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2/14 19:52:02瀏覽1708|回應2|推薦28 | |
台灣傳統教育下,男人或父親角色刻版印象總是吝於表達感情,或不善表達之下,展現出來的詞不達意甚或擰了意思。 面對小孩,開口輕則指責,重則教訓,少願開口鼓勵。 23 年前,老婆公費留學,我計畫陪讀順便拿個學位,帶著剛小二小一的女兒們,舉家赴美。我的父母親,從未想過兒子全家竟會遠渡重洋到人生地不熟遠離台灣一萬公里的美國東岸,勸過我多回要我考慮利害得失,我堅定答覆「不能平白錯過天賜良機」! 爸媽在我們行前的晚上,過來跟我們最後溫馨喊話。媽當然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囑咐好好照顧身體,好好照顧孩子,爸相對不多話「護照再確定一下」 爸媽離開後,我發現桌子上的一張便條紙上面有爸爸容易認得的四四方方堅毅筆跡, 「有去有回 身體健康第一 學業次要」 簡單的三句囑咐。對著爸太含蓄沒能啟口給兒子的囑咐字條,句句重擊心坎,話語的感動這時遠比不上文字的深刻。 我爸也許並不知道,這張他寫的小字條,我妥善保存,不只在重要文件裡,也在我心裡,永遠永遠! Victor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