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4/26 19:40:05瀏覽1867|回應3|推薦16 | |
我們許多人談論問題,很容易陷入二分法的迷思。「戰爭」是一個狀態,「和平」也是一個狀態,但這兩個狀態其實是落在光譜的兩端,中間可是有一大塊灰色地帶。我們台灣最喜歡講「維持現狀」,可是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我們的這個現狀,到底是「戰爭」還是「和平」? 從這個切入點,我們可以思考,自1949年海峽兩岸分治以來,我們所處的狀態,其實一直落在上面所言光譜的灰色地帶,有時候靠「戰爭」近一點──比如823砲戰,1996年飛彈危機等;也有時候靠「和平」近一點──比如1992年辜汪會談,馬英九執政時期開放三通,陸客和陸生來台的那八年。我們的現況會這麼擺動不定,當然是因為台灣和大陸的關係,會隨著兩岸政治及國際形勢的變化有關。 搞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清楚的了解,賴清德說2024年的總統選戰,不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這種說法顯然是一種遁辭;精確的講,這場選戰將決定我們台灣的狀態,將會往光譜的哪一端靠近。 最近這幾個月,台灣或是台海局勢成為國際上最熱門的話題,無論是法國總統馬克宏說歐洲不應該為了台灣問題而與大陸齟齬,或是美國25家軍火商到台灣來,想把台灣變成一個彈藥庫,無可否認的這些都把我們往「戰爭」的方向推──不管這個戰爭是誰想要發動,是誰與誰開打,台灣都脫不了干係。你若問我會不會打起來,經過很理性的分析,我會說「不會」,因為開戰幾乎對誰都沒有好處;但是別忘了,戰爭本身就是不理性的,如果面臨戰爭的其中一方,忽然熱血昏頭,「不計任何代價」,那就完蛋了! 如果拿「戰爭」與「和平」來給你選,相信除了戰爭販子之外,沒有任何人會選擇戰爭;那麼我們退一步來問,你希望我們台灣的現狀,是往戰爭的方向走,還是往和平的方向靠? 或許會有人說,既然「不會打」,那往戰爭的方向靠,也沒什麼呀!錯了。國家的狀態越靠近戰爭,社會就會越不安,我們就必須要投入許多的資源維持社會的穩定;社會不安和資源減少,我們的經濟必定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有辦法能夠將形勢轉到往和平的方向,那麼上述的這些事,也會反過來走,其理甚明。 所以簡單的說,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們當然要往和平的方向走。當然,這並不是無須代價的。首先,要和平必須先要有實力,讓對手無從侵犯你;此外,要和平也須有誠意,讓對手知道我們不是挑釁者,我們願意溝通;最後,要和平更要手腕,不但利用情勢,還可以創造形勢,置國家於最有利的位置,如此得來的和平才穩定,才長久。 因此,無論是哪一個參選人,都應該同選民證明,選我來掌握國家,我必然能夠帶領所有的國民,往和平的方向前進。 那麼,我們如果回頭檢視賴清德的「參選宣言」,我們有沒有看到,他對於帶領國家往和平的方向前進,有什麼樣的思惟和具體做法?沒有,完全沒有。為什麼?因為他講不出來。根據他的講法,他奉行的是蔡英文目前所主張的「四個堅持」,而這麼「堅持」的結果,所造成的就是日益緊張的台海局勢。換句話說,賴清德如果(而他肯定會)奉行「四個堅持」,台灣距離戰爭就會越來越近。這並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議題,而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 從明年起義務役延長為一年了,美國派兩百個士官來幫我們訓練了,台灣要被打造成彈藥庫了,不只一個美國政客主張要在台灣發槍了--我們的日子,好像倒退到冷戰時期,海峽兩岸風雲風雲日亟,劍拔弩張的時代。我們要不要去過那樣的日子?我們能不能增強實力,誠意溝通,並且運用手腕,讓台海風平浪靜,台灣始終是一片祥和的樂土? 選擇在我們自己。 田英奇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