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20 19:26:47瀏覽4767|回應13|推薦12 | |
引用文章消費券除罪了! 消費劵發放首日,就有超過百分之九十被領走,也就是將近八百億元的現金代用劵一下子直接釋出市面,這會造成的消費熱潮是可以預期的。但是若只是因為這樣,就認為消費劵是個正確的政策,會對經濟有幫助,則未免也言之過早,而且欠缺考慮。 本來過年前就會有一波消費潮,消費劵在此時發放,只不過是把這個消費潮提早和集中起來而已,忽然間有超過二千萬的台灣人同時拿到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劵,這一兩天的消費熱潮,本來就是可以預期的。馬政府選在此時發放消費劵,要的也就是這個效果,創造出一種經濟繁榮的現象,讓老百姓爽一下,間接提升他的肯定度。 人本來每天都在消費,消費劵造成集中消費現象,怎麼能以此認定有助長期景氣呢? 至於消費相乘的理論,本來就站不住腳,也沒有事實根據。政府的支出本來就算成GDP的一部份,為了發消費劵,政府舉債八百五十多億,這些債還是要由百姓來還的,預算是互相排擠的,因此政府可以因此少做八百五十億的事。老百姓表面上賺了三千六百元,事實上這些錢本來就是他們的,但是將來他們卻要為政府連本帶利的還,另外政府還可以少做事。 老百姓虧大了!更糟的是吃虧還以為佔了便宜。 另外花錢救景氣的理論,也是有待商榷的,這是經濟學家沒有共識的東西,台灣人卻好像個個都被洗腦了。 如果花錢愈多,經濟就愈好,大家就會更有錢,那大家都該去借錢拼命花,想要什麼就買什麼,根本不需要節省;而政府也應該揮霍無度,不必控制預算才對。這樣豈不妙甚?有這種道理嗎? 真正的道理大家都懂,是經濟愈好,大家口袋裡有錢,花錢當然也就會大方。經濟不好,大家口袋裡的錢變少,花錢當然應該要儉約。 人每天都在消費,也每天都在生產。景氣不好,原因很多。日本經濟不景氣已經十幾年了,美國經濟學者一天到晚跑去教日本人要儘量消費(其實是浪費),日本人還是一樣的節約,結果是經過了十幾年的不景氣,日本人一樣富有得很。美國鼔勵消費,甚至借錢消費的結果是,創造了一時表面的榮景,然後就是個人的房子、工作、和收入都減少,甚至沒了。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連銀行都要倒閉。 看看日本和美國的例子,台灣應該要走什麼樣的路,還不夠清楚嗎?馬政府的消費劵,是把大家往美國的壞路去走。一個疲倦的人最重要的是讓他休息,這樣他才能有力氣和精神走更遠的路,今天不給他休息,反而讓他吃興奮劑,結果會怎麼樣,大家可想而知。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