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14 22:46:15瀏覽448|回應0|推薦10 | |
話說贛榆本是一個民性純樸農漁鹽盛産,得天獨厚的富裕之縣,但是自從民國二十六年中日戰起,人民苦難的日子降臨了。當時沿海及鄰近海州的城鎮,都被日寇佔領設立據點,交由僞軍駐守,日軍則不定期聯合僞軍下鄉掃蕩,所到之處,姦淫擄掠,財物搶劫一空,殺人放火,極盡破壞之能事。由於贛榆地處蘇魯邊區,當時中央既不重視,而省府亦鞭長莫及,縣城被日僞佔領後,縣府被迫遷至鄉下。縣府武力僅有縣常備大隊(或稱保安團),在行政劃分上共有八個區,每區下轄數鄉鎮,區、鎮鄉長都是由縣府委派,各區都有自己的武力,簡稱區隊,而鄉鎮也各組有自衛隊,其槍彈來源都是向轄內富戶強迫抽調的。因為當時環境特殊,遊擊隊也趁機崛起,他們的人員武器從何而來,經費如何籌措,其組成的原因背景,在此不便深入探討,不過他們是在夾縫中生存的,功過難作評斷。上述這幾種武力,不但不能統一指揮,反而各自為政,自衛作戰無力,魚肉鄉民有餘。 以上所舉的軍事單位,兵員雖然不少,但是一盤散沙,互相牽制,所以不能發揮保境安民的作用,再由於盜匪猖獗,小股者數十人,大股者數百人,東奔西竄,出沒無常,到處綁票勒贖,搶劫財物,軍方也無力清剿,因此較富有的人家,不得不各自組織衛隊,自備械彈,以家中少壯長工及佃農子弟為骨幹,保衛自家安全,甚至聯合親友武力,自成聯防,互相支援,所以當年之治安,簡直是一團亂,今日是友明日是敵,以致敵友難分,人人自危,民不聊生。 當年的共産黨也在縣境設有縣政府及其附屬單位,八路軍、武工隊,來來去去,形成了百家爭鳴,群雄鼎立之勢。日僞軍、地方團隊、遊擊隊、八路軍,你進我退,你走我來,為了擴充實力,常常相互吞併,或接受某方面整編,所以新番號層出不窮,獨立旅、團、縱隊、支隊,名稱繁多,大家都打著抗日的旗號,可是從未抗掉日僞一個據點。而最苦的是老百姓,今天是某方面要糧草,明天某方面要特別捐,拉夫、徵車,無日無之,善良的鄉民,只有任人宰割。 抗戰勝利後,中央接收人員,重點都放在徐海一帶,贛榆地處邊垂,除極少數城鎮,曾一度派雜牌部隊作短暫駐守外,其餘地區全部為八路軍接收,縣府及區、鄉鎮人員武裝,全部流亡在新埔贛榆邊界。在此時期,社會秩序一片混亂,百姓紛紛南下逃亡,人數多達數萬人,隨軍隊而移動,軍隊無力照顧難民,任其自生自滅,以致三餐無著,露宿村頭,妻離子散,鬼哭神嚎,曝屍荒野者,時有所聞,也有人受不了餓寒之苦,冒險返鄉者,但是家已破人已散,仍然衣食無著,有的人尚受牢獄之災。此種悲劇一直上演至民國三十七年秋冬,海州易手後,方告暫時結束。 有幸逃過浩劫的人,歷經千辛萬苦,輾轉南下,先後來到一個陌生的孤島—台灣,當時的台灣,經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日本人的壓榨,已經民窮財盡,工商業停頓,農地荒蕪,百業蕭條,物資匱乏,民生困苦,忽又增加百餘萬外來客,更增加社會負擔,由於某種原因,終於引發了"二二八"事件,所以"外省人"在當時的處境,其艱困自不難想象了,在風俗不同,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外省人"用盡一切求生本領,堅苦奮鬥,自力更生,終於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延續下一代,當年之少年郎,於今都已垂垂老矣。 數十年來,大家所共同盼望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回家鄉看看,雖然這一天終於盼到了,可是為時已晚,鄉是回了,但是老家已拆光,親人已杳,故舊凋零,本是生長的地方,於今反成傷心之地,在台灣被看成"外省人",在家鄉又變成"台胞",回鄉後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竟無立足之地,是真正的無産階級,而兩岸當局,這邊是管不了,那邊是不問不管,實在令人氣憤,數十年前離家時是兩手空空,數十年後返鄉是萬念俱空。 台灣自光復後實施民主政治,萬眾一心,勵精圖治,大力改革,經濟發達,社會繁榮,族群和諧,人民安居樂業,雖然是衣錦裘、食魚肉、住有屋、行有車,但是午夜夢回,仍然忘不了走過的滄桑歲月。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