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日常生活過程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2016/03/22 02:43:52瀏覽369|回應0|推薦0

這段是臉書關於「我所信誓旦旦的感覺是真的我的感覺嗎」的 po 文 https://www.facebook.com/______/posts/1298309903516601 裡後續發言,剛好可以拿來當 2013 年年中寫 Foundation for goals 的後續延伸。

裡面用了很多系統及知識及其他的觀念,比如知識、架構、體系、功能區塊、結構、深度、廣度、抽象化、模型、議題、智慧、現象、串連、關係、環節、啟動、運行、相應、反應、機緣、有效、調整、個體、規範、紀律。

---------------------- 內文 ----------------------

我們常常信誓旦旦的「重要」也許一點也不是我們在事情發生時以為的那麼牢固。隨著我們長期「持續安定地往自己內裡觀察」會幫助我們逐漸了解自己的身體與心理與外來人事物的連鎖反應對我們本人的影響並建立起銜接自己與外面世界的知識體系。

就像我們熟習的課程、事業,為什麼不會被各種名詞、現象帶來帶去,那是因為我們已經建立起一套知識架構,如同牢固樓房般。什麼在一樓、二樓,一樓怎麼分布,哪些功能區塊,一個事件來怎麼應對、... 全部都是結構性安住好。我們好整以暇面對,對於體系內深度掌握非常純熟。

有的人累積足夠蓋樓房經驗後,持續精鍊、抽象化,將這體系結構化的模型抽出,使得自己更能廣度去應用到其他能夠被抽象化的議題上。這就有智慧的現象發生。

如此是一個議題的體系。我們一生會有很多的這種體系被建立。那如何相串連,如果他們有關係呢?有的人就會發展更有廣度、深度的體系間的可以容納原有體系的更抽象性質的高層體系。如此自己會有更有智慧的現象出現。

如此,我們越來越純熟於面對世間的議題並類比已有的知識體系、模型去比對,就能越來越快將身邊一切抽象化,並找出體系運作的新模型。長時間練習後,我們生活越來越簡單,常常在必要環節裡啟動運行,其他機緣或時間點裡都靜如處子。

當遇到議題時,我們對於自己的知識體系結構熟稔,只有相應的區域出動,反應快速動如脫兔。事情處理完後,做正向回饋檢視自己體系是否有什麼可以修補,是否起初動機需要調整,若有也是結構性有效調整。

如此整個人變得非常活,但是卻以非常靜的型態生活著,行事一切充滿著不強迫一切的紀律,也無所規範,體系內種種個體及個體之間的關係滑順自然運轉互動。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yuan&aid=50929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