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同一個世界,不同的語言
2010/02/16 17:10:54瀏覽654|回應0|推薦2

言:本文原刊載於UDN 聯合新聞 2008/11/24,唯原UDN網址已從「運動大聯盟」頻道邊角專區移至http://money.udn.com/mag/house/storypage.jsp?f_ART_ID=162243,另有相關連結如下:http://www.unhittables.com/thread-415-1-35.html,不嫌棄者可自行前往閱讀。本文猶不曾在此處發表過,特此聲明。

不記得第一次看棒球是在什麼時候,只知道那是一場電視直播的比賽。

畫面上都是一群年紀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他們在遙遠的美國夢土大開殺戒,把金髮碧眼的阿兜仔整得體無完膚,那時最高檔的科技辭彙叫「衛星訊號」,不是當下正流行的「手機上網」。

如今,印度,這個階級歧視意識特濃的邏輯運算強國,也有能力發射火箭,直搗月球宣掦國威了。而台灣新一代的棒球英雄,亦在王建民的示範性帶領下,成功地從威廉波特的Little League童話裡掙脫出來,「投」奔BigLeague的煉金爐,延續「薪火相傳,為國爭光」的不朽使命。

一切升級過程,仍一如往昔般,透過電視強力放送,鏡頭上的球員,嘴巴依舊躁動個不停,但小時候目睹的是,同齡小孩邊嚼口香糖邊吹大泡泡,現在已然變成,人人大咬特咬菸草絲,個個還不忘猛吐口水。

但同樣是在美國玩同樣的棒球,從口香糖「進化」到菸草絲的文化意涵是什麼?兩者之間的「中介物」又是啥?

欲搜尋此答案,可能得先回歸棒球的「基本面」來加以省思,否則恐難竟其功。

棒球,並非橫跨五大洲的熱門競技項目,至多不過是,在某些國家特別風行的區域性體育活動罷了。號稱最高職棒殿堂的美國MLB,也不似ATP或PGA那樣,可以橫行無阻,深入世界各處,舉辦諸多比賽,也因此,當這個運動本身進駐台灣,成為寶島人民共同的精神寄託兼休閒選項時,就註定原本即貧乏無比的台灣運動文化,更難在此專業領域建構出更全方位的國際化視野,因為我們太依賴棒球了,而棒球的風險值和不確定性又明顯偏高。

其實我們未必別無選擇,但棒球的地位果真不易搖撼,因為除了棒球以外,台灣其他大型團隊球類競賽成績,一向乏善可陳,間接助長「相對較資優」的棒球,「根」植本土程度也愈吃愈深,久了即遭形塑成「唯我獨尊且幾近完全排他」的宰制者。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獨特的棒球經驗,也就更有「權力」逆輸出,可以堂而皇之在大聯盟主導的策略性全球化佈局之臉譜上,取得某種「詮釋文化連結現象」的正當性,而嘴部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在威廉波特少棒神話的口香糖「美學」猶未越洋現身螢幕前,檳榔的草根文化已遍佈全台基層棒運,九零年代職棒初建制時,龍獅虎象的元老宿耆,好此道者亦不計其數,後來電視台SNG車大軍壓境,分據球場周遭,直播球賽實況,CPBL高層即以「有損聯盟清新健康公眾形像」的道德整飭為由,對台灣棒球最古老的口腔咀嚼物,頒佈「封口」令,杜福明挺個啤酒肚,邊嚼檳榔邊看暗號的專注神情,至此成為絕響,消失在球迷的視線之外,取而代之的是,各隊洋將引進的菸草絲異文化,及其掀起的職棒「口腔替代物」新寵時尚。

對身為「第一個在大聯盟揚名立萬的台灣人」王建民來說,從口香糖「進化」到菸草絲的「中介物」,除了檳榔,還是檳榔。但他的超越性歷史地位,已然阻隔他與「不可接觸物」檳榔進行「公開連結」的機會,但檳榔咀嚼文化在台灣棒球經驗的演化史當中,有其重要的野史價值,則斷不容任何人輕率做出「道德否認」,乃不爭之事實。

再者,檳榔文化被迫退出CPBL舞台的沒落過程,是否也是本土化不敵全球化的威脅,而終致逐步被邊緣化所必須付出的另一個無價的文化代價呢?就請看倌們自己去想吧。

(李祖杰/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相關連結

New, +101℃<<<邊角速評:http://blog.udn.com/unhittables

邊邊角角論壇:www.unhittables.com

邊角論壇李祖杰專欄:http://www.unhittables.com/forum-34-1.html

UDN邊角棒球文章列表:http://mag.udn.com/mag/sports/author_arts.jsp?f_AUTHOR=邊邊角角

UDN邊角藝文作品列表:http://mag.udn.com/mag/reading/author_arts.jsp?f_AUTHOR=corner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ponepen&aid=378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