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5/01 08:11:56瀏覽393|回應0|推薦0 | |
「天地直觀,返璞歸真」。2009/10 “仰觀天星”,取自天文星象的運行,天圓地方在於表達天人合一的感應,古人相信經由“天文星象”形成的架構法則,可以占斷地理、命理,預測吉凶。 而“巒頭、理氣”的方位,差不多都是經由天星運行的分析演算,取用方位所構成的,從這種天星模式可以概括萬物生成的形態,是只要理解其衍生作用,就可以取用於堪輿的環境,也就是符合了《易經》之法則:簡易、變易、不易。 「辨方正位,觀時定向」,“二十八星宿”是古人用以間接參酌月球在天空每日運行的位置,來推定太陽的位置而設立宿度的量天尺架構。 〝堪輿學〞的天星要是以“二十八星宿”用來定太陽之方位。 「晝參日晷、夜考極星」,做為測定辨方正位,將會耗費時日。從感覺起,學習知識到體認,經由對天地自然的已知而形成的認知,在此當中需要一番演變的經歷。 後人採用變通取巧的方法,就是只有傳承了“河圖、洛書”之術數,從九宮八卦中只談論玄空九星。 天星學也就淪落為“擇日學理”。 天星學並不只是應用在“擇日、擇時”,不只是以選擇黃道吉日吉時而已。必要確立的〝中宮立極〞,用於辨方正位,到山到向都是〝堪輿學〞的重要依據。 〝堪輿學〞的天星不是“玄空九星”。 “玄空九星”之名稱,應該是佛教傳入中國(東漢漢桓帝,西元前147~167年)以後的事,到隋唐時代,佛典把天星當做天神護法記載,堪輿家根據北斗七星,套用九星在術數的演繹當中,演變成為玄空九星。九星名稱為一貪狼、二巨門、三祿存、四文曲、五廉貞、六武曲、七破軍、八左輔、九右弼。 所謂“九宮飛星、山向飛星”做為判別方位吉凶,也就是以此九星之名,在與“河圖洛書”之數,結合相配順序之數,發展出來的指示時位之功效,本身跟本不具有天星之實。 易經繫辭曰:「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古人透過白晝太陽運行變遷測日影,夜晚星辰出入往復觀移位,有了四季方位的觀念,在地理環境選擇及坐山立向的運作中,採取了八卦、陰陽、五行的生剋制化,發展出堪輿學理。 “二十八星宿”運行規律,依四時之變遷,因此要取用一個運行天體中的目標來定方向,古代人所以用廿四個地平方位,經由八個天干、十二地支、八卦中的四卦組成。 【晝參日晷】,太陽在不同的月份出沒,不同的方位,歷代有一個經驗總訣: 「正九出乙入庚鄉,二八出兔入雞場,三七發申入辛地,四六出寅入犬藏, 五月生艮歸乾上,仲冬出巽入坤方,惟有十月與十二,出辰入申仔細詳。」 【夜考極星】,夜裡用以定南北向的是星辰: 「北斗出在丑癸,入在壬亥,華蓋出在癸,入在壬。灯籠骨出在巳丙,入在丁未,水平星出在巳丙,入在丁未。」 《易經》曰:「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易經》以天道示形,為中華文化及五術源,堪輿之道崇尚「觀星望斗」。 《易經》以天文星象為淵源,資料及洽詢:e-mail:tsao144@yahoo.com.tw tel:0933711699 曹盛健 |
|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