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7/06 06:38:49瀏覽2704|回應0|推薦40 | |
佛家核心思想之一的「【真空】【妙有】」,一般是反轉過來觀察,即我們首先認識到這個花花世界,接著又觀察發現到「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的變化無常,就此「生住異滅」的無常現象,我們會想進一步的追問,即想要探索現象背後的終極目的,如印度世界的所謂釋尊得到了「性空假有」的真理,亦即「真空妙有」,而於可見現象背後的終極原理,也如廣欽老和尚所說的「沒來沒去,沒什麼代誌(事情)」(註1) 我們見識到的花花世界,是那麼的真實,是那麼的逼真,乃至於我們很少不會被該滾滾的紅塵所迷惑,那是「假有」的妙用,簡稱為「妙有」,即眼睛可見的「有來有去」,我們面對所有的該栩栩如生,也都深信不疑。 就「有來有去」映射到人類群居的生活領域,乃至有「駕馭牛馬成就文明」的深遠動機,中國的荀子在王制篇第九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註2) 日常生活中,一般也常說「禮尚往來」,該「禮尚往來」與探索人生終極的「有來有去」,於某個角度是可以有互相補充(互補)的意義,即俗稱的「互惠原則」,一般也常與「平等」這兩個字相互連結,即說「平等互惠原則」,而所謂平等互惠是對互惠彼此的雙方來說,對於其他的路人甲乙丙,即成為不平等差別待遇的正當理由,就此角度來看,與儒家主張性惡的荀子思想似又不謀而合,如在註2引用的「堅持不平等」,也與儒家所謂「愛有親疏遠近」的倫理差序格局頗有相符之處。 德國康德說不能將別人當作工具來使用,而應該基於人性尊嚴的將別人視為的目來看待,也是平等互惠原則的來源之一,又道德心理學家皮亞傑於分析兒童社會化的發展過程有所謂的「他律」與「自律」,前者(他律)是服從於大人的權威,是垂直的關係,後者(自律)是同儕互動的平等關係,即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原始認知,即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的大人命題,例如小孩之間有關玩具的借用分享或零食的交換。(註3) 我們要生活在這個世界,於所謂的「無常」來臨之前,難免也是處於無常變動的狀態,即「一切都是空,一切都在變化中。」於此變動中我們也學會「禮尚往來」及「平等互惠」的生活方式,而這個生活方式更是超越國界而成為世界性的原則,不管是國際公約的,還是國內法規定,例如我國憲法的第141條就說「中華民國的外交,應本獨立自主的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土地法第18條也說:「外國人在中華民國取得或設定土地權利,以依條約或其本國法律,中華民國人民得在該國享受同樣權利者為限。」其他的林林總總,應該還有很多……。 據此證明「妙有」界的「有來有去」,而佛家所謂的「妙有」,又與西方哲學的所謂「現象」頗為相近。 總結來說,於尚未涅槃之前,我們都「不能像佛陀般靜坐於蓮花之上」(註4),而必須要遵守約定俗成的所謂「平等互惠」,即相互關懷,彼此照顧,才能在社會上生活得好,那是「有來有去」的真諦;至於探究人生終極歸屬的命題,則另有廣欽老和尚的「沒來沒去……」,適足安撫不安、恐懼的憂慮,那是「性空」的範疇,也如相近於西方哲學的「本體」。 註1:沒來沒去 https://www.ddm.org.tw/maze/144/7-4.htm 註2:荀子論不平等 https://kknews.cc/zh-tw/n/pvr3kep.html 註3:互惠原則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2585/ 註4:塵緣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