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向死者的七次布道/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2010/02/06 20:44:54瀏覽5549|回應7|推薦1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933274/

第一次布道:
  一群無生命的人從耶路撒冷歸來,在那裏他們的追求未能如願以償。他們懇求我讓他們進來,傾聽我的訓示。於是,我開始向他們布道。
  各位聽著:我從一開始就覺得世界是虛無的。虛無就是充滿。在一個無窮的宇宙內,充滿並非勝過虛無。虛無是空虛和充滿。你可以就虛無再說些別的什麽,比如,說它是白色的或黑色的,你也可再說一句,說它是或不是。無窮和永恒的事物是沒有質料的,因為它包含了所有的質料。
  我們就把這種虛無性和充滿性稱之為普累若麻(Pleroma)。在那裏,思索和存在均已停頓,因為永恒和無窮並不包含質料,其中並無存在。倘若有存在的話,他就會有別於普累若麻,並因此擁有了質料。正是這些質料,會使他與普累若麻相區別,而變成別的什麽。
  在普累若麻中,空無一物又萬物皆有。思索普累若麻終將一事無成,因為這是一種自我瓦解。
  受造之物(Creatura)不在普累若麻之內,它們存在於自身之中。普累若麻是受造世界的開始和終結。它透射著受造世界,就像陽光到處透射著空氣一樣。縱然普累若麻透射著萬物,萬物卻未有絲毫的普累若麻,這正如光線通過一個完全透明的物體而不引起物體明暗變化一樣。但我們人類則是普累若麻,因為我們是永恒和無窮的一部分。不過,當我們不斷地脫離普累若麻時,我們就不再擁有普累若麻了,這種脫離不僅是精神上的和肉體上的,而且也是本質上的。作為生存在時間與空間之內的受造之物,我們在本質上有別於普累若麻。
  當然,因為我們是普累若麻的一部分,普累若麻仍在我們之內。即使在最微小的一點上,普累若麻仍呈現它的無盡、永恒和完整,因為小和大都是包含在內的質料。那就是虛無,完整地、連續地散布在每一個地方。只有在用形象表述時,我會說受造世界是普累若麻的一部分。普累若麻就是虛無,因此事實上它是一個無法分割的整體。我們也是一個完整的普累若麻,因為從形象上說,普累若麻是我們之內的一個微乎其微的點(僅僅假定,實際並不存在),而我們則居於蒼天之下。那麽既然普累若麻是天下萬物又是空無一物,為什麽我們還要講到普累若麻呢?
  我要講普累若麻是為了有一個開端,也為了使你們避免上當受騙,以為天底下某個地方一開始就有一些固定的東西或以一定方式締造的東西。任何所謂固定的和確定的東西都是相對的,都有變動的可能性。
  那些具有變動性的東西就是受造之物。倘若世界上還有一成不變的東西,那就是因為它有質料,質料本身就是一成不變的
  有人問受造之物是怎樣來的?受造世界有存在是有時間性的,但受造之物並非如此。受造世界僅僅是普累若麻的一個特質。同樣,非受造之物便是永恒的死亡。受造與死亡皆在乎時間、空間之內,區別性和非區別性皆包括在普累若麻之內。
  受造之物帶有區別性,它是清晰可辨的,區別性是它的本質特性。所以人類也存在歧視,因為人類的天性就是區別。人類也區別那些非普累若麻的特性,他的天性帶來他的歧視特性。他要說出那種非普累若麻的特性。
  你說:你講那些東西有什麽用處?這問題脫口而出,卻並非發自你的內心。你說:想那些事情有什麽利益呢?
  我告訴你,間接說來,那些關於普累若麻的事情可以讓你贏得自由,可以打消你思維中的所有迷惑。當我們區分普累若麻的質料時,我們完全是基於我們自己的區別性,可是這等於完全沒有談及普累若麻。我們是應該談我們自我的區別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區分自我。我們的特性就是區分。倘若我們不能真誠對待我們的特性,我們就談不上區分自我。因此,我們必須區分質料。
  你們會問,若不區分的話,又有什麽害處呢?答曰:若不區分,我們的思考就會越過我們的本性,脫離受造萬物。我們則會墮落到非區別性中,這種非區別性是普累若麻的一另一個特性。若不區分,我們的思考能力會在普累若麻中停滯,我們就變得不再是“人”,我們就會被瓦解而走虛無了。這就是“人”的死亡。當我們不區分時,我們的思索停滯了,我們死在一種判斷狀況中。因此,人的天然本性就是走向區分,反對退回原始時代危險單調的生活,並為此苦苦掙紮。這就是“個體化”的原則,這種原則是人的本質。由此觀之,不區別性和非區別是人類面臨的一大險境。因此,我們必須區別普累若麻的質料,這些質料是一雙雙對立的兩極,如:
  有效的和無效的;
  充足的和空虛的;
  活的和死的;
  不同的和相同的;
  光明的和黑暗的;
  熱的和冷的;
  力和質量;
  時間和空間;
  善和惡;
  美和醜;
  太一和多元;
  等等。
這一雙雙對立的兩極就是普累若麻的質料,倒不是因為它們互相平衡。我們自己也是普累若麻,我們身上也包含了普累若麻的所有特性。因為我們從本性上說是區別的,所以我們的本性上就會出現區別性的名稱與符號,其含義為:
  一、在我們心靈裏,那些質料是有區別的,因此它們是非平衡的、非空虛的,然而卻是有效的。我們是一雙雙對立兩極的受害者。普累若麻將我們分裂開來。
  二、那些質料皆屬於普累若麻,只有當它們擁有了區別性的名稱和符號時,我們才能擁有生命能力或與它們一起生活。我們必須區分質料和我們自己。在普累若麻中,那些一雙雙的對立兩極是平衡的和空虛的,但是在我們內心卻並非如此。只有區別於它們,我們才能被救回。
  當我們為“善”和“美”而奮鬥時,我們卻忘記了我們的自然特性,即區別性。我們被送到普累若麻的質料中那一雙雙對立兩之下。我們為善和美而勞作,但同時卻放過了惡與醜。在普累若麻中,惡、醜與善、美其實是一致的。當我們真誠對待我們的自然特性時,我們就會區別,會把善與惡、美與醜區分開來。這樣,我們就會跌落,不是跌落在普累若麻之中,而是跌落在虛無和瓦解之中。
  你說:那客體中的差別和相同皆是普累若麻的質料啊!那麽,一旦我們努力追求差別,該怎麽樣呢?那樣做,我們就不忠誠於我們的自然特性了嗎?再有,當我們追求差別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把自己交付給相同性呢?
  你千萬不能忘記,普累若麻內是沒有質料的。我們用我們的想像力來創造差別性。如果你追求差別或相同或別的什麽質料,你就要追索那些從質料中朝你噴湧的思想,也就是那些子烏虛有的普累若麻的質料。因為你追索那些思想,你會再次墮落到普累若麻之中,最後同時達到區別與相同。你的存在,而非你的思維,是有差別性的。因此,不要像你想的那樣去努力追求差別,而要追求“你個人的存在”。最低限度,那裏只有一種奮鬥,即追求你自己的存在。如果你有這樣的奮鬥精神,你就毋須知道普累若麻及它的質料。單靠你的美德,你也可以正確地達到你的目標。因為思維會讓你離開你的存在性,所以我必須教你這些知識,我認為你也需要用這些知識來控制你的思想。


第二次布道:
晚上,那些死者站在墻邊哭泣,他們呼喊著說:我們但願能懂得上帝,可上帝在哪裏啊?他已經死了嗎?上帝沒有死。現在和永遠,他都活著。上帝是受造之物,因為他是確定的。他與普累若麻不同。上帝是普累若麻的質料,我說過的每一件關於受造之物的事情都適用於上帝。
其實,上帝已經因此區別於受造萬物了,與受造萬物相比,他更加模糊不清和無法確定。但他比受造萬物更缺少差異,因為他存在的基礎是一種有效的充足。只有當他是確定的和有區別的時候,他才是受造之物。由此觀之,他便展示了普累若麻的有效的充足。
  任何事情只要我們不加以區別,就會墮落到普累若麻之中,並因此對立兩極的矛盾而成為虛無。因此,如果我們不區分神,我們的有效充足就會黯然熄滅。
 然而,上帝就是普累若麻本身,婉如上帝創造的和尚未創造的小點(哪怕最小點)都是普累若麻本身。
  有效的虛無便是魔鬼的特性。上帝和魔鬼皆是虛無之表現,那表現就被我們稱之為普累若麻。其實,是普累若麻或不是普累若麻,都沒有關系。因為對立兩極都是平衡的,因此也是虛無的。但受造之物卻並非如此。上帝和魔鬼皆為受造之物,但他們並不互相消滅,而作為有效的對立面而相互依存。我們不需要證明他們存在與否,對於他們我們已經說得夠多了。即使他們不是受造之物,因為他本質上具有區別性,就會永恒地將他們區別開來,即使脫離普累若麻,也是有區別的。
  任何事情有歧視就會脫離普累若麻,歧視則會產生對立的兩極。在上帝面前永遠有魔鬼的地盤。這種不可分割性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得見。接近而不可能將之解決,就像普累若麻一樣。普累若麻是不可解決的。在一雙雙對立的兩極合並或脫離之時,是非常接近普累若麻的。普累若麻內便是兩極合並與消散之所在。
  上帝與魔鬼的區別在於質料——充足或虛無,生成或毀損。兩者皆以有效性為標準,有效性將他們連接在一起。有效性在兩者的上方,那便是王中之王、神中之神。從效用上,它聯合了充足性與空虛性。這是你可能不太了解的神,人類已經將它忘記。我們稱他為阿蔔拉克薩斯(Abraxas)。他是沒有確定性的,比上帝與魔鬼更不確實。那個神與上帝和魔鬼有不同之處,我們稱他為太陽神。阿蔔拉克薩斯是效應之神,站在他面前的除了“非效應”之外就自然地向你敞開。“非效應”是一種否定,因此也不抵禦。阿蔔拉克薩斯站在太陽之上,也站在魔鬼之上,它代表著沒有或然性的或然性,代表著非現實的現實。假如普累若麻是一種存在的話在,阿蔔拉克薩斯便是它的表現。它是效應本身,但不是具體的效果,而是概括的效果。
  它是非現實的現實,因為它是沒有限度的效果。它也是受造之物,因為它區別於普累若麻。
  太陽的效果是有限度的,魔鬼的效能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太陽與魔鬼似乎比無限度的、非確定阿蔔拉克薩斯更有效能。那正是力量、延續和轉動。
 死者們聽後發出了很大的騷動和喧囂,因為他們都是基督徒。


第三次布道:
 仿佛霧水在沼澤地上升起,死者們漸漸地移近。他們高聲呼喊:請多談一些關於至尊神的情況。要了解阿蔔拉克薩斯這個神並非一件易事呀!由於人們看不見它,它的力量巨大無比。它從太陽那裏吸取了最好的原料;它從魔鬼那裏吸取了最壞的東西。但從阿蔔拉克薩斯那裏,它卻吸引了生命,那完全無限的生命。他是善惡之根源。
  生命似乎比最好的禮物要渺小和虛弱,因此人們也很難感知到阿蔔拉克薩斯會在能量上超越太陽,雖然太陽本身是一切生命力輻射的源泉。
  阿蔔拉克薩斯就是太陽,同時也是虛無永遠吸吮的腹囊,the belittling and dismembering devil。
  阿蔔拉克薩斯的力量是雙刃劍,但你看不出來。因為對你的肉眼來說,這種力量沖突的兩極已經消失。然而,太陽神談論的是生命。魔鬼談論的是死亡。但是阿蔔拉克薩斯表述的是空虛和咒罵的言辭,這些言辭同時就是生與死。
  阿蔔拉克薩斯制造真理和謊言,善與惡,光明與黑暗。它們被糅合在同樣的言行之中。因此阿蔔拉克薩斯是可怖的。
  當一只雄獅將它的獵物打翻在地,那是一個多麽輝煌的鏡頭!那既是偉大的牧羊神潘(Pan),也是渺小的陽具。那是地下世界的怪物,是千足的水螅,是有翅膀的巨蛇盤繞在繩結之上,多麽瘋狂,令人心靈激動。
  那是非男非女的原始之開端,是蟾蜍(討厭的人)和蛙(醜婦們)的君主。他居於水中,又可跳至陸上,中午和子夜能聽到異口同聲的合音在繚繞。
  那是富有者在追求聯盟,但都是空虛的願望。
  那是神聖的誕生。
  那是愛情和它的兇手。
  那是聖者和它的叛逆。
  那是白天最明亮的光,是夜裏最黑暗的瘋狂。
  視之,則是盲目;知之,則是病態;
  叩之,則是死亡;懼之,則是智慧;
  不抗拒,則是贖回。
 上帝居住在太陽的後邊,魔鬼居住在黑夜的後邊。上帝將光明帶過來,魔鬼卻吞噬光明使世界化成一片黑暗。但是阿蔔拉克薩斯就是世界,是世界的過去和未來。當太陽神每次向人類饋贈禮物時,魔鬼都會送上一句咒語。當你向太陽神乞求時,魔鬼也總是不甘寂寞。當你和太陽神一起創造任何東西時,魔鬼就會得到一種有效的力量。這就是可怕的阿蔔拉克薩斯。
  那是一個非凡的創造物,它所害怕的是它自己。
  它展示了受造之物與普累若麻相對立的一面,展示了它的虛無。
  那是孩子對母親的恐怖。
  那是母親對孩子的憐愛。
  那是凡世間的愉悅和天堂的殘酷。
  在它的面孔前,人變得像石塊。
  在它的面前,既沒有問題,也沒有答案。
  那是受造之物的生命。
  那是區別性的運作。
  那是人的愛情。
  那是人的語言。
  那是人的外表和影子。
  那是虛幻的真實。
  聽完這些之後,死者們憤怒地吼叫起來,因為他們無法十全十美。


 第四次布道:
 那兒擠滿了已死的人,他們潺緩地低語:你這個該詛咒的,告訴我們關於諸神與魔鬼之事!
  太陽神是最善良者,魔鬼則相反。因此,你有兩個神。另外還有很多高貴和善良的東西,很多偉大的邪惡。這其中包括了兩個半神半鬼的東西。一個是燃燒性的,另一個是成長性的。
  那燃燒性的就是偉大的愛神。他有火焰的外形,那火焰因為消耗而發出光亮。
那成長性的是生命之樹。它發芽,成長時積累著有生命的物質。
愛神之火焰燃起又熄滅。但生命之樹緩慢地成長,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地積累。
善與惡在火焰中合二為一。它們也在生命之樹成長過程中合二為一。它們的神性在於面面相對的生命與愛情。
  神與魔鬼的數目大到數也數不清,就像滿天的星辰。每一個星辰都是一位神,每一塊星辰占據的天空都是一個魔鬼。那空虛與充滿的全部便是普累若麻。這全部的運作法則就是阿蔔拉克薩斯。只有非有效性是它的對立面。
  “四”是世界的度量大法。世界共有四位主要的神。第一位是太陽神,他是萬物之始。第二位是愛神,他把匹配者拴在一起,將自己擴展成一片光明。第三則是生命之樹。它讓空間充滿了形體。第四則是魔鬼,他將關閉的門戶打開,所有有形體的自然物都被他瓦解。他是一個毀滅者,他將萬物化為虛無。
  我自己具備有關諸神多重性和多樣性的知識,對我來說,是件不錯的事情。但你會有些悲哀,這悲哀在於一個神取代了很多不同的神。由於不能明白,你會受到一種虐待。受造之物的特性和目標是區分性,但你肢解了這些受造之物,使之成為殘疾。當你試圖將多元化成單一,你怎麽可能真誠對待你自己的本性呢?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你怎樣對待諸神,諸神也會怎樣對待你。你們大家都平等,你們的天性便有殘疾。
  平等是人的原則,而非神的原則。因為神是多數,而人則是少數。諸神是強大的,因為他們能忍受他們的多樣性。正如星球能忍受孤獨、相互之間間隔遙遠的距離。但人是軟弱的,不能忍受多樣性。他們居住在一起,需要與神溝通,這樣才能忍耐他們的分離。為了救贖人的缺陷,我教你們拒絕接受真理。我也是因為同樣的理由而拒絕接受真理。
  諸神的多樣性等於人的多樣性。無數的神祇等待著變成人,無數的神祇已經變成了人。人與神有著共同的特性。人來自於神,也回歸於神。崇拜諸神的多樣性是沒有用的,正如不必去反省普累若麻。崇拜首要的神是最沒有用的,崇拜豐富的效應和至善也是如此。祈禱並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益處。有效的虛無會將一切吞沒。
  光明之神構成天上世界。他們多種多樣,無限擴展和增加。太陽神是這個世界的至高無上的主宰。黑暗之神構成凡塵世界。他們是單一性的,無限地縮小和沒落。魔鬼是凡世間最低的主宰,他像月亮的精靈,像地球的衛星,他比地球更小、更冷、更死氣沈沈。
  天堂之神與凡世之神的強大是沒有區別的。天堂之神使之放大,凡世之神使這縮小。他們的行動都是不可測量的。


第五次布道:
死者們帶著嘲弄的態度大聲喊叫:笨蛋,教我們一些關於教會和聖餐的事情。
  諸神的世界體現在精神與性欲之中。天堂之神以精神的外貌出現,凡世之神以性欲的外表出現。精神是思索的,是擁抱著去接受。它像女人,吾人稱之為天上之母、聖母是也。性欲則是生育與創造的,它更像男人,吾人稱之為陽具、大地之你是也。
  男人的性欲比較世俗化;女人的性欲比較精神化。
  男人的精神更近乎天堂,追求也更高。女人的精神更近乎世俗,追求也就更低。如果男人精神上欺騙和窮兇極惡,他就變得更渺小。如果女人精神上欺騙和窮兇極惡,她就變得更偉大。兩方必須各就其位。
  當男人女人在精神上不能互相區分時,他們各自就成為對方眼中的魔鬼,因為受造之物的特性就是區分。
  男人的性欲是追求世俗的滿足,女人的性欲是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如果男人女人不區分他們的性欲,他們各自就成為對方眼中的魔鬼。男人應該知道更加渺小,女人應該知道更加偉大。
  男人要從精神上和性欲上區分自我。他要稱精神為母親,將她擺在上天和大地之間。他還應該把性欲稱作“男性生殖器”,將它放在他自己和大地之間。母親和陽具是超越人性的惡魔,反映著諸神的世界。對我們來說,諸魔比諸神更加有效,因為諸魔與我們的本性一脈相通。如果你不從性欲和精神上區分你自己,如果你不承認性與靈的特性高於你或超越你,那麽你就會賦予性與靈普累若麻的質料。精神與性欲並非你的品性,亦非你擁有的內含的品質。但它們卻擁有你和內含你。它們是威力無比的惡魔,是諸神的體現,因此它們是自立的存在,你鞭長莫及。沒有人用精神對付他自己,也沒有人用性欲對付他自己。但他總是受到精神與性欲定律的支配。
  因此,沒有人能躲避這些惡魔,你必須把它們當作惡魔,就像生活交付你了一項共同的使命和危險,交付你了一個共同的負擔。對你來說,生活就是共同的使命和危險,對諸神來說也是如此。對首屈一指的可怕的阿蔔拉克薩斯也是如此。
人是虛弱的,因此不能不與神交流。你與神的交流不在“母親”的標誌下進行,就在“陽具”的標誌下進行。沒有交流是痛苦的和病態的。交流就是分割和分解。
  區分性將你帶到單一性。單一性與交流相對立。由於人的弱點比照著諸神與諸魔以及所向披靡的定律,人則需要與神交流。由於神的緣故,而非人的緣故,這種交流應運而生。諸神迫使你交流;世上邪惡增加時,交流也要增加。
  交流使人與人之間和解,於是交流便維持下去。因為你等需要交流。但單一性卻使某人高於其他人。這樣,每人就只能與自己交流,並盡力避免受到奴役。
  與神交流提倡自制;單一性卻使人放蕩。交流是深度;單一性是高度。交流中保持適當的範圍能產生純凈與擴張的效果。交流給我們帶來溫暖;單一性給我們帶來光亮。

第六次布道:
性欲的惡魔像毒蛇一樣逼近我們的靈魂。她半人半蛇,象征著思想與欲望。它又像一只白鳥潛入我們的靈魂,半人半鳥,象征著欲望與思想。
  蛇是世俗的靈魂,她一半是惡魔,一半是精靈。她與死者的靈魂血脈相承。如此這般,她纏繞著世界上的一切東西,或者使我們恐懼,或者激發我們放縱的欲念。蛇的特征往往以女性的形式表現出來。她總是以死者為伴,這些死者被大地的魔咒所控制,不斷遭受引誘,找不到出路,找不到單一性。這蛇是娼妓。她與魔鬼淫亂,與罪惡的精靈淫亂。她是一個害人的惡霸,是一個施虐者。她永遠誘惑那些妖魔鬼怪為伍。那白鳥是男人半神半人的靈魂。他苦苦等待聖母不時地降臨。那鳥有男人的特性,有有效的思維。他是聖母的使者,純結而又孤獨。他在大地上空高高地飛翔。他指揮著單一性。他從那些遠行過的完美的人士那裏汲取知識。他把我們的消息帶給聖母。她為我們說情,她向我們告誡,但她又沒有力量與諸神抗衡。她是太陽的器皿。蛇在底下爬行,她巧妙地使那些男性的魔鬼站不住腳,或激勵他們奮起。她能屈服詭計多端的世人,因為他們充滿欲望的詭計能爬進任何地方和任何裂縫。蛇性不可思議,但她對我們必定有用。她可以遊離我們的控制,給我們人類指明一條人類自己永遠不可能找到的道路。
  死者們帶著輕蔑的眼光說:別再談論諸神、惡魔與靈魂。在底層,我們早已經知道了這一切。


第七次布道:
當夜色降臨,死者們又重新逼近。他們面帶悲哀的神色,說:有一件事我們忘了向你請教,那就是關於人類。
  人是一扇大門,通過這門你可以從諸神、惡魔和靈魂的外部世界進入到內部世界,可以從一個大宇宙進入君之小天地。渺小而短暫的宇宙便是人。他已經站在了你的背後,你再次發現你自己置身在無邊的空間,在一個稍小或內在的無窮世界中。在遙不可測的遠方,一個孤獨的星球懸掛在絕頂之上。
  這是一個人的上帝,是他自己的世界,是他的普累若麻,是他神聖所在。
  在這個世界中,確有阿蔔拉克薩斯其人。他是他自己世界的締造者,也是自己世界的毀滅者。
  那個星球便是上帝,也是人的目標。
  這是人的引路神,人在那裏可以找到安息之處。人死後,靈魂便朝著那裏長途跋涉,在他的光輝照耀下,人從大的世界中回歸。人應該向這個神祈禱。
  祈禱會給這個星球帶來更多的光明,會架起一座超越死亡的橋梁。它為生命預備了一個更小的世界。它能緩解那更大的世界中所產生的無望和欲念。
  當那更大的世界沈浸在冰冷之中,這星球則在熊熊燃燒。只要人類視而不見阿蔔拉克薩斯熊熊燃燒的壯景,人與神之間便空無一物。人在這邊,上帝在那邊。脆弱、空虛在這邊,永恒的創造力在那邊。
  這邊只有黑暗以及寒冷的濕氣。
  那邊是渾圓的太陽。
  聽到這些之後,死者們都沈默不語了。他們像徹夜看護羊群的牧人篝火上的煙霧,裊裊上升。

以上是原文,求達人提供寫作背景,謝謝。

<<<後記:

1916年,我感覺到了要給某種東西賦予具體表現的沖動。這一內心沖動逼著我去詳細闡述並表達,比如說,費爾蒙所可能要說的話。這就產生出了“對死者的七次布道詞”①及其中所使用的怪癖的語言。
這一布道詞的開頭處就顯出一種惶恐不安,不過我卻不知道它要說的是什麽意思或“他們”要我表達些什麽。在我身旁的上下四方包圍著我的是一種不祥之兆的氣氛。我古怪地覺得,空氣裏到處是鬼的實體。然後我的屋子仿佛開始鬧鬼了。我的大女兒看見一個穿白衣的人穿過了房間。我的二女兒跟她姐姐不一樣,她說,夜裏睡覺時她的被子兩次無緣無故地給扯掉了。而那同一天晚上,我那九歲的兒子做了一個焦慮不安的夢。第二天早上,他就吵著要他媽媽給他蠟筆,蠟筆到手之後,平常從來不畫畫的他,這時卻畫了一幅有關他夢境的畫。他把此畫叫做“漁夫之畫”。一條河流從這幅畫的中央處流過,河邊上站著個拿著釣竽的漁夫。他釣到了一條魚。在漁夫頭頂的上方是個煙囪,熊熊的烈火和濃煙噴突而出。河的另一邊,魔鬼正從天空中飛來。他為他的魚被人偷走而咒罵著。但是漁夫的上空盤旋著一個天使,天使說:“不準你動他一根毫毛,他只釣你那些作惡的魚就是了!”我兒子是在星期六畫出這幅畫的。
大約就在星期天下午五點鐘左右,大門上的鈴發瘋似的叮叮叮地開始響了起來。這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夏日,兩個女傭都在廚房裏,從這裏可以看到大門外那空曠的場地。大家立刻起身去看看誰在那兒,但是卻一個人影也看不到。我當時正坐在門鈴旁邊,因而不但聽到了鈴聲,而且還看到了鈴在動。我們只好都目瞪口呆地互相望著,當時的氣氛十分沈悶,這話我可不是說著玩的!然後,我便意識到發生了某種事情了。整個屋子仿佛進來了一大群人似的塞得滿滿的,全都讓鬼擠滿了。它們密密麻麻地一直擠到門口,空氣沈悶得使人差不多都喘不過氣來了。至於我自己,是周身抖個不停,心裏道,“看在上帝份上,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啊?”然後,它們便齊聲喊叫起來:“我們是從耶路撒冷②回來的,我們要找的東西卻在那裏找不到。”這便是“七次布道詞”的開頭的話。
然後,其余的話便從我筆下噴湧而出,經過了三個晚上,這篇東西便寫成了。我一拿起筆來,這一群鬼便立刻煙消雲散了。房間變安靜了,空氣也清新了。鬧鬼的事便至此結束。——榮格

2008-07-07 00:08:09

榮格真的寫過這篇文嗎?還真是稀罕,以為他只有心理學論述?

看來更近似於尼采的"查拉特斯圖拉如是說",是一種哲學角度的神學觀,所謂普累若麻一詞,個人感覺類似"上帝""菩提""涅盤"一詞,主因出在西洋神學將上帝撒旦相對比較,硬是使得上帝一詞類似等同"神",這是神學因為詞相使的說理失去準頭的主因,也許"普累若麻"這個詞相,更不容易使人對無名至高之為物,產生刻板的宗教印象,是有別宗教的恰當用詞吧?

簡單說來是人類的執念使人不能攀升,但執念的由來又出自於思想,多數時候說的多了,反要自困,因為怕受人誤解,要一圈一圈的再做解釋,效果等同沒說?

所謂"文字相"便是這種狀況,不管如何這是篇好文,對於關於人之為物,思想,普累若麻或上帝,惡魔,都做出了正確的交代,如果不要拘泥在詞相中,相信可以從文字中獲得更多.

2008-12-14 15:13:15

所以受造之物不可受到摧毀
之如粉絲死忠他們的星星
教徒虔遵宗師教誨
人們在開始學習之初
便有一個形象
恭謹學習
在幼時
我們盡全力擁護這個對象
及長成反叛抗爭這個權威的至上
返真璞了解人的無力與有限
走了錯誤道路的人
要自己成為那個受到眾人膜拜的形象
迷惘無力的人做了跪地拜求的弱者
我們需要到荒野中
為的不是尋找
而是工作身體
為的不是思考
而是停頓思想
離開受造之物
同時悲憫哀矜

2008-07-15 18:21:12

既然看過幾遍這篇布道詞,我想慢慢去整理自己的所得,希望各位可以從這些心得看出不妥的地方,共同探討,應該好過我閉門造車,以井窺天的狹隘?

"普累若麻"的用詞殊勝可比擬其他宗教的至高用詞,但因為宗教的源起和其他部落對天地仰慕敬拜的起源相同,經年累世受到人間的引導解釋使得"無名"不再,這是榮格之言:"上帝是普累若麻的质料"的原因.而所謂質料就是元素,天性,動物性,原欲......之為物.

因為是人類使上帝或魔鬼存在,並且人讓祂們成為虛無,有別於任何實體可觸摸的物質,左右拉距的相對詞性本身就是普累若麻的質料,而非因為平衡的目的所以出現相對,盡管它們都含帶平衡的特性.

人性在兩極中拉扯苦痛矛盾,唯有區別他們,我們才可能經過評量之後,去做出選項,才能為自己找到混亂的出口.沒有人可以真正拋開思想的工作,因為思考就是人存在的原因,是所謂人的區分自然特性.人性當中本具的矛盾,使我們進行思考,然而所謂思考的意義在區分世界質料,以便為自己做出選擇,而非思索虛無,產生無止盡的瓦解.

思索普累若麻的虛無和充滿性將會迷失其中,因為普累若麻的本身無以為名,亦無可臆測.當我們思索既有又無的虛無時,它總有辦法以相對的觀念阻擾自己原來的概念,以至於自己的發問無人可解,唯有自己為自己找出解答,才能得到一種滿意,復又產生新的疑問自困,周而復始,在為虛無工作著虛無.

這個狀況很像尼采悲慘的終結,他的問題連心理醫生都沒辦法回答,以至於他找不到對手,這個感覺讓他居高悲愴,終於瘋狂了自己,榮格點出了思考的核心所在,吾人應該要謹慎自己思考的內容.

2008-07-15 19:05:26

說起父,我想任何一個人可以設想到父=普累若麻,其實在意義上它們就是同義詞了.
因為在現世沒有多少用詞可以供應我們做出詞性的正確區分,所以榮格在用詞這番對談當中,我想很多時候與佛教或基督教的其他教派在原始經典的教誨上都是相去不遠的,但針對福音中的這段話來說,它和榮格這篇布道的不同在於,萬有=父,那麼就沒有上升至父的問題,如果教徒對普累若麻的用詞理解,就會知道廣博的虛無=父,用上升一詞高度化了父,這是不需要的,是宗教習慣的用詞而已罷~!

2008-07-15 20:01:01

這不影響我對這篇文章的了解
至於榮格贊不贊同使用上升一詞,我無從得知.
也許真正的狀況是:每個人只能依著自己的了解找著了自己的信仰或其他的無以為名的至高,所以各自隨緣去吧~!

2008-08-22 14:00:56

奧運如火如荼,夢裡和妹妹一塊到了似上海的大城鎮,被拆建的新式大樓內一個名為太陽神的娛樂中心開幕,老人對其內的工作人員嗤之以鼻,但我想不過是個工作嘛~!和妹妹正準備過馬路去對面商城,但一回頭瞥見一個年輕鄉下的男孩子,手腳不伶俐的學習端盤待客,我看見裝飾輝煌金光的太陽神招牌,心裡想著中國啊~!中國!同時哭著醒來.

同時回到榮格,理解他的文章:"当太阳神每次向人类馈赠礼物时,魔鬼都会送上一句咒语。"

2008-08-28 11:55:19

有些心得在第一次佈道中重覆過.
  
第一次佈道:
  
思索普累若麻的虛無和充滿性將會迷失其中,因為普累若麻的本身無以為名,亦無可臆測,宗教都有對普累若麻的用詞.當我們思索既有又無的虛無時,它總有辦法以相對的觀念阻擋你原來的概念.
  
受造之物是其本身那個物件,無法去穿透其他物件,人本來和普累若麻一樣,但因為我們的累世經歷,使人類在精神肉體上,脫離了普累若麻的本質,因為這個過程,使得人類的本質與普累若麻分離.
  
微觀的世界和縱觀的世界,像是黑洞的內縮和宇宙的大爆炸,一個相對的表現,極端反差,萬有從零開始.具有變動性質之物就是受到創造的了,質料不會變動,一種名之為本質之物,就是類似:元素,天性,動物性,原欲之為物.
  
受造世界(具區別性)在此意指我們可以視見的生存界域,生或死(非區別性)都在普累若麻之中,心理學是區分人類質料的工作,
  
相對詞性本身就是普累若麻的質料,而非因為平衡所以出現這樣的相對詞性.沒有人可以真正拋開思想的工作.因為思考就是人存在的原因.當一個人真正不再進行思考這個工作,便會如同植物人,像是死了一樣,所以人總是在做著區分的工作,由區分中去選擇自己想去的方向和境界,所以人存在的主因是因為能夠思考,但我們在區別中,了解如何淨化思考的程序和步驟,並同意區分後的了解與相異,在一種理解中達到和諧的境界.
  
同時也是人性當中本具的矛盾,使我們進行思考,然而所謂思考的意義在區分世界質料,以便為自己做出選擇,而非思索虛無,產生無止盡的瓦解.
  
人性在兩極中拉扯苦痛矛盾,唯有區別它們,我們才可能經過評量之後,去做出選項,才能為自己找到混亂的出口.
  
現世對知識一詞的認識,侷限在學歷高低的世俗專業了解上,唐望或榮格此處的知識則否,是一種和社會競爭無關的直觀智慧理解,可以幫助我們釐清由多思產生的混亂狀態.
  
人因思想而和其他物種區分,但同時自我狂亂的危險也起因於邏輯不清的多思,在某些方面,榮格前言目的在說明人和其它受造物的不同何在,但同時因為思想帶來的自我膨脹有必要受到控制,因為"存在"與"思想"是有其論理的邏輯問題須要做出澄清.
  
或許我可以這樣解釋:人是因為思想所以證明他是存在的,但同時它們有一些差別性,過於天馬行空對前進無所助益的思想無法幫助自己達到超脫,因為兩者是必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想得過於虛無飄渺超越現世,仍然會使自己的存在失去意義.
  
困難詞彙:区分质料
  
第二次怖道:
  
上帝和惡魔一樣,出自於人的區別性
困難詞彙:有效性
  
第三次怖道:
  
阿卜拉克萨斯本身具備的對立矛盾性質.
普累若麻(界域性質詞類)之上的代表運作法則為阿卜拉克萨斯(擬神詞類)
  
第四次怖道:
  
因為以人間有限的知識使人類無法對诸神多重性和多样性產生認識,所以受到虐待,這是榮格的意思:越是解構這些,人便無法真誠面對自己的本性,因為人就是這些,事實是區別性無法讓一切平等,此乃與生俱來的本性.於是平等成為一個假議題,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安住在自己的"社會"層級,平等只能朝向一個基本尊重生命體系上,做出"心靈"層級平等的努力和追求.
  
尚待解混淆詞彙:平等,真理,崇拜,祈祷
祈禱相對於虛無,不會為人們的疑惑提出解答?
  
第七次佈道:
  
尚待解混淆詞彙:祈祷
但祈擣相對於虛無的效能來說,可以緩解那種無望和欲念?

2008-09-26 01:36:26

在人類的小小腦袋裡,無法不對無以名之的感受產生崇敬或恐懼之心,宗教於焉誕生,在那個人類的來處,一個屬靈的國度,人稱神或魔的所在處,人間是他們的過程,而非歸處,時空皆在循環中作用著,人因驚懼著大能,卻更可能因此為魔所誘拐,所以忘記了都是自己,神魔同時在自身作用,祂們從不是涇渭分明的兩者,祂們共處一室,這是人的底蘊.

一天之內我可能為神為魔,祂們搶佔我的心房,我因此受到拉扯撕裂,痛苦到求告上主:我該何去何從?在昏昧中迷途,於是我期望找到神~!

我上寺院,我禮拜祈禱,我尚焚香問卜,求喇嘛指示,結果我的神沒有在這或那出現,因為我心阻止了我去到人間的處所,我疑懼更甚,終於拋棄尋找人們口中的神,撐起疲憊至極的神經,活過了一天一月一年好多年至今,這顆心跟著我一起漂洋渡海,似乎它是可依賴的,事實上我越來越清楚它確實是可依賴的.

人類是無以倫比的存在,做為一個擺渡的過程而言,神與魔需要他才能達到和解,一切都在普累若麻之中,我們向著虛無求告,虛無回應我們小小的腦袋和巨大的憂傷予包容,巨大與渺小的這顆心,和星子相互輝映,何處是家?!隨處能安即是家.

2008-11-05 23:25:09

想到自己白忙一場後的空洞,我想想別人會不會比我得到的多,並感到充實呢?
  
  結果是我想會認為自己活得有滋有味的人應該少數?!多數是夜蘭人靜時分,想到生活的缺憾,慨然終究生命只是"空"一字吧?......了不起的背景字.

2008-11-08 00:53:45

空是人存在的背景,虔誠是心靈處在莫名中的敬意.
情緒是周期存在的變化,時不時地需要和悲傷重逢,也和快樂相伴
所以人是兩者,普累若麻也是兩者,然則人們需要宗教的父帶他們脫離難境
他們不曉得讓他們所驚懼的惡魔,其實也在當中
事實是沒有神與魔,如果你有神必產生魔,你害怕魔必依靠神
人心就是這兩者
於是我們不需要管是否有收獲,也不要去問是否一場虛空
我存在著,所以運動就是了
問了就動不了
運動了,就不再問了
於是
一切靜止...又成空

2008-11-11 10:32:54

自由是物種嚮往自然的一種天性
但是人們以為不受拘束就是自由
在自然中物種因自然環境與生存特性而受限
所以必然遵守自然律,那個關於環境和自身能力的侷限
認識了這個,並且嚴守份際,物種和自然的妥協可以得到自由
反之,自然侷限了自己,一個不守制序的傢伙

2008-11-11 10:34:25

外星人在自然當中
應當深諳自然律

2008-11-11 10:36:53

所以沒有"不受拘束"的事
你約束了自己就得自由
你放任自己失去了自由
人在自由中遭到禁錮

2008-12-01 16:28:12

人是做一個點的存在
人和人之間的點連成線
線和線又形成面
面與面構築了空間
所謂人際間的網絡
由點起始

2008-12-14 15:01:28

心靈一直在對什麼做著追尋與渴求呢?
從人類對自然的膜拜起始
因為想要觸摸得到那個最高
所以為之塑造形象
後來厭惡冰冷的無生命物質
開始要在人間,活著的人當中找尋偶像
這些是受造之物
我們在受造之物看到自己的心之所嚮
當我們高呼,是在高呼自己的心
我們應和並受著深層的感動
是那顆心在對無以為名之物做出聯結
於是我們對眼前的受造之物
昇華出至高崇敬
儘管那也許只是隻駝子

2009-03-11 12:33:37

經常地感覺在分析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時,感覺需要做出一種重要的補充說明,通常我們在針對事主做其他對象的行為剖析時,會有那個人真陰沉,很會耍心機,善於算計......等負面印象,但實則,包括事主,我們自己都是一樣的,因為,在人的心理運作中,不存有"預謀"的想法,有時是因為盲點,有時則出於習慣,使人的思考走錯了方向,用錯了方法.
  
人間的問題,不過是"關係"的問題,非關對錯是非、道德正義,完全是因為角度和視點落下的位置,使得事件可大可小,我們學習心理學為得也不是要容易探知別人的缺點,以便用來攻擊他人,這些都非心理學的主要目的,現世有很多對人性過於吹毛求疵的心理學論理,專業術語洋洋灑灑,記住這些專業術語也應該不是主要的目的,專業術語是專業人士為了便於討論而用,對於一般性的人來說,我們要著重在運用.
  
運用在自己的身上,使自己看清周圍的關係與問題,然而多半的人少有腦袋去進行布局,去成為真正的老謀深算者,隨機者是多數,這些人在"關係"當中,依著習慣、本性行事,我們也在其中,有時不經意地成為人家的棋子,有時有意無意成為一個破壞者的角色,我們同時扮演著角色ABC,但我們除了感覺別人是什麼之外,我們知道自己是什麼嗎?
  
我們需要和世界和解,透過學習理解他人的方法,我們務必使自己在心中和諧,同時促使他人也在自心和解,顛簸的成長歷程不可悲,可悲的是我們讓自己繼悲憤下去,希望透過這個了解,理解別人的習慣或盲點所為何來?了解了出處,也同時學會放下自己的,那麼社會的安祥便是可期的.

2009-03-11 12:34:08

 我的自由,完全出自於我不專業.

2009-03-11 12:34:24

  那個帶著智慧的老巫魯荷問:"這條路上有心嗎?",在有心的道路上,不會計較財物的獲得和付出的計算,因為總是以真誠耐心相待,有心的道路上充滿著愛,使我們小心謹慎自己的每一步.
  
  我們對於自己所在進行的經常要反思:你對你在進行的有"心"嗎?如果沒心,記得把心放進去,如果還是無法用心對待,也許該考慮一條你肯用心的道路?!

2009-03-11 12:40:48

想想還是寧可把發言用來頂這篇榮格的布道,因為我想這篇布道可以看到榮格學說的很多精髓,對榮格小組的過多解夢分析有所質疑的同好,請來看看這篇布道,如果不感興趣,敬請逕自發表讀書心得,使得別人可以進入你的心理層面,讓大家一起進行討論.

2009-03-21 00:20:31

幾次夢父,然後出現了你,當然,我可以說你和吾父原來存在這樣的關係?!
又因為,我想你被重組了,不會完全是等同吾父的存在,你的存在如此獨特,乃至於完全不會影響我對待你應有的態度,應該是如此的,你被當做一個獨特個體的存在,從不存在延續既往的問題,往者已矣,生命被驗證是神秘,奧妙.

我想我以後能認出自己嗎?!我將不再會是自己,而且永遠不該被溯及既往,因為我之為物只是現在,沒有過去與未來的吧?!

2009-05-13 19:07:16

沒有自由只有自在

2009-07-20 16:38:43

每個人都是可被原諒的個體,既可被原諒,錯誤由何起始?問題又怎會糾纏盤結呢?

那是因為個體間的利益不均,各自的盲點相互抵觸,因此在壅塞的人間互相推擠.

2009-07-20 16:44:10

我們在愛中迷失.

既不願順應對方,以免失去自己,或者順應對方,以獲得對方的關愛?我們在愛中處於兩難.

2010-08-20 19:45:33 

那是一個戰鬥小組,各派人馬爭戰意識兇殘.
當我快失去我的寧靜,我將回到這裡--一個心靈收容所,我想我可以拿回一絲微涼的清風,在藍天白雲下享受柔軟的光線,以及--難得的好情緒.

2010-08-20 19:48:43

唐望說了:我們存在著兩個心智,雖然不可思議,然而我贊成他.

榮格也做了分類,說一是淺意識.,一為表意識,另外有一個更深層的,我想那是共通之流......

2010-08-20 19:52:06

教徒不會欠缺迷惑,雖有神相伴,但未能達成超脫之境的任何人,包括宗教信徒在內,都會產生迷障,特別是在"愛"中迷惘.

2010-09-18 23:20:20

心持續著低迷的沉悶,想要離去
並不確切知道自己到底想到何處?
事實是無處可去
想起了榮格的睿智
如果說人體是靈魂的外衣
但人類受限於外衣的好壞
也因外衣有感覺
如果沒有外衣
靈魂是否還能有所感受?
時而風鼓高漲,時而皮鬆肉癟?
也許
也許它們只是互為作用而已


  • 2010-10-11 22:27:11

    因為有相關論點與本網頁雷同,有興趣者可進行參考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181342/?start=0&post=ok#last

    意識的產生,使得觀念產生比較的根基,相對於觀察禽鳥的死因,如果意識裡沒有快樂與悲傷的分別產生,那麼我們不會有悲歡的判斷,好比我們出世便在狹隘中,便無從得知何謂廣闊,也不會引發"追求"的欲念.

    故此所以,將宇宙的產生肇端於意識發生的同一瞬間應該是極為恰當的說法,意識發生,所以有比較或觀念的產生,否則所謂大、小,好、壞,黑、白......都只能是存在的事實,甚至於所謂"宇宙的智慧"也不會有其意義,存在只是存在,沒有可以將之做成聯結的必要.

    因為意識的發生,以及其特別性,所以提取這些"存在",對於"存在"來說,"意識"進行這些工作無損其"存在"本質,但對"意識"來說乃是必要的做為,於是,意識建構了自己的邏輯和秩序.

  • 2010-10-11 22:47:12

    因為話題提起了動物的意識,僅就片面的推想討論,因為不管自己認為動物如何感受云云,在未能客觀對動物做出觀察分析前,說法都僅能偏屬:出自人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

    但奇特的是,並非所有的事件都必須經過實證繁複的手續,某些情感的展現是直接確實的,因之,我們可以假設:人類或動物或萬物間,存在著一種共通的訊息,這個共通的訊息可以直接被體認解碼,非關物種的語言或溝通模式,事情就是這樣的.,也許我們可將之定義為原始的交通訊號,原始意識之流......爾爾.

    人類的進步或稱退化,使我們失去了它.

  • ( 創作散文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no9&aid=3757636

     回應文章

    中介質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寧靜的智慧
    2010/03/05 22:14

    了解的人知道,哲學、數學、科學或任何分野的學科,都是以人世間所有的現象為發端而肇始的,回溯至源頭,所有的一切學科必產生共通性,這也是為什麼人類在各範疇中,發展枝葉繁茂的說理時,必不能悖離以人為本的範圍太遠,因為如此將使發展的企圖失敗,我們將只會見到一堆華麗的垃圾而已.

    所以說著說著,經常感覺自己只是在拾前人牙慧,做著一些黑格爾說的不起眼的"碎形編輯工作",世界人間的題材都被用過了,剩下的只是編輯功力的高低而已,我們還能到哪找創意題材?魅惑了雙眼和耳朵需要休息,回到一種追求寧靜的智慧當中,尋求著華麗邊上的空白而已.


    中介質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謹致謝意
    2010/03/04 19:56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B%BE%E6%96%AF%E5%BA%95%E4%B8%BB%E7%BE%A9

    这个世界是较高层次的存在或意识的幻影...

     

    維基百科對諾斯底主義作解當中的這句話,引起我的興趣,一直以來我以為意識隨肉體死亡而消滅,一直等看到唐望的系列著作中,他將"意識"的位置放得很高,甚至以巨鷹為其象徵,我開始覺得,也許所謂意識的價值將在肉體之上,人類的存續其目的都只在承接意識的連貫而輪迴作用著.

    這些討論真是哲學的很,恰巧我不是研究者,智力差一大截不說,論起理來也是心虛空洞的緊,僅管如此,我還是有些忝不知恥,對探討這些神秘的說法帶著極大的興趣,只希望知者能曉得我的錯誤、不吝指正,並且不要太介意我的無知,僅此致謝. 

    中介質(veno9) 於 2010-03-05 00:48 回覆:
    人類以有限的語彙和腦力,試圖度量無限廣大的未知,乃至於捉襟見肘,只能在小圈子內自言自語吧?!

    中介質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維基有解
    2010/03/04 01:07

    阿卜拉克薩斯(Abraxas),亦名阿布拉克薩斯,為諾斯替教〈Gnosticism〉的神祇宇宙觀體系中的至高之存在。人身公雞頭,雙足為蛇,鍊金術方面的造詣極深。常被畫做右手持左手持的形象,以當作護身符。諾斯替教認為一365天,每天都有一隻專屬之精靈,而阿卜拉克薩斯則是統領這些精靈的神。基督教則認為其為生出邪惡物質界的元兇,視之為惡魔墮天使

    諾斯底主義
    ...知的[[獨一個體]]神格觀念,祂有著不同的名字,包括'''[[普累若麻]]'''(Pleroma,[[希臘文]]原文即「豐盛」的意思)及'''[[拜... ...以性事作為[[聖禮]]的儀式,意思是以此來模仿一對構成[[普累若麻]]的[[陰陽基質]](syzygy)。諾斯底主義的[[迦坡加德派]]...

    諾斯底這一個字在希臘文中就是知識,特別指的就是現在的占星術,他的理論是認為每一個星球都有一個屬靈的統制者,在不同的星球有不同的影響力,並將和地球會分開,諾斯底對人們實際的生活有兩方面的影響,第一身體是超道德的,所放縱情慾是沒有關係的。第二物質的身體是沒有真實價值的,所以人可以自己盡情的克制也可以放縱,而諾斯底他們都比較於偏向於克自己身。

    中介質(veno9) 於 2010-03-04 01:09 回覆:
    http://blog.udn.com/tomchiu168/3768395以上感謝星洲寄語提供的解釋.
    中介質(veno9) 於 2010-03-04 01:21 回覆:

    诺斯替教为早期基督教教派之一,盛行于公元二世纪,并于在135年160年达到高峰。其基本思想受到諾斯底主義影響,认为现实世界是邪恶的,是囚禁人性的监牢,而精神世界则是善良的,是人们所追求的归宿。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B%BE%E6%96%AF%E5%BA%95%E4%B8%BB%E7%BE%A9


    星洲寄语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個討論使我得着
    2010/03/03 17:21
    最近我們的討論使我從摸索走到一點點心得,我很珍視。我最初的摸索使我變成教會的叛徒,我只是不滿圣經內容矛盾,但我不反教會,因為很早之前我已認為神可以用不同形相出現在人前,只是人把神人格化并加入「各為其主」的元素而已,這種情況在泛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最為可笑,參加任何主流宗教并沒有錯。

    不認同榮格是因為他沒有那末偉大,普累若麻和阿卜拉克薩斯都是諾斯底教的東西,用一個非主流宗教去否定另一個主流宗教是很可議的,尤其是基督教認為阿卜拉克薩斯是產生邪物的元兇,這樣只會危害和平,用隱晦的鄙視文筆更不應該。當然,不同人對向文有不同讀後感,我不反對各自表述和互換心得。
    中介質(veno9) 於 2010-03-04 00:55 回覆:

    果然我們的邏輯是完全相左的,我和大兄非常不同的是,我不反對典籍,但對做出教育的組織團體則非常介意,因為組織團體中的領導人,掌握了團體的進展方向,這使所謂主流宗教不能提升,甚至步入墮落之途.

    我雖認同榮格,但不會把他當成另一頭驢子膜拜,至於看任何人的文章,我都有一個大毛病,經常的不求甚解,看到不懂的詞彙,也少有細查的求知欲,雖然如此,我仍然按著自己的了解做自己的解釋,因為旨在做自己的讀書心得和紀錄,所以無意中發生了許多錯誤,雖然純屬無心之過,但還是該做反省.

    事實上在豆瓣發文之初,是等待希望有知者教導與探討此文,但遲遲未見類似大兄所賜教的解說,所以也許自己的淺薄出了大錯,但我想這個錯誤並不影響我對宗教的觀察和想法,畢竟我所想的,並未悖逆正道太遠,稍做思考修正大致還算可以的吧?!

    想來,我應該掛個大牌子:本人網誌內容純屬想像,不必當真~!

    換句話說,人需要受造之物,藉由正確的受造之物提升人類,才算是正確的提昇途徑,還是老話一句:"按個人理解,找自己的神去"!一語帶過,還感謝大兄賜教~!

    中介質(veno9) 於 2010-03-04 01:43 回覆:

    我以為榮格的文字因為隱晦,所以看不太出來大兄指稱的鄙視意味,對一個詞彙的認識,任何人都可以為它下定義,譬如榮格有自己對用詞解釋,基督教也可以擁有它們的解釋,世界是如此的,人們因語言產生通渠,也因語言產生齟齬,很大原因是邏輯相異造成的.

    想諾斯底教尚為早期基督教教派之一,早在那個時代,有誰會說它是邪惡的呢?!完全是時代變遷,人類從衣不蔽體發展到衣冠禽獸的現代,加上團體內部權利傾軋,對這個詞相介意,我感覺是意義不大.

    況且按解釋它的內容和大兄所嚮往泰勒博士的境界經歷,似有類似的地方,不如把詞相丟開可好?!


    中介質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結語(1)
    2010/03/02 22:41

    參考http://blog.udn.com/veno/3755512

    必須在終結之際,為這篇文章再做出一點說明,以免誤人誤己,也為自己的思考做一個完整的紀錄.

    收到影音之際,我很好奇,居然這個教授在"若上帝創造萬物,那祂也創造了邪惡,即上帝也是邪惡的了."這段話當中,和榮格的論理有雷同之處,如果這個影音為實,有必要對榮格的論述再做出補充,如果影音內容為拼湊的仿榮格之作,那就是居心叵測,有心弄擰人心信仰正道的方向,不管如何,我都得找出自己和榮格的問題,以正確傳遞自己的認識.

    老師和學生在邏輯上有著根本上的差異,在後來星洲寄語提供的資料裡,(http://hk.groups.yahoo.com/group/eva_agito_group/message/29)雖則未達百分之百篤定,亦可一窺端倪.

    中介質(veno9) 於 2010-03-02 23:30 回覆:

    其實當初對榮格此文驚豔之際,並未特別意識到對基督徒有所針對性,既然星洲寄語提到,我相信我看到的是一種針對普遍信仰者的概說,而非僅指基督徒,之所以提到基督徒是因為榮格生長在基督教世界,所指稱的必是平均數值的基督信仰者,這點分析上,藉用一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榮格提及的正是多數的基督徒.

    因此穿著教會的鞋看文確實有其必要,事實是,教會不知魔可以披上人皮,進入神壇說神的話語,這正是假基督甚囂塵上的今天,教會未能反省的結果,不能反省使魔有機可趁,利用神的旗幟,進行撒旦的行徑,終歸來說,教會根本無法體會榮格的發言意旨,容格的上帝不夠大嗎?!

    榮格的上帝使撒旦對祂匍匐稱臣,祂們沒有對立關係只有從屬關係,弄擰榮格的真義使信仰遠離了上帝,這才是問題所在,榮格的上帝和愛因斯坦的上帝同出一處,故此,人間認識的上帝生出了大小,問題完全出在對詞相內涵認識的精神層次不同,詞彙的使用使得溝通發生障礙,這點不如佛學"直觀"用語,為詞相曠日廢時殺時間的做出解釋,簡直是浪費生命的無義之舉而已. 

    中介質(veno9) 於 2010-03-02 23:57 回覆:

    正是教會使上帝和魔鬼成為受造之物,因為正邪對立才是支撐教會繼續的理由,如果世界像榮格所言回到普累若麻中,可會存在正邪?!事實也是不可能,榮格說了:正是"人類的天性"對正邪做出區分,如果教會教育基督徒真相,和死忠教會的基督徒難道不會產生衝突嗎?!原來被自己支持的教育所騙,這正是實情,教會不會被自己所騙?!這和陳水扁至死堅信自己市台灣民主鬥士一樣,那種執迷是很嚇人的呀?!

    具體而言,他對阿卜拉克萨斯(Abraxas太陽神的說法,我也是一知半解,但如果以教會對上帝稱謂的解釋和屬性來說,如果榮格指得是基督教裡一般人認識的上帝便容易理解得多,太陽神是藝術與美之神,在層級上,榮格應該覺得藝術高於受造之神的意思吧?!

    中介質(veno9) 於 2010-03-03 00:08 回覆:

    也許榮格説的普累若麻正是科學界在找尋的宇宙?話說回來,我不是榮格,他若活著,相信對這些討論會有自己的見解,犯不著以我的淺薄為古人強出頭,招人見笑罷了,還是喜歡佛學說的"直觀",廢話說多了,連自己都厭惡自己啦?!

    基督徒相對佛教徒是一樣的景況吧?!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僅就經典來說,不管什麼典籍都勸人為善,端看閱讀者看到了什麼精神意涵吧?!


    中介質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上帝邪惡嗎?
    2010/03/02 21:36
    收到影音郵件,因為不會轉檔,無法將問答內容完整呈現,只能用文字轉述如下:
    師:我向你們證明,若上帝存在,祂會是邪惡的,上帝確是萬物的創造者嗎?
         若上帝創造萬物,那祂也創造了邪惡,即上帝也是邪惡的了.
    生:唔咳,教授,寒冷存在嗎?
    師:怎麼樣的問題?寒冷當然存在啦~!你未曾凍過嗎?
    生:事實上老師,寒冷並不存在,根據物理定律,我們所謂的寒冷,實質上是缺少了熱量.
         教授,黑暗存在嗎?
    師:當然存在啦~!
    生:老師,這並非正確,黑暗也是不存在的,黑暗在實質上是缺少了光,人可以研究光,
         而非黑暗,邪惡並不存在,它就好像黑暗與寒冷,上帝沒有創造邪惡,
         邪惡只是一種狀態,當人心中缺乏上帝的愛.(阿爾伯特‧愛恩斯坦1879~1955)
    中介質(veno9) 於 2010-03-02 21:37 回覆:

    具體來說,師生都有其論理的錯誤,老師用上帝創造萬物推論,說上帝是邪惡的,是第一錯誤,予學生很大的反駁空間,學生用物理定律,藉黑暗、寒冷比喻人心欠缺上帝,而使邪惡存在,是其第二錯誤.

    如果按小愛因斯坦所述,人為上帝所創,上帝原意沒有創造黑白、是非、善惡,完全是人心所造,那上帝知不知道祂創造了什麼怪物?!祂又為什麼擺設那麼多試煉在人們眼前藉以去驗證上帝?

    關於以上這個影音可供探討的細節很多,主因是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科學家,在那個時代,愛氏信奉自己的宗教,在其時空背景下是想當然爾的事,基督徒會廣為傳播偉人的話語,也是很自然的事.

    愛氏以其先知卓絕,在見識宇宙的浩瀚後,心悅誠服地認定上帝的存在.如果用他的心態去思考地球眾多的原始部落,如何去崇敬自然界的神靈,就能夠理解人在面對宇宙、自然之際,多數時候顯得如此渺小脆弱.宗教之所以產生的緣由便可推知一二了.

    中介質(veno9) 於 2010-03-02 21:37 回覆:

    很多時候,宗教甚至利用原本不存在的邪惡之說威嚇人們,而人們易受驚嚇的原因是:邪惡存在人們的生活當中.

    每天起床後,行止坐臥、飲食言談、交際工作......,恐怕沒有人可以確保起心動念間不起任何邪念,只有完蛋的人可能成為完人,否則一日終盡,恐怕連帶著欲念的夢都會追討著人疲弱的神經.

    我並不反對宗教,因為世界是如此的,每個人依著自己的根器去找適合自己的教育,有的人找著這,有的人找著那,如果邪惡只是一種狀態,相對的善良也是一種狀態囉?課題便是如何將善良的留駐狀態延長罷了.

    對宗教的辯論純屬無謂的多餘事務,宗教之間的彼此仇視、競爭又是為了什麼呢?為了榮耀主或自己在神前的功勞?!如果不入宗門,根本上就不帶有傳道的義務了吧?!這種自由狀態更省心些呀!


    中介質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單純思考
    2010/03/02 21:29

    http://blog.udn.com/tomchiu168/3768395以下參考星洲寄語的回應,目的不在辯論,只做為個人思考紀錄.

    下面幾段是摘錄自第二 次布道,請穿着教會的鞋來讀,看會不會看得下去:

    ~上帝和魔鬼皆为受造之物,但他们并不互相消灭,而作为有效的对立面而相互依存。高高在上的造物主被打倒在地上,成為受造之物,再被踹一腳,變成跟魔鬼不互相消滅且相互依存,基督徒變成被騙者。

    中介質(veno9) 於 2010-03-02 21:29 回覆:
    ~上帝与魔鬼的区别在于质料——充足或虚无,生成或毁损。两者皆以有效性为标准,有效性将他们连接在一起。有效性在两者的上方,那便是王中之王、神中之神。从效用上,它联合了充足性与空虚性。这是你可能不太了解的神,人类已经将它忘记。我们称他为阿卜拉克萨斯(Abraxas)。他是没有确定性的,比上帝与魔鬼更不确实。那个神与上帝和魔鬼有不同之处,我们称他为太阳神。還嫌不夠,來一個泰山壓頂用神中之神Abraxas壓在上帝頭上。
    ~死者们听后发出了很大的骚动和喧嚣,因为他们都是基督徒。最後用鄙視的眼光望着上帝,心想,瞧你多沒用,連自己的信徒都安撫不了。

    這就是我以教會的角度對向文的解讀。
    中介質(veno9) 於 2010-03-02 21:30 回覆:
    我景仰愛因斯坦,因為他對科學界的貢獻有目共睹,他的成就得到科學界認可。我不景仰榮格,因為他筆下的上帝被整的很慘,而他的文章不會得到宗教界認可,Well, 或許回教會,佛教肯定不會。我也看不出向文如何道出宇宙生命初始的原點,富有榮格特色的普累若麻也不會被科學界認可,佛教也不會,如我沒搞錯,佛教認為宇宙生命初始的原點是眾靈的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