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梅新育-經濟增長模式轉型升級須避免誤區
2010/12/15 23:10:37瀏覽250|回應0|推薦0

2010-12-15 旺報 【梅新育】

     經濟增長模式轉型升級」在中國已提出多年,全球性經濟危機後這一口號更加響亮。要看到中國舊有經濟增長模式的缺陷及其不可持續,但也要看到其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合理性;要大力推動經濟增長模式轉型升級,但同時又要防止走向另外一個極端的誤區,以致於欲速而不達、甚至事與願違。

     轉型升級之極端風險

     占據中國外貿半壁江山的加工貿易,堪稱體現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升級必要性的典型,其規模巨大但所獲收益份額甚低。正因如此,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早已被商務系統、外貿發達地區政府列為工作重點,廣東省及省內東莞等城市尤其抓緊這一點。然而,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也存在走向相反極端的風險。

     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常見的提法就是轉向一般貿易、創造自主品牌等等;這些都不錯,但並不完全,不是所有加工貿易企業都必須統一執行的標準。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要旨是提升加工貿易商品的層次,以及增加加工貿易在中國境內的增加值,最終提高中國在加工貿易全球價值鏈上所獲收益份額。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提升加工貿易商品的層次、創建自己品牌、延伸增值鏈條,還是兼顧內外貿,都是從整個地區、整個國家的宏觀層次上講的,不是微觀層次上所有企業都要走上這樣的道路。

     改變體系的收益流向

     事實上,在每年新創的品牌中,真正能夠站住腳生存下來並不斷發展的,只能是少數,很多企業只是擁有生產加工能力,但沒有自己品牌。每一個成功的品牌、成功的企業,也總有一批為其配套服務的企業,只有這樣一個體系才能富有彈性,集實力與效率於一體;苛求所有企業都建立自有品牌,都要做一般貿易,這樣的一個體系必然是僵硬而難以迅速調整的。

     我們不是要徹底改變現行國際貿易和國際生產體系,而是要改變這個體系的收益流向。假如說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前我們100%的企業是為海外公司、海外品牌做貼牌,轉型後倘若我們出口規模沒有縮小,在世界市場份額沒有下降,仍有95%企業是在做貼牌,但80%的量是給中國公司、中國品牌做貼牌,那麼,這就是巨大的成功。

     所以,在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中,政府不要強求所有企業都走自創品牌的路,企業也不要都選擇走自創品牌道路,而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量力而行;已經積累了足夠實力的企業可以選擇自創品牌在國內外市場打天下,對尚不具備相應實力的企業,政府要推動、鼓勵他們為有實力的自主品牌企業配套、貼牌加工,抱團打天下。

     重在爭取國際定價權

     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如此,其他領域也是一樣。我們要爭取國際定價權,但我們不能錯誤地追求改變相關產業的基本特徵,那樣註定是徒勞無功。

     電子產品是我們出口的大宗,而且出口電子產品平均價格下降速度快、幅度大;按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統計,2009年大陸液晶彩電出口單價年成長為負20.4%

     但電子產品更新換代迅速,導致價格下降趨勢特別明顯成為這個產業的基本特徵,假如把爭取國際貿易定價權的目標定位為改變這個產業基本特徵,那恐怕就錯到家了,那樣做多半只能導致自己被市場淘汰。(作者為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47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