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常常沉醉在民族優越感裡
2009/08/09 20:56:13瀏覽4729|回應39|推薦24

引用文章王正方:優秀的民族懂得尊重

  很少人願意真誠的面對自己民族的缺失,或者說我們的族群裡,有一群人是篤信所謂的「大中國主義」,這些人傳誦著無數中國人的「優點」(是他們所認為的優點,與事實無關),於是很多人就相互吹捧,更多人就沉迷在那股飄飄然的感覺。但是只要你提及與這些敘述相違背的事實時,那麼你可能要面對非常無情的批判,而非理智的探討。

  筷子,一個中國人不斷引以為榮的工具,自己仍是孩童時,就聽長輩提起中國人是多麼「文明」的,因為我們不會把刀叉拿上桌子,我們只用筷子,野蠻人才把「武器」端上桌,還有更不文明的事──直接用手抓。直到長大成人,仍就被這種似是而非的觀念所束縛,無法掙脫,直到和外國人共用餐,共同討論一些工作,這時才發現,其實沒有「文明」和「規矩」的是中國人,一個文化古國,我們只是把一大堆不能用或不願意用的禮節寫在書上,供那些書呆子讀,結果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禮經,我們真的比較有「禮」嗎?這個問題有幾個人仔細想過。

  數學,這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一個朋友的表妹從美國回台來玩(很久很久以前),當年這位女孩子剛考上一所很好的大學(長春藤名校),大伙兒被迫陪她吃剉冰,她堅持非吃不可,因為她想了十幾年,離開台灣十幾年,朝思暮想就是剉冰,席間我問了一個笨問題,得到一個我終身難忘的答案。

  我問她:你在學校數學一定很好。
  她回答說:剛去時,國小我數學超棒的,國中還不錯,高中有點吃力,聽說大學中國人的數學不怎麼樣!
  心想:不會吧!

  多年後,從一篇研究報告得到一個更深入的答案,中國人是算術好,因為中文屬於單音節的語文,背九九乘法表用中文比英文簡單多了,所以中國人的算術好,是因為語言的關係,不是因為基因特別好的關係──我們是全世界數學最棒的民族,這是個美麗的謠言。真的,我們只是算術好(很會算一加一等於二),數學真的特別好嗎?不知道。(數學的含蓋面太高了,不是我這種人可以理解的。)

  當年柏楊寫了本「醜陃的中國人」,這麼多年過後,我們是越來越醜,還是越來越美,我想大家的答案可能會落差很大。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ster&aid=3210150
 引用者清單(1)  
2009/08/11 17:18 【思考者的網誌】 華人有嚴重無名的自卑感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这也能当例子?
2009/08/17 06:45
作为海外华人,可以说明的是在工程系里,印巴人和中国人就是比白人多。甚至与材料化工等专业,一个研究生实验室里全是中国人。中国人数学不好极象是为了逃避自己数学不好而把错误归咎于天性的说辞
老譚(loster) 於 2009-08-17 10:19 回覆:
我指出"中國是數學最好的民族"是個美麗的錯誤,並不代表中國數學不好,如同考試沒考到全班第一名,考個第十名也不錯,問題是明明不是第一名,為什麼硬是自稱考了第一名。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千年前
2009/08/16 11:15
表中所列漢朝的GDP,我對之並沒什麼信心.宋朝的也有點不信.然而自明朝以降的數字,因離現代不遠,應該較為可信.此外,史書中有稅入數值,或可依此來推測GDP.
當然,若根本不信那些數字,那就沒什麼好說了.

洪武二十六年,官民田總八百五十萬七千餘頃.夏稅,米麥四百七十一萬七千餘石,錢鈔三萬九千餘錠,絹二十八萬八千餘匹;秋糧,米二千四百七十二萬九千餘石,錢鈔五千餘錠.
老譚(loster) 於 2009-08-17 10:15 回覆:
我不是懷疑這些數字,而是其他區域的數字如何得知,你可以換算一下,明朝時期歐洲的情形如何,如果沒有記錯,黃仁宇在東海大學的演講曾指出,當時英國一年稅收與明朝約略相當,但人口不足中國的十分之一。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畝產萬斤
2009/08/16 04:15
明朝GDP佔世界的三分一?史書記載,明朝末年,天災人禍,人相食.當母烹其女、夫妻相食、兄弟相食、父子相食的時候,GDP仍有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有人信嗎?

崇禎元年,陝西饑,延、鞏民相聚為盜.
二年,山西、陝西饑.五年,淮、揚諸府饑,流殍載道.
六年,陝西、山西大饑.淮、揚洊饑,有夫妻雉經於樹及投河者.鹽城教官王明佐至自縊於官署.
七年,京師饑,御史龔廷獻繪饑民圖以進.太原大饑,人相食
九年,南陽大饑,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饑.
十年浙江大饑,父子、兄弟、夫妻相食
十二年,兩畿、山東、山西、陝西、江西饑.河南大饑,人相食,盧氏、嵩、伊陽三縣尤甚.
十三年,北畿、山東、河南、陝西、山西、浙江、三吳皆饑.自淮而北至畿南,樹皮食盡,發瘞胔以食.
十四年,南畿饑.金壇民於延慶寺近山見人云,此地深入尺餘,其土可食.如言取之,淘磨為粉粥而食,取者日红.又長山十里亦出土,堪食,其色青白類茯苓.又石子澗土黃赤,狀如嚢肝,俗呼「觀音粉」,食之多腹痛隕墜,卒枕藉以死.是歲,畿南、山東洊饑.德州斗米千錢,父子相食,行人斷絕,大盜滋矣.


可以參考一下這個網頁,別相信畝產萬斤的謊話.愛國人士為了表演愛國,啥話都說得出口,甚至搞出畝產十三萬斤的笑話.為了圓謊,愛國人士硬是將大米舖在地上,讓俄國佬見識見識,以示畝產萬斤洵非虛言,把俄國的技術人員唬得一楞一楞的.

愛國人士之言不可輕信.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regions_by_past_GDP_%28PPP%29 
老譚(loster) 於 2009-08-16 10:36 回覆:
這個GDP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些GDP如何推算出來的,這才是重點。
中國人不但會做表面現象,外國人也因不了解中國的"文以害義"習性,把"膏腴萬畝"當成真的一萬畝計算。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
2009/08/14 22:48
现在还在记挂满清那三分之一GDP的人,大概不知道,中国GDP长期处于世界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地位,满清在将西藏,新疆,蒙古等地的GDP计入后,才达到这个标准,而明朝在未将上述地区计入的前提下,GDP最低也是三分之一,最高时达到世界的58%.更不用说之前的宋朝,唐朝,汉朝了.
老譚(loster) 於 2009-08-16 10:31 回覆:
我確定你的資料和講法有誤,你去看一下黃仁宇的"未來中國的出路",黃仁宇是研究明代財稅制度的專家,我們的GDP佔全球的比例多少?算得出來的人,應該頒個諾貝爾獎給他。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喪權辱國
2009/08/14 22:13
提到滿清僅會想到喪權辱國者,大概不知道鴉片戰爭之前,中國的生產力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老譚(loster) 於 2009-08-16 10:27 回覆:
不知道資料引自何處。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谈一谈柏杨及民族自卑
2009/08/14 16:20

时至今日,柏杨老先生的观点,文章被海外反华势力,民运,台独所用,对他们来说,用中国人自己写的文章来打击中国人的自信心,堵上中国人的嘴,是天下间最完美的事了。今时今日,中国人读起柏杨的文章,仍然觉得书中所说的“中国人的劣根性”在自己身边确实存在,他们真的误认为中国人在民族性及文化上是有先天缺陷的。但他们不知道,那些所谓的国人的劣根性,其实只是人的本性而已,自私,贪婪,欺骗,无知……他们也同样不知道,在物质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条件下,把两种文明放在一起比较是不公平的,更是不客观的。当柏杨先生在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时,是否知道20世纪初的英国人还在伦敦的大街上随地吐痰呢?柏杨先生是否看见了美国人的贪婪导致了全球的金融灾难呢?柏杨先生是否看到民主的美国,当布什要发动一场伊战时,他是怎样欺骗自己的人民的呢?

事情发展到今天,尊敬的柏杨先生,您在九泉之下是否该对自己的想法有些许的反思呢?那些归依在柏杨"丑陋中国"派门下的信徒们,你们何时能真正觉醒呢?

老譚(loster) 於 2009-08-16 10:26 回覆:
打那麼多字是個辛苦的工作,不知道也不能理解為什麼你如此主觀的認定我是自卑的。
只想請教你一件事,如果一個人反省自己的民族有什麼缺點,這代表什麼?自卑感作祟嗎?反省,當然是反省自己,那有整天在反省別人的。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谈一谈柏杨及民族自卑
2009/08/14 16:17

当您写出〈丑陋的中国人〉时,其效果能与〈丑陋的美国人〉相提并论吗?您的书只是在起相反的作用,让中国人越来越自卑,而不是在做自我提升。究其原因,无非您心里有个“魔”,这个“魔”叫做自卑。这从您自己的书里,我们可窥见一二。列如,“中国人近两百年来,一直有个盼望,盼望我们的国家强大,盼望我们的民族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但是,多少年以来,我们一直衰弱,我们一直受到外人的歧视” “五六岁的时候,大人就对我说:“中国的前途就看你们这一代了!”我想我的责任太大,负担不起。后来我告诉我的儿子:“中国的前途就看你们这一代了!”现在,儿子又告诉孙子:“中国的前途就看你们这一代了!”一代复一代,一代何其多?到哪一代才能够好起来?” 不难发现,那个大时代所发生的一切造成了您思想中的民族自卑与消极。当然,鲁迅先生也跟您一样有这种消极的思想,那是你们那个大时代的环境所造成的。但是他与您有一点不同之处,那就是虽然鲁迅写了许多批判中国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但他认识到自己“是黑暗的,是痛苦的,消极的,在当时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是悲观的”。而柏杨先生似乎并无这种认识。您仍然没有认识到自己思想中的阴暗与消极对我们中国人是有害的,您仍然固执的认为“崇洋有什么不可以?"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谈一谈柏杨及民族自卑
2009/08/14 16:16
柏杨先生说他写<丑陋的中国人>是受了美国人写<丑陋的美国人>,日本人写<丑陋的日本人>之启发.但是,《丑陋的美国人》与〈丑陋的日本人〉并未在美国日本流行开来,也没几个人看过.而您的<丑陋的中国人>在华人世界大肆流行,让中国人都来否定自己的民族,否定自己的文化,从这点看来,柏杨先生,您无疑是成功的.把人类的贪婪,自私,愚昧的通性,全部归结为中国人的独特的劣根性,是您的一绝.把古代中国封建王朝拿来与西方现代文明做纵向比较,又是您的一绝!为何您不把中国封建王朝与欧洲中世纪做横向比较呢?更甚者您居然因为看到一幅油画,里面把路易十四和一些王公大臣并排而坐,而中国封建王朝有君臣之礼,您就得出结论:中国专制政治比西方专制政治更落后!您知道路易十四要求仆人递给他一杯水,中间要行几次礼吗?!


柏杨又说过,“有位美国人写过一本书《日本能?为什么我们不能?》,并没有人说这位教授崇洋媚外。由此可知,酱缸文化太深太浓,已使中国人丧失了消化吸收的能力,只一味沉湎在自己的情绪之中。”您或许忽略了美国人能自我批评,首先是他们并不自卑。当美国人对日本投下原子弹时,当美国大兵可以在日本不受当地法律约束时,当美国可以轻而易举逼迫日圆升值时,美国人确实有这个自信,批一批自己人,写几本这样的书,也无妨。但是中国人不行,特别是柏杨先生您那一代中国人不行。因为你们这一代本身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就是自卑的,看法是片面的。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谈一谈柏杨及民族自卑
2009/08/14 16:14
 

看到某位网友说到民族自卑,本人也有些想法,特别是对柏杨,本人认为他的思想并不符合当今中国发展之需要。以下就以他的思想及其大作〈丑陋的中国人〉为引子,谈一点想法.仓促成文,有点混乱,望见谅,同时欢迎拍砖,但不欢迎随便扣帽子,谢谢合作~

柏杨先生说自己在台湾三十年是“写杂文十年,坐牢十年,现在将是写历史十年”但是我不知道您自己是怎么在研究历史的.您不知道总结满人统治中国时期的无能表现,却来归罪中华传统文化,把满人的无能说成是接受了汉人酱缸文化所致.满人统治的中国,明明是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的倒退,柏杨在其《中国人史纲》中却说"满洲人带来了秩序的和平,而且以生龙活虎的冲击力,为中国创造了第三个黄金时代"  "二十世纪清王朝一再割地之后(总割了一百五十余平方公里)中国仍有一千一百四十万平方公里,比明王朝几乎大3倍。"  "中华人必须永远感谢这个一度被称为侵略者‘鞑 子’的满洲人,没有他们,中国只是一个明王朝时那种中等的农业国家。"我想告诉您的是,不管中国是否只有三个黄金时期,满清绝对排不上那前三名,不要为丧权辱国的满清唱赞歌!明朝末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已经发芽,而满清的资本主义及近代工业是拜西方坚船利炮所赐!!


tyu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卑,不過是裹足不前,是一種現象
2009/08/13 08:52

說到自卑。從經營管理經驗來看,很容易意會。我在猜我們華人就是差不多這種成長環境發展各種智識的吧,那也就是以負面表述的方式來刺激人向上。問題是這樣會有幫助嗎?偶而為之,還不錯。但是和正面支持哪個重要。人必須自覺,自覺是自知自證的。我們也不能要別人跟我們一樣,頂多我們只能說「我們達成共識」、「我們對xx議題已經有基調產生」等等。

有一些人生的道理大致差不多,比如

  1. 被譴責多的人常會有放棄自己權利的現象
  2. 被譴責多的人常會說都是別人害的
  3. 被剝奪角色責任多的人常會說都是別人決定的
  4. 被剝奪權利多的人通常情緒容易擾動、易怒

那我會說,華人的確是自卑的,因為很多人成長的環境裡根本沒被尊重過而失去自己對自己肯定的機會而產生自卑的現象。

什麼是自卑,不過是裹足不前,是一種現象,而背後是複雜的因子。

  • 裹足是因為長期自我挫折。
  • 不前要看是誰的前。不是自己自覺的前,終究是被人拖下水,是不甘不願的。

剛好年初時,我有感而發寫了一篇「最終門檻」,和大家分享。要讓華人揚眉吐氣,不需要讓他們以我們的觀點去爭氣,而是要他們利用為大家服務並為自己所作、所為、所言負責,並從其中瞭解人我關係及成就自我。

老譚(loster) 於 2009-08-13 22:59 回覆:
我寫這篇文章的主旨,真的很單純,就我們要面對自己缺點,這樣才會進步,不要老是沉浸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調中。
結果被解讀我過度自卑,現在想想其實也無所謂,因為我的自卑狀態,不會因為他們的評論有所增減。
頁/共 4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