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26 10:54:19瀏覽7066|回應0|推薦1 | ||||||||||||
怒告薇薇安誹謗 利菁求償敗訴 (中央社記者唐筱恬台北19日電)綜藝節目主持人利菁不滿星座專家薇薇安向記者放話,導致媒體報導「利菁愛封殺、群星抵制」等,向薇薇安求償。台北地院認定,薇薇安僅接受採訪,未侵害名譽權,判決利菁敗訴。 判決書指出,利菁指控薇薇安在民國98年3月間,向記者表示「已被利菁節目邀約3次堅持不上」、「上通告的女藝人只要穿低胸,利菁就不讓對方發言」等語,導致各大媒體隔天報導「利菁愛封殺、群星抵制」。 利菁怒告薇薇安涉嫌誹謗,刑事部分,檢方認為薇薇安是接受記者求證新聞,未有誹謗意圖,給予不起訴處分。利菁再提民事訴訟,求償新台幣200萬元並登報道歉。 薇薇安反駁,她沒有主動邀約記者報導,而是利菁節目風格引發爭議話題,記者基於平衡報導向她求證,因此她與記者閒談時曾討論類似的話題,且記者事後也有向其他人求證,她未有惡意誹謗之意。 法官認定,記者因利菁主持風格有報導價值,主動邀約薇薇安訪談,薇薇安只是陳述上利菁節目的見聞與感受,且利菁的節目主持風格為可受公評之事,薇薇安未侵害利菁名譽權,判決利菁敗訴,全案可上訴。1001019 謝長廷告邱毅 逆轉免賠 前總統陳水扁前年在法庭上指稱,調查局前局長葉盛茂提供的情資不一定是真的,提及葉盛茂曾告訴他,謝長廷則透過親友帳戶,將十億元匯往新加坡,但他不相信。 媒體報導陳水扁在說詞後,邱毅對媒體公開質疑謝長廷,要求謝長廷說明「是你游家的哪一個舅子,幫你把十多億匯到新加坡的?」謝長廷因此對邱毅提告求償兩百萬元,並要求在報紙登道歉聲明。 一審時,法官認為邱毅引述未經查證的資料,貶損謝長廷在社會上的評價,判邱毅賠謝長廷卅萬元,並在聯合報、自由時報頭版登報道歉。 邱毅不服,提上訴。台灣高等法院審理認為,邱毅是在媒體詢問時,針對陳水扁在法庭上的公開陳述,提出主觀意見及評論,並非憑空捏造或以毀損謝長廷名譽為唯一目的,且相關內容屬於可受公評之事,改判邱毅勝訴。 【2011/10/26 聯合報】 立委邱毅挨告的這案子,應是民事妨害名譽侵權行為之訴訟,因為原告求償兩百萬,所以還未定讞,原告謝長廷仍可以上訴第三審。若是刑事訴訟,二審就定讞了,不能再上訴。 原告謝長廷是律師,他知道這個案件如果提告刑事誹謗罪嫌,由於完全符合刑法第311條善意言論,第3 款,「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適當評論者」,不罰之規定,只是自己找糗,應是不會獲得起訴處分,所以提告民事妨害名譽,(或者他像利菁一樣,已經提告過刑事誹謗,但檢察官處分不起訴,而另提民事侵權訴訟)。
果然,地院第一審,就不認為民事訴訟判斷行為之「違法性」時,有需要引用規定於刑法之各式阻卻違法事由與不罰規定,僅論其行為之「有責性」,認為既然其有故意或過失,而原告之名譽確實受有損害,就成立侵權行為,於是判決邱毅應賠償原告三十萬,且登報道歉(這個於兩大報頭版登報道歉之費用,會遠高於前述之賠償金額,這是另一個現行法院採用之回復名譽措施,強迫被告公開道歉,還可以代履行,是否適當的問題,有空時,我會另外為文探討)。這樣的見解,還有最高法院 90 台上字第 646 號判例的支持,其表示『名譽有無受損害,應以社會上對個人評價是否貶損作為判斷之依據,苟其行為足以使他人在社會上之評價受到貶損,不論其為故意或過失,均可構成侵權行為」,法院就可以下判決了。 我認為邱毅是運氣好,上訴後碰到的第二審高院合議庭,認為除了前述「有責性」外(可歸責),還須判斷妨害名譽侵權行為有無「違法性」(即行為不法),才能成立民事賠償責任。也就是說,高院認為於行為之「有責性」確認後,接著應判斷行為之「違法性」(即有無阻卻違法事由,或有無正當化之理由),且此時因民法未訂定有阻卻違法之規定,則應適用規定於刑法之善意言論等阻卻違法之不罰規定來判斷之。 所以,高院認為邱毅之言論,乃引述陳水扁在法庭上之公開陳述,即使未再行查證,亦無誹謗故意,且為對於可受公評之事,所為之適當評論,並非「不法」,不構成民法第184條前段之「不法」侵權行為,所以逆轉判決邱毅勝訴(原告謝長廷敗訴)。而利菁告薇薇安的台北地院判決,應該也是採同一見解,認為民事侵權訴訟仍應適用刑法之不罰規定,以薇薇安只是陳述上利菁節目的見聞與感受,且利菁的節目主持風格為可受公評之事,薇薇安未侵害利菁名譽權,判決利菁敗訴。 我認為這謝長廷控邱毅案之高院判決與利菁控薇薇安案之地院判決,所採的法律見解,即「刑法之善意言論等不罰規定,於民事妨害名譽侵權行為違法性判斷上,仍有適用」,比較符合社會通念與多數學者之主張,應能得到最高法院之支持,如下文所詳述。 不過,如前文所述,我國最高法院有太多庭,各管各的,互不隸屬,見解常常自我矛盾,最高法院不用受同院他案前判決見解之約束,高院也不受上級審發回之本案見解之約束,所以如果這案子到了最高法院被撤銷發回高院更審判決,或者最高院法自行又再次做出逆轉判決,邱毅又被判敗訴,要登報道歉,或者高院逆轉改判利菁勝訴,也不會令人太意外啦。如果是這樣,這只能怪邱毅或薇薇安平常沒多去燒香拜拜,籤運太差,或者算命功力還要加強。 我國法院判決之「可預測性」,實在太差了,天天在玩逆轉判決的遊戲,一下子有罪,一下子無罪,一下子全部勝訴,一下子全部敗訴,怎麼會有公信力? 另外,我贊成將刑法妨害名譽罪章之公然侮辱罪與誹謗罪「除罪化」,要公然侮辱與誹謗罪之當事人,不能提告檢察官,都來自己來打民事之侵權訴訟。這樣,可以防止原告濫用檢察官與刑警等之公共資源,胡亂提告,讓他們都疲於奔命,沒空去抓真正的壞人。而且,私人之間的口角紛爭,其實應該由任一方自己提告,讓雙方都來法院,爭執曲直,請法院公斷就行了。民事訴訟敗訴之當事人,要支付訴訟費,可以有效防止當事人濫訴。況且,民事訴訟還有強制調解與訴訟上和解等制度,更適合處理這種口角紛爭事件,可以快速達到息訟止紛的效果。如果連對方之律師費,敗訴之當事人,如外國法例一般,也要負擔,那就更好了。有勝訴把握之人,會去請更優秀,收費也更高昂的律師,以增加自己勝訴的機會,讓對方負擔其費用。 這樣的民事妨害名譽侵權行為訴訟,當事人的武器才會對等,訴訟進行才會公平,當事人對於法院判決才會服氣。這比起刑事訴訟之檢察官與告訴人站在同一陣線,法官更由於卷證資料皆先行移送,還未開庭,有罪之心證已成,對被告甚為不利的現況,真的好多了。而且,這種涉嫌妨害名譽罪的案件又都被分為簡易案件,由獨任制菜鳥法官審理,不必訊問被告,就可判決被告有罪,且連判決書都不用寫,用書記官寫的筆錄代替。但其若覺得罪證不足或被告有不罰事由,若要判決被告無罪,很麻煩,還須先裁定改為通常程序,另定審判期日,另以他合議庭審理,還要寫判決書,替其學長們添麻煩。所以,近乎百分之百,這些涉嫌妨害名譽罪的被告,若被檢察官起訴後,都會被簡易庭法官判決有罪,能在二審(仍在同一地方法院,只是換成合議庭來審理)翻案的機率,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被告看到勢頭不好,通常在偵查庭就接受檢察官之當庭勸喻和解了,或者在調解庭就接受調解了。不然後果就是會被檢察官起訴,然後被簡易庭判刑(這就是常見的,這種告訴乃論的微罪,時常發生的原告「以刑逼和」的弊病)。所謂和解或調解,就是和稀泥,被告道歉認錯賠款了事,讓是非曲直埋沒在刑事訴追等訴訟資源與法律規定的不對等上,並不適當。 蓋言論自由為憲法明文保障之權利,而人格權為民法第 18 條所明文保障,因此,言論自由與人格權於民法同受保障。民法第 195 條第 1 項規定 [1] 更明認「自由」與「名譽、隱私」同為私權保護範圍,侵害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2] 。而自由以不侵害他人的自由為限界, 民法第 148 條第 1 項規定,權利不能濫用,亦表明此旨。所以當言論自由與名譽發生衝突時,亦產生如何調和兩者的問題,亦為阻卻違法事由與免責事由的探討議題。
首先,刑事判決對於民事法院並無拘束力,民事法院僅得依自由心證,以刑事判決認定之事實為民事判決之基礎,並應就其斟酌調查該刑事判決所認定事實之結果,所得心證的理由,記明於判決 [3] 。而我國民法對於侵害人格之侵權行為,並未特設免責規定,所以 關於民法之名譽等人格權侵害行為,在法院認定其違法性(有無阻卻違法事由)時,應否斟酌引用刑法之規範,乃為一重要議題 。 [1] 民法第 195 條第1項規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2] 孫森焱,同註 194 。 [3] 最高法院 79 年度第 1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最高法院 50 年度台上字第 872 號判例,最高法院 40 年度台上字第 1561 號判例。 按民事之侵害人格之侵權行為,其構成要件與刑事誹謗罪並不相同,民法上名譽權之侵害非即與刑法之誹謗罪相同。刑法上誹謗罪之成立,以行為人之行為出於故意為限;民法上不法侵害他人之名譽,則不論行為人之行為係出於故意或過失,均應負損害賠償責任,此觀為其請求權基礎之民法第 184 條第 1 項前段、第 195 條第 1 項規定自明。其要件包括:有加害行為、行為係違法、有故意或過失、有責任能力、損害發生、所受損害須為他人權利及有相當因果關係等,此等要件應均屬權利發生要件 [1] (即「有責性」)。 所以,最高法院 90 台上字第 646 號判例表示,『民法上名譽權之侵害非即與刑法之誹謗罪相同,名譽有無受損害,應以社會上對個人評價是否貶損作為判斷之依據,苟其行為足以使他人在社會上之評價受到貶損,不論其為故意或過失,均可構成侵權行為,其行為不以廣佈於社會為必要,僅使第三人知悉其事,亦足當之。』其乃本於行為人之「有責性」為判斷基礎。 又名譽有無受損害,應以社會上對個人評價是否貶損作為判斷之依據,苟其行為足以使他人在社會上之評價受到貶損,不論其為故意或過失,均可構成侵權行為;而所謂過失,乃應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即欠缺注意義務之謂,構成侵權行為之過失,係指「抽象輕過失」即欠缺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而言,行為人已否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應依事件之特性,分別加以考量,因行為人之職業、危害之嚴重性、被害法益之輕重、防範避免危害之代價,而有所不同 [2] 。 所以,民事之侵害人格之侵權行為應有底下六個成立要件:一,有誹謗性陳述或指摘;二,傳達於第三人;三,不實;四,貶損被害人名譽;五,需有故意或過失;六,造成被害人損害 [3] 。 [1] 姜世明,誹謗侵權之阻卻違法事由之舉證責任分配 ─ 一攤血事件,《法學講座》, 29 期, 2004 年 9 月,頁 116 。 [2] 最高法院 90 年台上字第 646 號判例, 93 年度台上字第 851 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 94 年度重上字 397 號判決,最高法院 96 台上字第 35 號判決。 [3] 林世宗, 同註 2 ,頁 10 。 本文認為民法第 18 條第 2 項明文規定以法律有特別規定為限,可以請求損害賠償或慰撫金,且若侵害人格權或身分權的成立,不以行為人之故意或過失為必要,則行為人對其可能侵害他人人格或身分權之言論或行為,實負「無過失責任」,如此可能對於人格權之保護,失之過寬,對於行為人的言論自由或對於其行使合法權利的保障,稍嫌不周。所以,本文贊同受有侵害請求慰撫金請求權之成立,皆須具備民法第 184 條第 1 項前段的要件,即須以行為人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的人格權或身分權為必要。 而在侵權行為的「違法性」判斷上,本文贊同多數學者之見解,基於( 1 )刑法之不罰規定為調和兩個憲法基本權利而設,係具有憲法意涵的法律原則,以及( 2 )基於法秩序與價值判斷的一致性等兩項理由 [1] , 認為雖然民法之妨害名譽侵權行為與刑法之誹謗罪本質上有所不同,但構成侵害(成罪)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前述刑法之不罰規定則應該可以通用,且認為與最法法院 90 年台上字第 646 號判例 [2] 係就侵權行為之「有責性」為論斷,兩者互無矛盾 [3] 。所以,於民事侵權行為之「違法性」判定上,因為民法並無阻卻違法之規定,法院即應引用刑法之不罰規定,包括前述規定於總則之一般不罰規定與分則之特別不罰規定。而此等阻卻侵權行為「違法性」之不罰事由,應係屬於權利障礙要件事實之性質 [4] 。 [1] 王澤鑑, 同註 110 ,頁 45 ;孫森焱, 同註 194 ;江世明,同註 493 ;吳永乾,同註 406 ,頁 80 。 [2] 最高法院 90 台上字第 646 號判例:「民法上名譽權之侵害非即與刑法之誹謗罪相同,名譽有無受損害,應以社會上對個人評價是否貶損作為判斷之依據,苟其行為足以使他人在社會上之評價受到貶損,不論其為故意或過失,均可構成侵權行為,其行為不以廣佈於社會為必要,僅使第三人知悉其事,亦足當之。」 [3] 孫森焱, 同註 181 ,頁 7-8 。 [4] 江世明,同註 493 ,頁 117 。 於民事侵權之兩造訴訟上,依據規範理論之見解,主張權利發生之人應就權利發生要件事實負舉證責任,而主張有權利障礙事由、權利消滅事由及權利抑制事由者,對該等要件亦應負舉證責任,準此,並可得其主觀舉證責任與主張責任之歸屬。所以,於妨礙名譽侵權訴訟,原告依侵權行為而發生損害賠償責任,則其所負主張及舉證責任對象應為:被告(行為人)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其名譽之行為(即誹謗或貶抑言論之表述),與所生名譽損害及因果關係。而權利障礙事由,即阻卻違法事由之事實,係權利發生要件之對抗要件,則自應由主張該對抗要件之被告(行為人)負主張及舉證責任 [1] 。於妨害名譽侵權訴訟,如同其他民事訴訟,被害人(原告)應就加害人(被告,即行為人)的故意或過失負舉證責任 [2] 。所以,於我國法制,關於民事妨害名譽侵權訴訟與刑事侵害名譽訴訟之舉證責任分配,基本上兩者並無不同。 [1] 江世明,同註 493 ,頁 117-118 。 [2] 王澤鑑,同註 417 ,頁 42 。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