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24 00:40:33瀏覽475|回應1|推薦7 | |
第九團的駐地營房,原本是匯泉公園,整體的規劃,是在青島(膠東半島)租給德國人時,由德人建造的,四棟大樓都有地下室,地下室與一樓之牆基處四面均有氣窗,以利通風,戰時則可作為射擊孔,所以一樓均高出地面四個台階,今日台灣之憲兵大樓均模仿此種形式,除去四棟大樓外,其他尚有二層別墅及平房等多處,由其水電及浴廁之設備來看,其當初之用途,必係軍用無疑;由於面積遼潤,林深塵遠,有四時花草,景色壯麗,戰時為日軍佔用,勝利後收回,一度借與美軍駐屯,不久交還青年軍二○八師第一團作為訓練基地,民國三十六年底,移交於第九團接管。 青年軍是採四四編制,就是每連四個排,一至三是步兵排,第四排是炮排(六○迫擊炮),每排三個班,每班十五人(戰時再分三個戰鬥伍),連本部有連長、副連長、指導員、特務長、下轄文書上士、軍械士、被服士、彈藥兵、傳令兵,及炊事兵一班,營部除營長、副營長、營附以外,尚有炮兵一排。(後改為突擊排)每營有三個步兵連,一個重機槍連,團部設團長、副團長,團坿,直屬的有炮兵連,搜索連,衛生連,輜汽連(又稱運輸連)所以青年軍一個團的兵力火力,幾乎等於其他陸軍團的一倍。 青年軍的訓練方式,與學術科的課程,和陸軍官校類似,甚至尤有過之而無不及。在術科方面,由各個基本教練,直至班、排、連的指揮訓練,戰鬥教練是由單兵戰鬥,直至班攻擊,班防禦,排攻擊,排防禦,連攻擊,連防禦,所以就是要使每一個青年兵,在戰時都能指揮班、排、連的戰鬥。在學科方面,除去普通學校的課目以外,主要則為對於典(步兵操典)、範(射擊教範、築城教範)、令(步步勤務令)的研究與運用,以及射擊學理、戰術戰略,如何以曲射武器消滅死角之敵等等,更要有深層的瞭解。而兵器教練,也是青年軍的一絕,就是每一位同學不分兵科,對於當時本團所配備的武器,不但要能全部瞭解其沿革、諸元,更要能做到大部分解結合,細部分解結合,而且也要在限定時間內,做到盲目分解結合。武器如發生故障,每人都有自行排除的能力。而射擊教練也列為必要的課程,每周都到靶場實施實彈射擊,目的是要把每個青年兵都訓練成各種武器的神射手。所以當年的同學們,對於四五手槍,九○手槍,各式步槍、卡賓槍、司登式手提機槍、比林式輕機槍、馬克辛重機槍、六○迫擊炮、八二迫擊炮、三七戰車防禦炮,不論是擔任狙擊手、機槍手、炮手、彈藥手、測量手,都能夠勝任有餘。同時夜間射擊教育,也練成了夜間射擊的高超技巧,因此把同學們都訓練成不僅是一個好的戰鬥兵,而且個個都是優秀的青年軍官。 在日常制式操課之外,也常施以野外戰鬥教練(俗稱打野外),包括實彈攻擊防禦之演練,即現在的所謂震憾教育,有時以行軍代替郊遊,藉以認識地形地物,每隔兩周就安排去澡堂洗熱水浴一次,每周六放假,免費在青島市各電影院欣賞電影,散場後自由活動,晚點名以前回營。 青年軍的傳統是星期日不放假,照常操課,其所以改為周六放假的原因,據說是因為青年軍好打抱不平,也就是愛打架,因為周六別的機關學校不放假,愛打架的人找不到對象,自然無架可打了,這個答案是耶?非耶?待考。 整理內務更是每人早晨第一堂課,要在聽到起床號後二十分鍾內,完成漱洗整理內務的工作:棉被、毛毯都要疊成方塊,放在鋪位上,前面是背包,鋪上白床單,槍與鋼盔要成一直線,面盆排列整齊、牙膏、牙刷、肥皂、牙杯排列的位置,都要同一方向,品牌都是一樣的。 青年軍在當年之所以受到青年學生嚮往的原因是:制服是美式的,軍毯、皮鞋都是美援的,武器都是最先進的,人員素質也是最高的,伙食也是最好的;主食方面,每人每天 |
|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