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是的,我罹患了有點麻煩的卵巢癌 ~ 談談近況
2019/09/04 09:19:34瀏覽3059|回應0|推薦0

沒有更新我後續的狀況,是因為從4月份開始遇到一點小亂流,我的CA125癌指數從參考值的35以內,上升達到38.6,7月份又升了0.6達39.2。對於罹癌治療後的病友來說,這是不小的警訊。

在檢查前還有個小插曲,為了我血液中的一些不足處,四處找答案。

我的化療進程中,白血球和血小板一直都達到標準值的區間,雖然不頂高,可足夠進行化療,唯有紅血球、血色素一直偏低,雖不至於無法做化療,卻是一直找不到答案,醫生在我結束一個療程後,除了癌指數以外,還持續追蹤我的血液和腎臟的一些指數。事隔一年,白血球也就在5000之前晃盪,血紅素勉強從9.1爬到11.7,其他病友血紅素或紅血球數都比我高,我唯一合格的就是白血球數始終都能達到最低標準。

騎車上坡會有喘不過氣的感覺,原來竟是因為血液中氧氣不足。。。紅血球、血色素低有什麼感覺?

求教根治飲食暢銷書作者,她提到也許我的胃酸無法分解鐵所導致,她問我是否會覺得喘不過氣?人體是很能自我調節,我想起在騎小折上坡時,那種需要張大口呼吸,且有些騎不動的景象,原來,在這時刻我的身體終於來不及提供我需要的氧氣,服用她的產品,檢查結果並沒有改善血液的狀況,所以,還要繼續找答案。

我在澳洲的朋友,很熱心地建議我要用那個...油,讓癌指數維持在參考值內,在澳洲,使用...油治療癌症是合法的。接受朋友建議,使用3個月,癌指數反而超標3.6,醫生原來想開口服藥,我還是不想吃藥,再試試看澳洲這款油,於是升級更高成份,再試了三個月,癌指數再升0.6,達到39.2,讓我心情緊張,這時化療後滿一年,醫生便安排照電腦斷層CT,整個腹腔看看。光排程就等候一個月,做檢查這天,從報到 - 喝藥 - 扎軟針做靜脈注射路徑等,就先花了1個半小時,終於等到檢查,大概只花了10分鐘吧,閉氣3次,便完成,心裡覺得有絲安慰,這麼快應該沒看到不好的,再等到門診那天,我從醫生的電腦上先看到有四條報告(不知道醫生order哪些項目),開頭全都是【No】,還有一個小註解,在某處有一個0.2公分的node,不過斷層的報告是沒有任何腫瘤的跡象。繃了一個月又幾天的心情,終於可以大大抒一口氣。為何癌指數會高?不清楚,就只有等下次檢查再看指數的變動。

我罹癌前4年多就改變了飲食,化療以後的飲食,幾乎不外食,雖然不愛下廚,仍是自己燒,為了怕罹癌,從以前就不吃米、飯、麵食和麵包吐司等含澱粉的食物,現在繼續維持同樣的飲食習慣,油脂+蛋白質多過蔬菜,一天吃一次很少量的水果,喝3000西西的水,不喝任何含糖飲料,食物都是原形以外,連熟食都要看放了哪些作料才買,不碰任何加工品,像是醬汁、油膏、蠔油等等的調味料,看它的成份,含有不認得字的材料就不買。如果跟朋友外食,就變得很辛苦,因為外面的食物,都強調少油、少鹽、少肥肉等等,烹調的油大多用調和油或菜油,這些都跟我攝取的不同,有時候,自己帶一小瓶橄欖油加在菜裡,我進食的次序跟餐廳上菜也不同,經常把前菜和沙拉放在面前,等主菜上,先吃主菜才吃沙拉或蔬菜。

我以前酷愛甜點,和巧克力,吃根治飲食以後,若想吃這些,集中在午餐後吃,還好我很愛吃起司蛋糕,研究過起司蛋糕的作法,就是起司,奶油,蛋,糖,有一層麵粉或餅乾做的蛋糕底,它的蛋白質+油脂的量大於碳水化合物(包括糖)的量,至於巧克力,我只吃一個德國牌子,不是隨時都買得到,每次吃1/16片,既滿足口腹之慾,每一餐餐後三小時血糖的上下波動,可以維持在40毫克/dl以內,我的目標是吃了甜點,水果後,血糖波動不超過20毫克/dl。當每一餐的餐後三小時血糖波動都很平穩時,體內就沒有太多糖供給癌細胞。這理論在暢銷書作家賴宇凡和一個德文翻譯的生酮飲食書中可看到,那本德文翻譯書,還提供了哪些食物本身含有多少量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資訊。

我在化療時,為防嘔吐,打了含有類固醇的防止吐針劑,2018年3月底完成一個療程後,體重增加了7公斤,這些肉牢牢的附著在身上,長達一年,才開始緩慢鬆動,可見化療藥物傷害身體之深,這一年來我的身體不斷的發炎、消炎,在緩慢的往痊癒的路上走,我的氣色和身形,一直都不像個病人,我很認真的經常外出騎小折,或爬小坡上走下小跑,讓自己汗流浹背,流汗可以排毒,且順便曬太陽,吸收天然的維他命D。為時一年後,才看到體重開始往下走,心中才比較踏實,因為身體真正的開始往癒合的路途上走。

現在心情比較底定後,再來會慢慢寫點我自己的飲食,跟一些癌症相關的網站,差別很大,單單在飲食糖份的攝取上,就是天差地別。我很久沒做體檢,在確診癌症前,有兩段時間,因為兩度搬家,我的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膽固醇曾很恐怖的升高,再緩慢下降,那時自己還不懂如何看懂體檢報告,疏忽了身體在發炎所發出的警示。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