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情 有愛 有熱情 教專評鑑 持續行!---臺北市士林區劍潭國民小學 (教育部104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典範學校 國小組特優)
2015/12/20 21:15:04瀏覽1290|回應0|推薦0

有情 有愛 有熱情 教專評鑑 持續行!

 臺北市士林區劍潭國民小學 

教師專業成長來自於學生的需求

    「把每個孩子帶上來」,讓所有劍潭孩子都能就其資質盡其潛能的學習發展,培養具有「健康、多元、優雅、創新」能力的劍潭好兒童是學校經營的目標,而劍潭國小體認學生的學習關鍵在教師的有效教學,更認為具有專業素養、勇於創新教學的教師,才是讓劍潭學子不斷躍昇之鑰!劍潭教師懷抱「精進專業沒有終點、創新教學沒有界線」之教學信念,在教專評鑑指標及學校願景「優質劍潭,樂在學習」的引領下,建構有效能的教學藍圖,進而展現制度建立系統,積極營造優質校園,強化行政管理,豐富學生學習內涵;97學年度開始,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方案,自100學年度起至今,全校教師皆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透過規畫多元整全的專業發展計劃,辦理各項進修成長活動,有效的提升專業素養,幫助學生有效學習,成就劍潭國小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贏家。

一、整合專案辦理教專評鑑

    我們透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歷程,在專業學習社群中省思、對話、共同備課,在課堂上互相觀課、互相學習,並由老師依照學生學習需求與社群屬性整合各專案,來規劃、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例如數學社群結合數學亮點基地計畫、英語社群結合分組合作學習、社會與英語社群結合國際教育、教學輔導教師與初任新進老師形成學習共同體。

二、建構完整教專支持系統

    每位老師都會參加一個領域備課社群,在每周三和周五的專業成長時間,各社群會討論訂定專業成長期程,以教師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需求做為教學精進的目標,一起共同備課,一起相互觀課,一起分享教學檔案,一起做行動研究,一起專業成長。

    全校每位老師公開觀課的日期公布在學校的內網,除了配對的觀察老師外,只要徵得同意就可以入班觀課;此外,每年都會辦理社群成果發表會,透過教育研究與教學經驗的分享彼此學習成長。

三、建立教師互動網絡

    教師因教室的隔閡,彼此間陌生,關係冷淡疏離尤甚,加上適逢教育改革政策之推動,各自忙於因應,隔閡之牆更加高聳。因此如何推倒這一道高牆,帶領教師敞開自己,和團隊密切互動,讓彼此生命相互影響,型塑學校合作學習文化,長期以來是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課題。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自評、他評機制,創造教師間專業的互動,打破教室空間的隔閡,進行教學專業領域的討論,共同為孩子的學習而努力,重拾教師對教育的熱忱。

    本校以課程發展為基礎、以專業發展為導向,建構系統化專業成長機制,以提升教師教學專業素養,學校整合運用各方資源服務,以提供教師實施有效教學,並透過營造學習型校園文化,增進教師間的對話互動,促進活化創新教學展現,更經由有共識的領導與管理,經營友善班級與校園,以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共同體。

孕育純優文化底蘊,創發豐美劍潭新頁

四、專業成長動力持續不輟

    因為專業成長目標來自教與學之需求,因此對話的內容總是離不開教師的課堂教學與孩子的學習需求,也因為評鑑歷程幫助了教師專業成長,成就了學生的學習,所以老師們從不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視為一種政策,而是幫助老師有效教學的利器,讓劍潭的教專評鑑可以持續不輟的連續六年全校100%參與。

 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共同體互動網絡

五、教學與研究並重

    符應教專的規準層面,劍潭國小的老師們將「教學」、「研究」、「服務」視為學校生活的三大重要工作,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在社群中對話研討、在課堂中教學實踐,服務學生也服務同儕,努力的歷程形成知識智慧,已成為不只能教學、也能作研究的專業教師。 

結語:教專典範轉移,發揮影響力

    本校專業發展歷程中,行政團隊展現專業領導,在兼顧教師個人、群體及學校三個層次的專業發展模式運作下,我們如雁群般,同心同行,促進教師知識分享,凝聚各種學習社群實踐專業、發展教師課程設計、教學觀察及反思、教學研究及教師領導能力,提升教師的增權賦能感,激發教師對學校與專業的承諾。這一個專業發展歷程,幫助了教師個人的滿足與成長及學校的發展,也孕育良好的學校文化及與和諧氣氛的劍潭校園,教師對學校有情,對學生有愛,個個與學校成為生命共同體,我們自我期許,為提升教學品質,為締造持久而卓越的學校效能,時時不斷充實學習成長。國內外學校紛紛蒞臨本校參訪,進行經驗分享,推廣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成效,本校也成為臺北市立大學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專業成長夥伴學校,利用到校實習機會,將教師專業發展的精神,讓未來的老師在培育階段就有此體會,發揮典範學校的影響力。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wblog010&aid=3960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