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麼要閱讀?
2009/03/25 09:10:23瀏覽777|回應0|推薦20

多數歐美企業的訂價方式,都是加總成本,再加上利潤。這些企業才推出產品或服務,就必須開始降價、砸下龐大的費用,重新設計產品,並承擔虧損:此外,它們往往因為訂價錯誤,而必須放棄絕佳的產品或服務。它們這麼訂價的理由是什麼?「我們必須回收成本並獲利。」但是,唯一穩當的訂價方式,是一開始便訂出市場願意付的價格,並按照該價格設計商品。一開始便從價格著手,回頭壓低成本,這麼做當然很麻煩。但與踏出錯誤的第一步,接下來虧損多年以控制成本的做法相比,到頭來,價格導向成本法還是省事得多。(摘自每日遇見杜拉克)

價格導向成本法,就是當初跟公司決裂的關鍵原因,當時公司發行一本新刊物,廣告價格比市面上同類型雜誌的廣告價格貴50%,同業雜誌全頁廣告價格是20,000元左右,但公司訂定的全頁廣告價格是30,000元。理由是雜誌發行數量比同業雜誌發行數量還要多一倍,所以廣告價格比同業貴一半也是極其合理。

不但不去檢討廣告價格是否為客戶所接受,,反而訂定業績配額要求AE一定要達成公司所要求的配額目標,否則要罰鍰。我不太能夠接受這種作法,我一直認為必須「訂出市場願意付的價格,並按照該價格設計商品。」當時我已經在看彼得杜拉克的書籍,而且極為認同他的觀點,但公司還是堅持己見,認為這是的藉口,如果沒有達到公司所要求的業績配額,晚上要接受業務訓練,還要被罰款。而廣告雜誌的AE是沒有底薪,純佣金制,能夠跑廣告的人,是必須自己開發市場、公司收到廣告費,AE才能佣金可領。所以用高壓強迫的方式管理AE的結果是AE紛紛離職。但新進AE又無法跑客戶,原因在於AE要主動開發陌生市場、談廣告、談價格、拿樣品、拍照、收款。不是一般人能夠輕易上手,所以我才能夠每天批評公司的政策與作法,還僵持了四年才離開公司。原因在於我的薪水不是公司發的而是客戶給的。如今舊公司也因為「經營不善」、已經倒閉。

為什麼要讀書,原因也在於此。不是因為我先知卓見,而是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已經在30年前就點出問題核心,我如果沒有看杜拉克的書籍,我也不會知道應該「訂出市場願意付的價格,並按照該價格設計商品。」而是會認同公司的說法,因為成本比別人高,所以價格才會比別人貴。但如果客戶無法接受公司對價格的說詞,客戶可以拒絕購買,產品賣不出去,也只能削價出售。這就是事先沒有考慮客戶的想法,才會訂出不適當的產品價格。

為何過去有段時間,年輕人剛從MBA畢業,就能夠任職公司初、中級主管。原因在於這些年輕人有理論基礎,只要磨練幾年,就能夠擔當重任。但如果不進修,不自我成長,沿用舊有模式做事,被社會淘汰,也是早晚的事情。

我看了太多的例子,不讀書的人總認為「盡信書不如無書」或只要熟讀一本書即可,不需要「囫圇吞棗」讀一大堆的書。但問題是書讀得越多,思考才能夠越敏銳,因為腦中儲存大量的資料與資訊。「盡信書不如無書」是在於必須將書中觀念「因時」、「因事」、「因地」制宜,而這必需依靠不斷的「觀察」、「分析」、「思考」、「判斷」再結合閱讀積累的知識,才能夠懂得如何去處理事情、看待事情。如果沒有人指導該讀那本書,就會讀到一大堆不是最棒的書。唯有熟讀最棒的書籍,思惟才能夠快速提升。但如果不讀書,又沒有人告訴自己,又怎會知道那本書才是最棒的書呢?

每個人剛生出來時,腦部結構差異不大。就好比電腦剛出廠時,都是同樣的功能,但不同的人使用電腦,就會有不同的效能產生。同樣的,後天環境的栽培、個人的努力與否,也會在人與人之間,產生知識鴻溝效應。而閱讀是產生知識鴻溝效應最主要的關鍵原因。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uankochin&aid=277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