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5/04/03 17:55:03瀏覽1418|回應4|推薦17 | |
中華民國要實施募兵制了,將來國軍會是什麼樣,誰也不知道,給這麼高的薪餉能不能激厲 "好男兒要當兵" 的志趣,也沒有人敢說,但眼前可以預料的是國防負擔會增加很多,而當兵將是窮人家子弟的出路與希望。 國防部自民國 87年起著手推動國軍精實案,到了 92年開始招募志願役士兵,一直並不順利,一方面可能受傳統觀念: "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 的影響,另方面也是因為在現今社會中,軍人地位相較低下,待遇相較偏低,沒有什麼前途可言。 為了提升從軍的誘因,政府從 104年 4月起,發放 「戰鬥部隊加給」,上尉及以下官士兵每月薪餉可增加新台幣 3000元或 5000 元,戰鬥部隊的一位二等兵每月約可領到 3 萬 8600餘元,比目前一般軍人的薪餉要高出許多;行政院也同意發放「留營慰助金」,志願役士兵服役四年屆滿後,若同意簽約繼續留營服役一年至二年,可領 1萬 7000元、3萬 3000元或5萬元的薪餉。 這樣的薪餉乍聽之下,似乎非常誘人,但是否真的能夠吸引年輕人加入國軍,或鼓勵志願役軍人延役,可能很難講,主要是因為現在台灣一般家庭普遍日子過得不錯,還有不少人家的孩子就算不工作也能開法拉利跑車,經常泡夜店,跟那些為了 22 K 月薪做得要死要活的年輕人完全不同,此外,他們的父母既然對徵兵制嘖有煩言,也不會因為調高軍餉而願意讓自已的孩子去當兵。 在這種情況下,恐怕實施募兵制之後,只有那些窮人家的孩子或走投無路的年輕人,才會接受招募加入國軍,要提高國軍素質也許就變得很困難了;另方面,也很可能產生像目前美國的不良社會觀感一樣: 只有窮人家的孩子才願意去當兵,不然就找不到出人頭地的機會 。 目前全世界,根據維基百科,有 105 個國家沒有徵兵制,主要國家包括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澳洲等,亞洲國家有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中國大陸。美國平時募兵,國家有需要時,恢復徵兵。 為了募足兵源,美國在許多地方都設有募兵服務處,並以電視及平面廣告鼓勵青年從軍,另從軍事相關學院培養軍中人才,提升軍伍水準,在這種情形下,必須花費龐大的軍事預算。美國募兵要靠愛國情操、宗教信仰和榮譽感維持軍紀和戰力,中華民國實施募兵制後,能憑什麼維持軍紀與實力 ? 早年中華民國實施徵兵制,以國家、領袖、主義、責任和榮譽維護國軍軍紀與戰力,一旦實施募兵制之後,士兵與軍隊變成了雇傭關係,所募集的軍隊與安史之亂時招募的勤王軍、劉備討伐黃巾賊所招募的義軍、或曾國藩為了敉平太平天國洪楊之亂招募的湘軍都不相同,幾乎可以斷言會改變目前軍中的生態,這樣的國軍是否還能以保國衛民為職責,是否還能打仗,恐怕也令人疑惑。 事實上,中華民國在民國50年初就曾施行過傭兵制,那時為了反攻大陸,曾經招募過一些願意為錢賣命的人,組成「反共救國軍」,以小部隊編組,經常出動突擊大陸沿海據點,這些軍人有的是軍中的一些痞子,有的是亡命之徒,他們之中,有些人未受過正規軍事訓練,但卻狠勇善鬥。 記得在台北市中華路南區憲兵隊服役時,數度在轄區內的新公園 (現在的二二八紀念公園)內逮捕過一些所謂反共救國軍軍人,他們在那兒騷擾路過的女人,喝酒滋事,不過他們被部隊領回後,似乎都沒有受到任何處分,而且每一次被帶到憲兵隊時,發現他們又升了官;據說,如果他們出勤渡海去攻打共軍,只要沒被打死或或被捕,回來後就能升官、領獎金,就某種程度來說,他們幾乎是為錢賣命,跟愛不愛國沒有關係。 寫到這兒,正好看到電視報導說,桃園龍潭陸航六0一旅第二攻擊隊副隊長勞乃成,於藝人李蒨蓉全家去探訪基服役的朋友時,竟邀她進入基地,還讓她坐進了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駕駛艙,李蒨蓉把照片貼上臉書後,才讓軍方發現這件事,結果勞乃成只被記了三次申誡。 這樣的荒唐事情在改成募兵制的國軍中,極有可能不斷發生。 軍隊其實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團體,不能像開公司或辦工廠,員工不夠了,就提高薪資多找一些人進來;由是可知,若是沒有好好規畫就開始募兵,恐怕會有很大的問題。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