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30 01:57:37瀏覽1731|回應3|推薦27 | |
我是無神論者,但對於宗教並不排斥。我認為只要是教化人心、洗滌心靈、淨化社會的宗教,對人類都是有幫助的。所以我看聖經、道德經、六祖壇經、塔木德經、禪說等,我也從中得到許多智慧的啟迪。但憑心而論,在內心深處,我還是無神論者,這種觀念很難改變。 但如果「彼得.杜拉克」開立宗教,我相信我會信「彼得.杜拉克」教。但我相信以彼得.杜拉克的智慧,他絕對不會開創宗教,因為他自己本身就是虔誠的「基督徒」,杜拉克說:「當我體會到恩典的真正意義,我發現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划算的事!」至於他所說的恩典的真正意義,坦白說,我還在研究當中。 我看了許多的書,但最喜歡看的書還是彼得.杜拉克的書。他的書我是「百看不厭」、「一看再看」。每次看完之後,都會有新的體會與領悟。他一生寫了38本書,包括小說「行善的誘惑」、自傳「旁觀者」、社會「經濟人的終結」、「工業人的未來」還有讓他成為管理大師的巨著「管理的實踐」臨死前還將他的書籍整理成「杜拉克給經理人的行動筆記」、「每日遇見杜拉克」甚至包括專門整理彼得杜拉克的著作編纂成書的書籍,光買有關彼得杜拉克的書籍就超過50本以上。 就是因為不斷的閱讀彼得杜拉克的書籍,讓我的思想不斷的精進,在我眼中他就是「大師中的大師」、他對管理學的巨大貢獻難以衡量,是他把「管理學」從經濟學的領域獨立出來,另外成為一門學科。 彼得.杜拉克曾在旁觀者書中序言,提到蒼蠅有三萬五千種,而造物主更是把人塑造得變化萬端,所以杜拉克對於「人」充滿了興趣,非常喜歡觀察人,因此對於人性有了深刻的瞭解,也奠定了他「以人為本」的信念。 這也是我喜歡閱讀彼得.杜拉克書籍的原因,他對人性深刻的瞭解再加上他的知識極為廣泛、淵博,又懂得「聯貫」知識。所以一般管理學者只針對自己的專門領域去探討,但彼得杜拉克卻從宏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哲學、管理、心理的層面去分析、解構問題。就因為不是從一個領域去看待問題,所以他總能夠從「不疑處有疑」看到未來社會的趨勢。 他曾提及一個人要擺對位置,發揮自己的專長。就算是再優秀的人,如果無法調整原有做事的方法,也會很快的失敗。例如業務員因為表現優異,被提升為業務主管。但做的還是原來業務員的工作,這就是不懂得隨著職務調整工作任務,很多人之所以提升之後,表現不如預期,就在於還是用原來的做事方式做事,而沒有通盤思考職務內容是什麼?我能貢獻什麼?要調整原有做事方式,才能夠做好更上一層的職務。 彼得.杜拉克的記者經歷再加上3~4年,設定一個學科,專心學習、研究、鑽研,讓他對許多領域的知識都有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再加上精通英文、德文、法文,使他的背景知識既廣且深。才能提出許多精闢又獨到的見解。 彼得.杜拉克提出許多「振聾發瞶」的獨到見解,他的論點很少出錯,但他也會承認錯誤,修正自己的觀點,彼得.杜拉克之前比較認同以「Y理論」的管理方式管理員工,但看到馬斯洛需求理論之後,彼得杜拉克就承認錯誤,認為馬斯洛需求理論比較符合人性管理方式。因為他會著重在「事物的本質性」去探討問題,而不是面子、尊嚴。對他來說,「什麼才是正確的」,而不是「誰才是正確的」。這也是他既便提出許多的看法與論點,但經過60幾年的驗證,很少出錯的原因。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