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的逍遙遊 (三)
2023/10/23 09:11:59瀏覽959|回應0|推薦12

3. 不僅達到成功目標,更要享受當下過程

莊子書中並沒說那隻大鵬鳥最終是否飛到南冥的天池,或者飛到了之後發生什麼事。旅程的目的地似乎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堅持一直都在旅程的路上。但要如何做才能堅持下去而不放棄呢?我多年的體驗就是享受過程比達成目標重要。我年輕沒有工作時曾覺得只要找到工作,從此就可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找到後卻只是高興幾個月就習慣了,我就變成社畜了。 

接下來我又想,只要找到教職、取得博士學位、只要升等副教授、正教授、只要成為暢銷書作者、只要擔任過行政主管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但是每次達成目標的興奮感都會逐漸消失,很快就會適應,就想要再朝下一個目標努力,好像大腦分泌的多巴胺會上癮一樣,一直很難滿足。如果我們對於目標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無法滿足於現有的成就,如此的生活方式會變成努力、目標、努力、目標的無限迴圈,對於成功的慾壑難填,不見得是件好事。

 

不過我發現反而是在教學、作研究、寫書和行政管理的過程中,當我竭盡全力在做一件有意義、有使命感的事情的那個當下,常常會感受到一種美好的充實感,就像美國心理學家Csikszentmihalyi所講的心流flowCsikszentmihalyi的研究探討為什麼有人樂於投入困難甚至是危險的活動,包括攀岩好手、舞者、外科醫師、運動選手等。他們雖然從事不同專業的活動,卻一致表示他們喜歡活動當下的經驗與發揮技能的感受。而且不論任何工作都可以體驗到這種心流,Csikszentmihalyi還以莊子書中「庖丁解牛」的故事來說明,就算是肢解牛體這種卑微的工作也可以作得出神入化,游刃有餘,進而由「技術」提升達到「道」的境界。 

而為了進入心流的狀態,我們要注意外在挑戰和個人技能之間的平衡。當我們面對的挑戰如果超出個人技能範圍所及,就會產生焦慮,類似之前提到的恐慌圈panic zone。相對地,當活動的挑戰性太低,則會讓人感到無聊,也很像舒適圈comfort zone的概念,待在舒適圈中躺平太久,沒有挑戰,其實是很無聊的事。

只有在心流狀態中,你的意識全神貫注在活動的本身,幾乎忘記周圍事物和時間的存在,這種渾然忘我、朝目標努力的過程所獲得的快樂,甚至可以高於達成目標本身的快樂。因此雖然很多人認為經過痛苦的努力過程達到目標後會讓你很快樂,但我覺得在努力過程中所獲得的快樂,可以幫助你更容易達到目標,兩者的因果關係是雙向的。或者換個角度說,當下做好每一件事的過程,才是你真正的目標。這樣就解消了目標與過程的二元對立思維。

 

結語:

就像莊子《逍遙遊》中的魚可以變化成大鵬鳥,遙遠艱苦的旅程也可以是逍遙遊,其實我們人生中許多二元對立的概念或事物,在時間的長河中透過觀點和行動的轉化都可以被解消而合而為一。我人生過去的每一項挫敗,現在看來更像是一種祝福;走到窮途末路的終點,跨域後卻讓我找到更好的起點。例如我捨棄所愛的哲學,才能跨到最愛的教學工作;無法在中學找到教職,才能使我有機會於台師大任教;迫於生計從事新聞編譯,才讓我有能力研究翻譯並出版專書。而當初在哲學研究所的訓練雖然沒有讓我找到對應的職業,但培養了我許多核心的能力幫助我一直跨域和突破,包括邏輯分析推論、批判性思考、價值判斷、具備不同角度的觀點看待問題、以及表達理念的能力等。看似無用的哲學反而在我的職涯發展中發揮很大的用處。 

前文中也破除了努力和不努力、目標與過程的二元思維。簡單來說,我們應該具備成長心態,努力擴展自己的學習圈,但也不要太過努力而陷入恐慌圈,讓自己的身心無法負荷;我們應該努力達成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但也不能無止境地追求新的目標,讓自己一直無法滿足,更重要的是享受努力過程所帶來的愉悅充實感或是心流。總之,我們在競爭激烈的外在環境中,內在更要保有逍遙自在的心態。當你最後走到人生的盡頭時,你能接納你努力完成的自己,沒有遺憾,這樣你的人生就算達成一種逍遙遊了。

( 知識學習語言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17999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