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12 15:05:00瀏覽685|回應2|推薦4 | |
最近老譚寫了一篇「我們常常沉醉在民族優越感裡」,我當然也跑去留了一段話。不過這不是我關心的議題,我是想分享我跟孩子的數學互動。不是算術互動喲 ^^ 我留言裡有提到「我看過我孩子的課本,其實台灣基礎教育有在教導數學。只是大家用算術來處理草草了事罷了。所以,嚴格來說,算術和數學在基礎教育文化上以及普羅人民生活需求上,幾乎是等價的字眼。關於這點,我認為不用強求。不一定要去強迫區分,因為區分後也沒人會去用操作它。」 有一天我聽到我孩子在說:「...這是陷阱題...」就偷瞄一下題目(我當然不記得題目囉^^)心理就有譜了。什麼譜呢?原來所謂的陷阱不是陷阱,如果用數學來看。用算術來看,就是陷阱。對數學來,世間的問題是其來有自、有因有緣的、不會無故存在。用算術來看,學生的題目自是極盡扭曲為能事。 於是我找孩子來跟他分享以下的訊息。(因為不記得題目,所以只用抽象說法)我說, 在日常用算術協助了解、剖析、解決問題過程裡,每一行的解法都是有意義的。每一行的計算式的表示過程就是一個人解決該題目的思緒。那是系統性、有條有理、前後分明、因果相連的。有時候式子內的加減乘除可以前後交換,有時候可以上下式子前後順序可以交換,但是常常是不可以的,因為你換過後整個意思完全變樣,甚至完全不合因果、不合邏輯的。 簡而言之,這種過程的描述關係到系統性的表明就可以算是一種數學的表現。所以,要是學校老師教導學生時,完全以得到答案為依歸,有時故意以不合常理調動表達順序、甚至改變一些字去造成誤解的可能,其實是害了學生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教法是不合情理、不合邏輯、不科學的。 當我跟孩子分享這樣的看法後,他們經過練習就可以試著用口語明白說出問題的狀態及解題的過程。我相信能明說問題是一個人一生很重要的溝通能力,這是教學老師所必須要明白的,而切入孩子教育的時機就在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場合裡。 所以,各位父母師長可以試試看讓「孩子學習算術時,過程一定要用筆在紙上寫下每一步驟而不要用心算,更不要用計算機算。那孩子一生的獲益將是隨他們長期善觀察而馳騁天際無窮無盡的。」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