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03 10:26:28瀏覽1468|回應0|推薦11 | |
1. 《一代宗師》表面看來說的是詠春拳大師葉問的故事,骨子裡說的其實是王家衛一貫的電影母題(motif):愛情與時光的流逝。 《一代宗師》敘述著動蕩的大時代裡小人物的悲歡離合。 葉問是富家子弟,自幼酷愛習武,是廣東佛山詠春拳大師梁贊的第三代傳人。 這樣的出身背景,與他的師祖梁贊一模一樣。 洪金寶就拍過兩部與梁贊有關的武打片,《贊先生與找錢華》、《敗家仔》,縷述詠春拳的來龍去脈與拳法奧義。是兩部非常精彩的武打片,成就遠大於後來的《葉問》。 《敗家仔》敘述的正是梁贊(元彪飾演)少年時習武的際遇。他這位熱愛武術的富二代遇上了同樣熱愛武術的官富二代倪飛(僧格林沁之子,陳勳奇飾演),因切磋武藝卻結下深仇大恨,梁贊學成全面性詠春(剛柔並濟長短橋並用),終於決戰中大敗對手,一吐怨氣。 《一代宗師》中葉問自述40歲之前不愁吃穿,一心習武。 抗戰爆發,佛山淪陷,葉問嘗到了家破人亡的苦澀滋味。 王家衛無意於在葉問身上著墨民族主義,(像《葉問》那樣),他只是帶出了時代背景。抗日的題旨交由一線天與宮二去發揮。 1949年中共得天下,多少英雄豪傑離鄉背井南渡(或香港或台灣),逃避熾烈赤燄。 葉問、宮若梅、一線天都來到了香港,在異鄉憑藉本事赤手空拳闖出一片天地。葉問與一線天都是以過江猛龍之姿技壓地頭蛇,在香江開館授徒揚名立萬。 葉問的際遇尤其教人觀之黯然。 他和髮妻生離時猶在她手心寫下"郎心自有一雙腳,隔山隔海會歸來",然而她終於病死於家鄉,葉問終其一生也不能回歸家鄉。 他只能憑藉著一身好本領謀生,堅持著武術人的原則傳授詠春拳。 開頭和結尾都是他的名言:功夫兩個字,一橫一直。 有人認為詠春因他而盛,卻也因他而止。 然而王家衛卻在末了打出字幕:詠春因葉問而盛,傳遍全世界。(是他說的,"有燈就有人"。) 那群習武學生中,年齡最小長相機伶的男孩應是李小龍。王家衛對此並不強調。當然,詠春傳遍全世界,李小龍功不可沒。 另一位傳揚詠春的功臣應是洪金寶。關於詠春的電影,他拍出《贊先生與找錢華》、《敗家仔》這兩部叫好叫座的傑作。洪是《葉問》的武術指導。 2. 《一代宗師》中葉問的功夫剛柔並繼,長短橋並用,一如他的師祖梁贊。 原是抗日鬥士的一線天則純走剛猛一路,八極拳出手絕不留情。 張震在王家衛的電影中總是飛揚著神采,《春光乍現》如此,《愛神-手》如此,《一代宗師》亦復如此。 《一代宗師》中一線天與舊組織人馬決戰的場面,豪氣干雲英雄氣慨顯露無遺。吳宇森動用了千軍萬馬想要呈現卻不可得的英雄氣慨,王家衛舉重若輕卻光芒四射地達成了。 若說一線天的八極拳是剛,則宮若梅的宮家六十四手自然是柔。 她與葉問的過招,她與叛徒馬三的決鬥,在在展示了見招拆招、借力使力的精妙。 雪地中演練六十四手的一幕,絕倫的清麗中帶著一絲淒涼,這門功夫終成絕響。 3. 宮若梅在香港與葉問久別重逢時說:"我在最好的時候遇上你,那是我的運氣。" 這句話讓我想起沈崇文寫給張兆和的情書/情詩: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然而宮若梅在最好的時候遇上葉問,後者卻已使君有婦。再相逢時彼此都歷經了一番滄桑,歲月其不淹兮... 錯過與遺憾,正是王家衛作品一再呈現的母題。 對宮若梅而言是錯過,對葉問則未必。葉問念念不忘的是老家的妻子,在山河變色時他必需逃難至香港,被迫與妻子生離終而是死別。 對於宮若梅的表白,葉問的表情是訝異,回話則是避言感情只談功夫。 《一代宗師》的結束,呈現著一份莫可奈何的哀傷。在煙霧飄搖中,葉問靜靜地坐著沉思,回想往事,他沒有不勝唏噓的感喟,有的只是確切的認知,認知到"功夫,兩個字,一個橫一個直。" 大巧似拙,大成若缺。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