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吳思華風骨凛然
2015/08/01 16:42:32瀏覽4097|回應2|推薦32

"我下台,誰負責? " 教育部長吳思華的這句話,應是那麼些年來所聽到,最有風骨的一句話,充分反映了作為國家大臣的擔當。

原本以為他是一位文弱書生,或是只曉得奉公守法的一位公務員而已,那知道他竟是如此地展現了忠於職責的勇氣,像這樣一位教育部長,大家應為他喝采,為他鼓掌,為他歡呼,更為國家慶幸得人。

作為一位政府的部會首長,本來就應該為自己的決策負起責任,不能因為外界的反彈,或來自上級的壓力,就畏懼退縮,也不可因為稍稍不如己意,遇到阻礙,就掛冠求去;以前,曾有若干部會首長,因為政令難以推行,因為得不到上級的支持,因為在立法院飽受羞辱,就辭官而去,留下一個爛攤子和一大堆問題。

吳思華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政治是零和遊戲,但教育不能這樣;而事實上,他並不那麼堅持自己的理念,微調課綱早於去年2月他就任以前就公告施行了,做了教育部長後,因為明白微調課綱的爭議很大,他一方面努力進行溝通,同時也於今年6月 5日決定,新舊課綱同時付諸施行,讓學生自己選擇,從理解社會的不同聲音,找出化解的途徑。

然而反對黨的政客卻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們堅持的史觀,同時也希望藉由反課綱活動,取得政治利益,所以就致力鼓動與協助學生反對課綱微調。

這樣的做法其實跟毛澤東搞文化大革命是一樣的手法,幾乎呈現半瘋狂狀態的紅衛兵在毛澤東那些人的蠱惑下,高喊著 "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 的口號,展開了打砸燒搶的造反運動,一些盲從的學生跟著去串連,把大陸弄得遍地狼煙,破敗不堪,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一位部落格主在他的文章中談到,當初鬧 "太陽花抗爭"時,他的外甥曾要求父母給錢去參加,但當他問外甥究竟懂多少服貿內涵時,發現外甥根本一無所知,只是被鼓動、慫恿之下,去湊熱鬧而已。同時,這位格主在新店一所高職任教的太太發現,那些平日在課堂上吃東西、打瞌睡的學生,竟突然關心起歷史來了。

那些在教育部前廣場抗議微調課綱的學生裡,有多少真正瞭解們抗議的問題在那裡 ? 那些中學生血氣方剛,不惜作烈士,讓那些政客踏著他們的鮮血前進,這樣的行徑跟當時的紅衛兵又有什麼差別 ? 難道願意像那些紅衛兵一樣,經過了一些歲月後,再來悔悢自己的愚昧無知 ?

再說了,那些連字都寫錯的學生憑什麼要吳思華下台 ? 那些造反的學生就代表了台灣的未來嗎 ? 他們憑什麼認定舊課綱才是正確的史觀 ?

更可恥的是那些教育界的歷史學者、教授,他們原本可以憑他們崇高的聲望與地位來排解這樣的紛爭,誰曉得他們不是本來就有所偏頗,昧著學術良心支持政客,就是因為膽怯,怕被捲入政治爭議中,而畏縮不敢出頭,讓吳思華一個人去面對排山倒海的抗爭。

談到那些中學生的無知,其實並不意外;我有一位大學女同學,原來還因為同窗四年,維持著一點禮貌的情誼,那曉得在一次無意的討論中觸及統獨問題,竟然變成了陌路。這位女同學認為,"台灣獨立建國"一定能受到全世界各國的支持,即使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承認 "台灣國",台灣物產富饒,關起門來,一樣過日子。

假如一位受過大學教育的人都會被政客操弄到相信 "台灣人可以關起門來過日子",那麼那些平日不好好唸書、原本人格發展不健全的中學生,就更容易成為政客愚弄的對象,而被蠱惑得嚴重的,就會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認了。

吳思華對那些學生感到難過,也很無奈,他努力試著跟反課綱學生溝通,但正如台大政治系教授石之瑜所說,反課綱是信仰,無法規勸或講理,在這樣的情況下,有識之士要站出來,力挺吳思華。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zongchuhu&aid=26967326

 回應文章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02 19:05
就是無聊的議題。

鄧麗君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02 10:31
~版主,此次「課綱微調爭議」不僅是「無謂、無稽」,最是「無聊」吧!
因為那只是個「綠鬥藍」的假議題,台獨勢力如「北社」、「公投盟」、「台聯黨」等是此番2016大選前哨戰的「始作俑者」,「台灣命盡黨」和「王關說院長」之流的投機政客們因而「見獵心喜、推波助瀾」!
腦殘的台灣「小屁猴」已無腦可洗,淪為綠營政客的芻狗!反正別人的小孩死不完!
不過「冤有頭、債有主」,到時把這筆「混帳」算在「暴力小英Wonky空心蔡」頭上就是了。她逃不掉的、也無處可逃!

~老美CIA在1980年代暗地裡資助「蓋達」組織,以之對抗侵佔盤踞阿富汗的蘇聯軍隊。廿年後的2001年9月11日,「蓋達」組織轄下的恐怖分子終於在美國本土上予以痛擊,陪葬的是三千無辜的平民。這就叫「養虎遺患」。
所以說「人算不如天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所謂「鬥」人者,人恆「鬥」之!
天道好還、報應不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1960年代大陸「文革」時期這樣的例子看得太多了!
歷史的殷鑑不遠,寄語一般台灣人民,尤其是像沈富雄這樣的社會中堅人士,要檢視自己的「良心」,不可「見獵心喜、推波助瀾」,短視得只看到眼前的「政治利益」,反被一群理盲腦殘的台灣「小屁猴」以及躲在他們背後以其自身絕子絕孫的「極端意識型態」鼓動操弄的「有心人士」,搞得「團團打轉」、鬧得「頭昏腦脹」。
「明天過後」,太陽還會升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台灣小老百姓的日子還是要一天一天過的。
吳育剛(tzongchuhu) 於 2015-08-03 10:02 回覆:
謝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