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05 18:47:28瀏覽21110|回應2|推薦39 | |
《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注釋】 驛:驛站。 更著:又加上。 一任:任憑,不在乎。 群芳:普通的花卉,此處喻指政界中的群小。 碾:軋碎。 【譯文】 驛站外的斷橋邊,梅花獨自寂寞地綻放。 已是黃昏時候,梅花獨自綻放卻滿是愁思,更加還有晚來風雨摧殘。 梅花早春花開在百花之先,並非有意苦苦地爭奪春光,任憑著其它群芳的心生嫉妒。 即使飄零落土化成春泥,梅花清香卻依然如故。
撰文者/尚文 【簡析】 “托物言志”,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節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質,抒發自己請纓無路、壯志難酬的苦悶和熾熱的愛國情感,其實也正是作者一生標格孤高,絕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不渝的錚錚傲骨的真實寫照,故歷來為後人稱頌。上片寫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涼的驛亭外面,斷橋旁邊。驛亭是古代傳遞公文的人在行旅中途歇息的處所。加上黃昏時候的風風雨雨,這環境被渲染得多麼冷落淒涼!寫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寫被排擠的政治遭遇。下片寫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卻無意與它們爭春鬥豔;即使凋零飄落,化為塵泥,依舊保持著清香。這首詞上片寫梅花在風雨交加的寒冬黃昏中孤獨地開放著,這正是詩人不幸遭遇的形象化。全詞用清俊的語言,白描的手法,形象地寫出梅的品格、姿態,隱喻表達了詩人矢志不移,堅持理想的高尚品質。陸游特別喜歡梅花,《劍南詩稿》中詠梅的詩很多,筆者未作精確的統計,憑印象也在百首以上。故他對梅的精神氣質有深刻的理解。本詞遺貌取神。並未對梅花作正面的描繪,只寫了她的一種神韻,一種品格。 【作者】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後人每以陸游為南宋詩人之冠。陸遊是現留詩作最多的詩人。陸游出身於一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世宦家庭。陸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時太傅陸軫,祖父陸佃,父親陸宰。當時正值宋朝腐敗不振、屢遭金國(女真族)進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於襁褓中即隨家人顛沛流離,因受社會及家庭環境影響,自幼即立志殺胡(金兵)救國。 封建家庭雖帶給陸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愛國教育,但也帶來婚姻上的不幸。他20歲時與表妹唐婉結婚,夫妻感情甚篤,可是其母卻不喜歡唐氏,硬逼他們夫妻離散,唐氏改嫁趙士程,陸游亦另娶王氏為妻。離婚後陸游非常傷痛,紹興二十五年31歲遊經沈園時,偶見唐琬夫婦,陸遊在沈園牆上寫了〈釵頭鳳〉詞以寄深情,此後屢次賦詩懷念,直至75歲時還寫了有名的愛情詩〈沈園〉。唐氏讀了陸游的釵頭鳳後悲痛欲絕,和了一首釵頭鳳,不久便去世了。 陸游「年十二能詩文」,學劍,並鑽研兵書。29歲赴臨安省試,名列第一。次年參加禮部考試,因名次居於主和派權臣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不忘國恥「喜論恢復」,要求「賦之事宜先富室,徵稅事宜覆大商」,爲秦檜所黜。檜死,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孝宗繼位,賜進士出身。後因力勸張浚北伐,發生部下將領不合的情況,再加上主和派阻饒,朝廷立即動搖,而陸游亦被冠上「交結臺諫,鼓唱是非,例說張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職。六年,起通判夔州。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戰將領王炎聘陸游至幕中襄理軍務,使陸游的生活發生很大的變化。軍旅生活使他的懷抱不禁為之一開,寫出了許多熱情奔放的愛國詩篇。「飛霜掠面寒壓指,一寸丹心唯報國」可說是他這一時期生活和心情的寫照。雖然陸游滿懷報國赤誠,但因朝廷腐敗,只求苟安無意進取,他復國的壯志一直無法得到伸展的機會。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邀陸游入幕僚,爲成都路安撫司參議官[3]。陸與范素有詩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場禮數,以致引起同僚譏諷;又因復國抱負和個人功名長久無法得到伸展的空間,故常有較放縱輕佻的行為,被同僚指責為「不拘禮法,恃酒頹放」。於是陸游索性自號「放翁」,並在詩中自我嘲解。 之後歷經多次升降官職,在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之後的二十餘年,長期蟄伏在山陰老家農村,家居時「眼明身健何妨老,飯白茶甘不覺貧。」因為養生有術,嗜食薏米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聰目明。期間雖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敵作戰的主張,但始終遭受非議。最後於在嘉定二年(1209年)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