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易經》通天文星象之星宿朝寅1
2014/12/04 23:10:31瀏覽2511|回應0|推薦0

《易經》五術入門,術數初學者之基本認識〝河洛易數門法、通例與及方式、使用。

 

凡研習學者全都先將陰陽之天干、地支方位、五行之生、剋、制、化暗記,講「九宮八卦」、「河圖洛書」之密切關係,並記憶純熟的也僅僅深入研究格局及推斷,無法明瞭淵源應是如何的發端?

其實,研究五術這〝河洛易數〞之發端源,是要觀察天星二十八宿出現於四時二十四節氣的方位變化及天星運行的現象。

 

為探究術數之發端源,〈河圖洛書〉制定出“丑未之位必交"、“二八異位",誤以〝〞做為推步,做成這合於〝術數〞之 註解,實在是附說及牽強之論述。

 

《易經》有稱「河出圖、洛出書」傳承〝術數〞五術之命理、堪輿學理。卻不知《易經》之發端源在於「一陰一陽之謂道。」,也就是「晝參日晷夜考極星」

 

古訣云:星宿朝寅

「天星運行」以現代的四時、八節,依序在夜空中天所觀察到的天星二十八宿

立春、春分是“朱雀宿”。

立夏、夏至是“青龍宿”。

立秋、秋分是“玄武宿”。

立冬、冬至是“白虎宿”。 

 

(人類無法創制及改造,天星依序出入之四象,古代、現在、未來都是這樣永恆不變。)

 

《易經》繫辭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就是「晝參日晷夜考極星」。

五術命理術師、堪輿學者多數不願探求《易經》通天文在於必定要“仰觀天文”。

因為「地理有形易理解,天文無字難辨識」,“俯察地理”有形可立竿見影,比較容易入門,五術命理術師、堪輿學者,都以陰陽、〈河圖、洛書〉術數在做推理或猜測、注釋及解義。

 

多數人都會把《易經》完全歸類說成〈河圖洛書〉,成為五術之體用是等同於《易經》?同時將五術命理、堪輿學理和中國文化之《易經》劃上等號!

 

事實《易經》並不是等同〈河圖洛書〉,而且是大於五術之體用,也大於〈河圖洛書〉的術數應用。真要研究《易經》大於五術的範疇,才能有向上提昇《易經》文化水準。

一旦捨棄去〈河圖洛書〉術數,《易經》依然還會存在著,這樣說法有人反對嗎?

 

實踐“仰以觀於天文”,觀察天星運行的時空方位,才能體會“陰陽兩儀、四象八卦”,真實領悟知曉原來的“丑未之位必交二八異位"是與天文星象的淵源甚深!

 

孔子深研《易經》的心得,繫傳曰:「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易經》公認是五術及〈河圖洛書〉之術數發端源。

從這些地理師、命理術士的書訣看來,地理風水書訣秘旨,也都是從古經書中相傳而出,其所記載的「陰陽、五行、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都可運用到滾瓜爛熟的理論,出神入化,秘而不宣,卻往往不知曉其淵源是如何的形成及如何的驗證為真? 

〈河圖、洛書〉都是藉由〝術數〞,從術數中推論五行生剋制化之假設,造成地理師、命理術士都各自世襲應用而不知其發端源。“積非成是,百家爭鳴”,〝術數〞之論五行訣竅、秘旨,造成各家、各門互有矛盾時,各說各有理,更何況其〝術數〞也未必是真的!

 仰以觀於天文”並不是多讀天文書籍或善用電腦模擬天星程式就可以立即達到目的,即使有經歷「仰觀天星」,卻也並非一朝、數日,不可能只用一年就可成的。

自稱天星大師、成為名師的,其資歷經驗必定都自認為已經歷練的夠多了,所以,才不會輕易的想回頭再來另外學習如何的“仰以觀於天文”。所以,〈河圖、洛書〉術數的術師學者最省略的方法就是乾脆推掉「仰以觀於天文」,而且離的遠遠,擇用已知現代天文學理論拿來掩飾,解讀當做“擇日學”,也就不必觀察,同時把“天星運行”變成為黃道吉日的理論來做文章及學理研究,狹義的在天干、地支等等做年、月、日、時辰變換,妙法的是化做五行生剋、制化及用神煞論斷吉凶。

 

這樣子的不認同「仰觀天星」,僅用術數推步就會變成了曆法家,然說《易經》是曆法」而與「觀測天星」無關?也與「天體運行」無關?自古相傳,誤時修正及變更的「曆法」是數以千計的存在,若與「天體運行」無關,那「曆法」之準則何在?

 

所以,天星大師誤以術數之〈河圖、洛書〉相等於《易經》發端源,不學無術就不會知道「晝參日晷,夜考極星」與《易經》演化出“陰陽兩儀、四象八卦”之真實奧妙。

必要在夜空中認識真實的天星運行,才是真正有探求《易經》通達天文之淵源。 

 

請參考:《易經》通天文星象之星宿朝寅2 http://blog.udn.com/tsao144/19539851 

 

「觀星望斗」:

《易經》以「天文星象」為淵源,不是「河洛易數」:e-mailtsao144@yahoo.com.tw

《易經》是文化五術之淵源,「仰觀天文星象」課程洽詢專線:0933-711699

   臺灣 臺北市星相卜卦堪輿業職業工會 前理事會員 曹盛健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ao144&aid=1948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