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05 03:05:18瀏覽1994|回應5|推薦16 | |
引用文章陸一胎化 夫妻吃年夜飯得趕攤 年夜飯,到那裡吃? 這不是廢話嗎,當然是回家吃!回爸爸媽媽的家吃!一家團圓,這是傳統,不是嗎? 問題是,回誰的爸爸媽媽家啊? 大陸一胎化,台灣少子化,一對夫妻都是獨生子女,來自兩個家庭,去了老公的娘家,就去不了老婆的娘家。如果兩家都去,那就得分時間,年夜飯,變成了年午飯,而且年夜飯,豈只是一頓飯而已。吃完就走,豈不太失去了氣氛嗎?誰去家,留誰家呢? 一胎化,少子化以後,人口的壓力減低了,個人食衣住行的資源都無形加大了。可以這麼做: 一。老公的娘家,老婆的娘家,和夫妻兩人的家,這三戶人,每年輪流作東,一起到某一戶去吃年夜飯。吃完後,若有空間則留下睡覺,或者自由回家。 二。三戶人一起到飯店去吃吧! 三。安排在遊覽地去吃吧,看自己經濟狀況,順便在當地度年假,住個幾天。 這麼做,全家團圓的傳統維持了,氣氛也保留了。 ================= 陸一胎化 夫妻吃年夜飯得趕攤 「我們家的年夜飯就像足球賽,要分上半場和下半場」,結婚5年多、目前在上海徐家匯一家台商餐廳工作的大陸員工小李這樣說。 小李說,今年不算,他結婚以來已經吃過5次年夜飯,卻有4次和足球賽一樣,一個半場帶著老婆回自己父母家吃,另一個半場則被老婆帶著回岳父母家吃,前後順序有時不同,但一定是像這樣趕攤吃年夜飯。 大陸實施一胎化政策,至今已超過30年,政策實施頭幾年出生的獨生子女,如今已進入適婚年齡。的確,年夜飯只要兒子或女兒沒回家,真的就只有老夫妻倆四眼對望,吃起只有兩個人的年夜飯,毫無團圓的氣氛。 「吃不了多久就要走,你不知道那感覺啊」。小李說,小倆口吃著年夜飯,不但得注意看手錶,還得等著接岳父母或自己父母催著要夫妻倆過去的電話;早走,對不起這邊,晚走,對不起那邊,既左右為難,又於心不忍。 吃不了年夜飯,有些夫妻就想出大陸人戲稱為「年午飯」這個方式,試圖解決問題。 所謂「年午飯」,說穿了,只是把小李吃年夜飯的「上下半場」制,改成「午場晚場」制;也就是說,除夕當天,午飯若在娘家吃,晚飯就在婆家吃,反之亦然;這時,中午場的年飯,就成了「年午飯」。 小李表示,他的一些同事,的確有人採用「年午飯」方式解決問題,原因除了一頓飯可以吃得比較盡興,不必趕攤,也因為不少夫妻的婆家和娘家相隔較遠,車程就得好幾個小時。 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嗎,並沒有;畢竟,華人過農曆年,重視的仍然是除夕當天的晚飯,而非午飯。「吃到午飯的那一邊,到了晚上吃飯也不好受啊」,小李無奈地說。 幾個小時車程可以到的地方,除夕可以吃午場、晚場,那麼超過6、7個小時甚至10多個小時才能到的地方,怎麼辦呢? 「今年在我家吃、明年去他家吃」。在蘇州一家台商企業擔任總務、來自浙江的小黃說,她的丈夫是湖南人,若要在除夕當天輪流吃飯,即使搭飛機也趕不到,只好1年去娘家、1年去婆家吃年夜飯了。 「年夜飯還能吃到一半趕去別家吃?這怎麼吃啊」,小黃聽到小李的案例,先是不禁笑了出來,但她接著又說,這樣算幸運的了,至少倆口子的父母,都能和子女吃上半頓飯,比她強多了。 一胎化,雖然有效減少了中國的人口壓力,卻讓許多年輕人沒有了兄弟姐妹,也讓許多年輕夫妻得趕場吃年夜飯,更讓許多步入中老年的夫妻,有時得孤獨地嚥下沒有兒女陪伴的年夜飯。 【2011/02/04 中央社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