並寫作紀錄、出版書籍《找路:月光‧沙韻》,還投資拍攝紀錄片《哈卡巴里斯》的台新銀行總經理林克孝。林先生自投入南澳失落的遺址、落頁的部落歷史的追尋,直到二○一一年山難去逝,他所建構的泰雅「沙韻之路」資料、所招喚出來的老靈魂、與泰雅族往來的友誼人脈,幾乎是個人之力行學術單位之事。就在紀錄片即將殺青,林先生將享受到成果展現於世人之前,他卻被山神提早收編,把自己的魂魄融進山裡了。

這是一本被山友、讀者譽為「文筆不輸給余秋雨」的散文。內容雖偏重林克孝個人對原鄉傳奇的追尋,但文中表現出一個企業家對原住民文化的尊重、生態觀察、浪漫情思的性格、歷史典故的探究,已是一本綜合型態的知性文本,更彰顯出林克孝如何在人生中找到奮鬥目標、一個金融家如何「找路」的心路歷程,我認為是一本難能可貴的傳記文學了。 在林克孝的告別式上,吳東亮以「智仁勇三達德」來註釋其為人。所謂「智者」,林克孝個性雖然浪漫,但處世圓融,凡遇到重大事件,都能用經濟學家的理智分析。「勇者」,公事上不論處於順逆之境,他永遠是最前線的承擔者,讓公司對外贏得成績與名聲。「仁者」,樂山的林克孝也樂在工作,以其謙卑崇敬的心思,覓尋泰雅古道、從事各種原鄉的慈善活動,分享各種擁有的資源。

 對照上述的好人代表,我不得說說名人應該有的自覺。之前爆出九把刀在演講中說,「自己多年來還欠著助學貸款十幾萬,不還,是因為欠著也是一種風格……」拍青春純愛電影,算是年輕人跟學子們的偶像,竟然說出欠國家跟學校栽培教育費,是一種風格?成為名人之後,是否該想想善用自己的影響力? 名人的品牌是以德行、作為、創作打造起的,不要以名行事、欺世,好好發揮名聲的價值,讓這世界更好一點,那才是真正的驕傲與自信。讓我們學公益素人陳樹菊、金融企業家林克孝的找路精神,將人生的視野看遠一點、走得更踏實。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64593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5667&aid=6545261

 回應文章

Where繪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的確
2012/06/15 11:51

學校畢業後,找到工作,每個月拿到薪水第一件事就是先還貸款,花了一年多終於把貸款還完,心裡的大石也終於落了下來。

看到九把刀說這樣的話就覺得不以為然,更何況他還不是還不起。這是一個價值道德標準混亂的年代,一切標準都被打破,一切規則也都還未建立,一個有知名度的人物所言所行很容易變成模仿的對象,實在應該謹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