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What is Tongku Saveq? 什麼是東谷沙飛?
2008/01/02 15:05:57瀏覽1456|回應1|推薦3

What is Tongku Saveq?
 
 我的好兄弟 Didid~一位來自非洲塞內加爾的黑人朋友曾經如此問過我:what is Tongku Saveq?,這也是很多人會問我的問題,事實上也是我個人的問題。我很努力的用我的英文跟他說:The highest mountain of Taiwan iland。還好他可以理解我的英文,說他知道那座山,但他知道的是這山叫做 Jade mountain或玉山。

 為什麼它叫做Tongku Saveq呢?事實上這個山名是我從事高山嚮導之後才開始認真思考的一件事(在那之前這山我知道它叫做「玉山」),那時的我已經是廿八歲了,我在我的家鄉--望鄉部落從事社區產業推動的工作,我擔任協會的專案經理。於是,要推動「什麼」樣的產業以及「如何」推動部落產業?一直是部落族人不斷討論的議題。討論之於,時有衝突,然而唯一可以達成共識的是,以「天天開門見玉山」作為部落的某一種意象或象徵性,這點不難理解的是,「玉山主峰」確實就是在部落南方望過去的那一個制高點上,「我們就住在玉山的山下」是部落族人自我介紹時常使用的一句話。推動部落產業有一項很重要的目的是:創造就業機會在部落。這是深鉅挑戰的一項任務,其中生態產業被認為是部落發展的主力之一,也就是發展高山生態嚮導事業。

 為什麼會是高山嚮導(mountain guide),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Bunun本為高山民族,世居於高山,無論如何「山」總是他最熟悉的場域,依照「靠山吃山」的基本生存原則來論,山絕對是無可避免的思考方向;二是,順著高山民族的脈絡思考,從日治時期,Bunun早已在一百年前便開始從事高山嚮導、背夫等工作,不僅僅因此協助日本人類學家完成台灣高山地區的相關調查,到了國民政府時期也與登山客共同打造了台灣百岳之登山運動文化。然而,總是是被支配的,總是一種協助、配搭的角色,可悲的是

 於是,在2003年的時候,我們展開了高山生態嚮導的訓練,當時部落青年完成訓練者達23人之多,這也讓我有機會爬上「玉山」領略台灣高山之美,以及回到我們的Me-asang(祖居地)看見祖先的家鄉,乃至於後來我與部落族人共同設立的所謂「玉山之子~布農族高山生態嚮導聯盟」(東谷沙飛傳奇出版以後,就跟著正名為「東谷沙飛之子」),走了更多台灣的高山,領略更多高山之美,以東谷沙飛而言,我已經上去將近七十次左右了。對我而言,這真是一連串奇妙的旅程,也是一種實踐的過程,是實踐了什麼呢?我只能大約的說是一種屬於「思考」的實踐,在這樣實踐的過程之中,我思考的核心即是「存在」兩字,也就是思考「我」如何存在,乃至於擴大到身為Bunun的我又是如何存在,這些思考的過程我都以文字的方式留下一些痕跡,就如同我在登山步道上所留下的足跡一樣。

 然而,究竟我思考到什麼樣的「存在」意義或價值呢?我發現我必須要回到屬於我的那個歷史的脈絡裡去尋見、去探索,而屬於我的那個脈絡究竟又是什麼呢?我如何在這已不再是原始、自然的部落生活裡回到那個脈絡呢?我發現「語言」是最重要、最誠實的方式,它讓我可以回到那個脈絡裡又可以與我的現在產生對話。也就是說What is Tongku Saveq?如果沒有回到語言的脈絡裡,藉由語言的方式回到Tongku Saveq被生產的那個脈絡裡,我是無法認識東谷沙飛的,更別說它之於我或我族的意義與價值。


 待續...............................內褲2007.1.2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ngkusaveq&aid=1503997

 回應文章

am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傳承的脈絡
2008/01/03 19:56

除了語言之外,圖像(或圖騰)以及影像紀錄的傳承,我想在各族歷史中也佔有一定的地位.

在缺乏文字的狀況下,借用漢字來書寫部落的故事甚至祖靈的歷史,成為一種橋樑,讓過去過渡到現在,也讓現在與過往接軌,這又是一種必然的使命了!

您的東谷沙飛傳奇,我想也是別具歷史意義的.加油!

乜寇(tongkusaveq) 於 2008-01-07 17:17 回覆:
謝謝您的鼓勵與賞識,
我會加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